借绘本之美,育核心素养
2022-06-01李菊花
绘本读物中包含种类繁多且丰富多彩的文字和图画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拓宽小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广度,能有效吸引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导入生活型绘本
生活型的绘本更为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更能激发他们的共鸣。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依赖父母,所以教师在选择生活型绘本时可以多选择一些与父爱、母爱相关的绘本,利用绘本中的内容让孩子们更加理解父母的辛苦。
例如,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慈母情深》这节课时,就可以为学生选择如《我妈妈》这类绘本,设置一系列提问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心里大多的答案都是围绕着母亲展开的,这时教师可以选择几个学生到讲台上讲述一下自己与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这样联系生活实际的绘本教学形式更能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感受母爱,这不仅也能使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更深刻的认知和了解,还能增强学生对母亲的关心和爱护,帮助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导入游戏型绘本
教师可以在选择绘本时多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型绘本,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以绘本作为教学基础,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入适当的游戏,双管齐下,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升。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湖》这几首古诗,教师可以结合古诗接龙游戏,并选择生动形象的小学古诗绘本,帮助學生理解和学习有关于景色表达的知识。以教材及绘本的内容为基础,结合古诗接龙游戏,这不仅增长了学生生词的储备量,还提高了学生对于小学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
三、导入故事型绘本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丰富多彩的故事和探索未知事物,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征,选择故事型的绘本教学,从课堂的第一秒起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应用故事型阅读绘本,使用《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绘本来帮助学生理解“爱”及生命的概念和内容。
四、适当引入童谣绘本
教师还可以引入儿歌类型的绘本来调节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童谣型绘本具有适用于表演、音律鲜明、浅显易于让学生接受的特点,不仅可以美化学生的心灵,增加学生的情感,还会加强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听说读写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场景歌》时,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本节课内容进行记忆和掌握,教师可以适当引用童谣式绘本《三字儿歌》《百岁童谣》等,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优美的旋律和学生耳熟能详的童谣作为课堂开始的引入环节,在课程一开始就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滩”“艘”“圆”“孔”等词汇有了解,并且通过这些绘本的韵律准确熟练地朗读场景歌,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五、适当引入实践性绘本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文化内涵,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带有实践活动的绘本,教学场地也不局限于教室中,可以设置在图书馆、体育场和操场等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真知。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童年的水墨画》时,这首诗通过“溪边”“江上”“林中”三个小标题,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展现了儿童俏皮的生活场景,静、动交织,构成了一幅幅令人向往的纯真童年画面。结合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选择诸如《快乐学画画:基础篇》的绘本,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童年经历进行绘制,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相互之间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经历等。为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请其他科任教师对学生的画作进行评价,获得票数最多的学生将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样的教学形式更能促进学生贴近作者的创作思想,结合自身的童年经历来分析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目的及想要表达的情感,使学生的理解更接近教材内容本身,能够更为真切地感悟其中的道理。
六、借鉴绘本延伸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的识字量还较低,面对长篇幅的文字可能会产生厌倦和恐惧的心理,所以教师选择的大多数绘本类型都以配有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生动有趣的故事环节为主,且十分具有借鉴和教育意义。所以,为了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有效延伸,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质的绘本来辅助教学。
例如,在读完《泰迪熊搬家记》这本绘本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其内容引导学生模仿地图绘制。在读完《别亲来亲去》这本绘本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其内容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续写或改编其结局。在初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以某一绘本作为故事续写的主题,在学生经过阅读后进行讨论,集思广益,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增加思维的广度。
以《蚯蚓的日记》这本绘本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完成之后,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创作新的故事,如《小明的日记》《小花的日记》等。学习小组内分工明确,有些学生负责文字编辑部分,有些学生负责提供写作思路,有些学生负责绘制图片。教师在每一小组完成后进行评价,并举办一次阅读品评会,为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并通过举手表决得出最佳绘本制作的学习小组,给予其相应的奖励。这样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思维,为未来的写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绘本教学是一种良好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绘本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手段,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教师应该把绘本教学本身,作为这些问题的切入点,将绘本的育人功能发挥出来并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当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及形成完整语文综合素养奠定良好的根基。
(李菊花 金昌市永昌县第四小学)23723389-85C2-460D-A687-A974EA9E10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