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染新冠的老年人

2022-06-01崔慧莹

华声文萃 2022年5期
关键词:奥密克感染者疫苗

崔慧莹

新冠疫情之下,老年人是最需保护的“高危”人群。他们免疫力较低,可能因各种原因未能接种疫苗,感染后更易诱发各种并发症,而在感染病毒后,还有生活的不便和内心滋生的“病耻感”。如何帮助他们,尤其值得关注。

感染不知不觉

当奥密克戎毒株的刺突蛋白伸向老人时,他们往往不知不觉。

按理说,吉林省吉林市81岁的陈文庆是最没可能感染的一类老人——因为脑溢血的后遗症,他已经瘫痪在床、足不出户近三年了。然而,14岁的大外孙是家里的“零号感染者”,3月4日,班里有同学确诊,他居家隔离期间开始发烧,3天后,全家都感染了。陈文庆一家人感染的奥密克戎变异株BA.2,平均一个人可以传播给9个人,是新冠原始毒株的4倍,且被感染者大多数是无症状。

在上海,眼睛已经老花的80岁刘阿婆正是一位无症状感染者,她猜自己被感染的时机应该是买菜。3月18日,社区通知即将开展第二轮48小时闭环居家隔离,她跟五十多岁的大女儿一起去菜场“抢购”。3月26日,刘阿婆的抗原检测呈阳性,当晚做核酸复核亦阳性。大女儿被她传染后发了烧,还惹得整个楼栋封控,性格开朗的刘阿婆哭了好几回,觉得“害了整个小区”。

长春61岁的李沛霞也确诊了,几乎不怎么出门的老两口,在小区发现一个感染病例后不久,双双确诊。

事实证明,奥密克戎在社区传播时,并没有因为老年人深居简出,就有所收敛。中国疾控中心的科普文章提到,如果家里有其他人在外工作、学习,就有可能把病毒带回家,造成老年人感染。4月7日,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披露,所有确诊病例中≥60岁的老年人占16%,感染者中年龄最大的98岁。

害怕,是老人们得知感染病毒后的第一反应。陈文庆的女婿李顺明发现,得知自己感染后,他其实对病毒知之甚少,但打心底里认为病毒“非常可怕”。

在接下来的20天里,亲身经历一场“奥密克戎之战”后,一家人反倒有些释然了。陈文庆的发烧持续一天后,没有其他不适症状,确诊一天后,与女婿李顺明一起被送往定点医院时,那时感觉已经基本康复。

李沛霞症状更轻,只在感染之后的前一两天里咳嗽、嗓子疼。

本轮新冠疫情的数据显示,重症患者比例已维持在较低水平。但老年人的感染仍不容忽视。中国内地此轮疫情中有5例死亡病例,都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

疫情下坚强的老年人

当发现感染病毒的症状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时,接踵而来的担忧是隔离。对三年多没出门的陈文庆来说,感染新冠像是一场意外的旅程。有的老人则未能和家人一起隔离。

从医院转阴回家之后,等待老人的,可能是依旧封控的小区。李沛霞隔离结束封控在家时,家里的菜吃完了,李沛霞就在米饭里加一点盐或者酱油。没有开通过线上支付,也不知道去哪里找志愿者求助。面对困境,老人把“理解”挂在嘴边,她知道有人担心新冠康复者仍有一定传染性,甚至主动不出门,只有些惦记仍在医院的老伴什么时候能回家。

而在上海,患者“求药”的信息登记文档在网络上流转,求助者大多是60岁以上,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甚至慢性肺癌患者等。

保障疫情期间老年人的需求,已成为各地正着力解决的难点。

疫情下的老年人呈现出的坚强容易让人想起桐华的诗:“生活注定不是平坦大道,每张不再年轻的面孔下,都带着时光刻下的伤痕,可他们仍会选择勇敢地向前走,追寻光明与幸福。”

出院回家的李顺明最近下了决定,想请当地接种点上门为岳父评估能不能接种疫苗。

多项研究和数据均证实,未接种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风险。吉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四千多名重型和危重型患者,90岁以上的老人有三十多位,65歲以上的老人占比近40%,呈现出高龄、疫苗接种比例低、基础疾病重等特点。

而当前,我国仍有超过四千万老年人尚未接种疫苗。当上门科普、电话动员不一定有用,诉诸亲情往往最有效,比如“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保护亲人和孩子接种”。

(文中患者及其家属均为化名)(摘自《南方周末》4.14)56287A2A-30D7-47A3-85A2-7671DAA78C4F

猜你喜欢

奥密克感染者疫苗
奥密克戎
迎战奥密克戎
抢购疫苗暴露全球不平等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防患于未然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