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绪起伏中的风景

2022-06-01王永祥

语文建设 2022年5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

王永祥

【关键词】《荷塘月色》,写景抒情,整体性解读

对于《荷塘月色》的整体性解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这篇文章写作技巧的学习不能孤立进行。很多教师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兴趣主要集中在精美的语言和准确的景物描写上。但是这些语文要素的学习,不能单纯通过分析修辞或表达技巧来掌握,必须与作者的情感抒发紧密结合起来,必须是在深入体会作者情感抒发及变化的过程中体会这些高超的写作技巧,抒情和表达不能割裂,必须是一个整体。二是重点段落的学习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在文章整体中理解局部。无论是多视角下的风景体察,还是物象的精准聚焦,都不能脱离文章的整体来孤立欣赏。这二者的关系是先整体后细节。很多教师教学时多在局部精细地欣赏好词好句,最后再把好词好句组合成整体的风景,也就是先细节后整体,这样就把完整的文章碎片化了。应该先带领学生整体把握,体会作者如何将目之所见经过审美整合成为立体的风景,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进行细节欣赏,且细节欣赏是为整体理解提供更充實、更具体可感的支撑,如此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审美和表达能力。

对《荷塘月色》进行整体性解读的时候,首先碰到的一个难题是:这篇文章的情感内涵到底是什么,也就是如何理解文章开头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如果把这句话放在大革命背景下解读,对学生而言,文本内缺乏支撑材料,难以索解;如果教师提供相关背景材料,解读时又容易游离文本太远。那么如何处理这个难题呢?折中的办法是,在课堂教学中先不细究朱自清心里到底因何而不宁静,对朱自清此刻的情感只作一个大概的定位,即此刻的朱自清内心非常郁结,需要合适的方式来抒发或排遣郁结。那么就需要先把解读的重点放在朱自清的荷塘之行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在他的心绪起伏中,他是如何与自我内心、与月下荷塘对话的。先把朱自清因何而郁结搁置,直接面对他选择了怎样的语言表达策略来排遣郁结心情,这样就能快速将学生导入对课文的分析和品味。

进入这篇文章必须抓住两条线索:一是作者的行踪线索,二是作者的情感线索。从行踪来讲,从执意去荷塘到不知不觉地返回家,形成了一般认为的文章的圆形结构;从情感来讲,就是从心情郁结到不知不觉获得某种程度的释然,形成心绪的错落起伏。两条线索是相互交织的。我们可以根据行踪与心情,将文章分三部分来解读。

第一部分是探寻荷塘,心灵获得暂时释放,也就是文章的前三段。我们看到作者由院里乘凉到起意去荷塘,低沉心情是一个缓慢释放的过程。墙外孩子欢笑声的消失,妻子迷迷糊糊中的眠曲,夜深人静中世界安静下去。穿过幽僻而寂静的小路,作者在暗中寻找一条释放心灵郁结的通道,在常人看来僻静而阴森的荷塘此刻恰恰满足了作者的心灵需要。因此在进入文章第二部分前,必须明白作者先经历了怎样的心理转换。文章第三段是进入文章内部的重中之重。“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连用两个“好像”,必须仔细体会“好像”在释放情感上的作用。作者的心理状态是处在完全释放和适当抑制之间,这就奠定了文章的抒情基调,是在抑制中的抒情,并不是完全敞开的抒情。进一步分析,作者是在适当的抑制中获得了一点心灵的自由。作者此刻并不是想逃避现实而把自己关闭起来,也不是想要幽静而回避热闹,而是渴望能有选择的自由,能在热闹与冷静、群居与独处、做事与不做事、说话与不说话之间有自由选择。此刻,在荷塘这一空间内,作者好像获得了这样的自由感,而自由感的诞生,是荷塘成为作者审美观照对象的关键。荷塘能从一个幽僻阴森的不被人注意的地方变成一个美轮美奂的审美空间,关键在于作者此刻获得了他梦寐以求的心灵自由感。换句话说,荷塘之所以在朱自清笔下变得如此美,不仅仅是因为荷塘本身美,更重要的原因是朱自清在特定的时空里有了审美心境。这就启示我们,日常景物能否变成独属于我们的风景,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获得了某种审美心境。

当朱自清获得一定的心灵自由后,他的心境也从低沉开始变得高昂,心绪起伏的第一个高峰即将来临。“且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文章也转入第二部分,即文章的第四、五、六段。“受用”是理解下面三段风景描写的关键词。所谓“受用”,就是让自己舒服,让自己获得某种美妙的享受。那么眼前风景如何能让自己“受用”?显然风景是无法自动让观赏者受用的,风景必须在作者的心灵催化下,才能变成受用的对象。这三段风景描写作为文章的重心,阅读时不仅要让学生看到文辞之精与风景之美,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看到朱自清以怎样的修辞策略让自己的心灵与风景进行隐秘的对话,在这样的对话中,心灵如何获得了自由和美感。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在完全沉醉中才能彻底释放自己的内心,在沉醉感中冲破所有理性和现实利害的束缚,在审美自由中获得最大的心灵满足。因此,分析朱自清在荷塘想象中的沉醉感的获得,就是分析这三段风景的关键。

这三段风景描写的整体感非常强。分别从平视、俯视和环视三个不同角度写同一对象,每一视角下的风景描写又极有层次感,景物层次的变化和过渡又与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紧密相连。如第四段先写荷叶,再写荷花,然后写微风下的荷叶与荷花,恰到好处的比喻,将作者此刻欢喜欣悦的内心表达得既含蓄又显豁。第五段写月光与薄雾中的荷塘树影,极富层次变化之美,自由欣悦之情依然在延续,却在不知不觉中减弱。第六段环视荷塘的时候,心灵中的美感投射逐渐弱化,景物呈现渐近本色,等写到没精打采瞌睡人的眼睛似的路灯时,欣悦之情完全消失。

带领学生整体上感受了月下荷塘后,可进一步深入一些细节描写的分析。细节描写的分析,关键在于揭示朱自清以怎样的修辞策略,表达出他在荷香月色中获得了难以言表的沉醉感。应该说在与风景的对话和内心独白中,有那么几个瞬间,朱自清确实写出了这样的沉醉感。比如对荷花的描写,从明珠到星星,再到出浴美人,确实在喻体的变化中有沉醉感产生。这三个比喻的精妙在于紧贴心灵的变化。对荷花的比喻,以明珠比其花色的亮与纯,且以“一粒粒”强调对每一朵荷花的精细观察;以星星比其亮而开阔的视境,且以碧天作背景更见花色的明艳动人。最后到出浴的美人,不再是以物喻物,而是以人喻物,以人的神态这一抽象微妙之美喻物。而且从“正如”到两个“又如”的重复,可见作者从以物喻物到以人的神态喻物之中心灵的变化,这是一个逐步放开自己心灵抵达自由的过程,作者正是在比喻的不断变化中传达出内心隐秘的沉醉感。再如叶子的风致,光影变化的音乐性,都可以看出对沉醉感的追求。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朱自清在受用荷香月色的过程中,沉醉感总是瞬时出现,而非自由挥洒。由此也就明白了比喻虽多却不显得杂乱,正是由于比喻修辞的运用并没有脱离内心情感的表达。为什么要经过层层铺排,沉醉感才会在朱自清笔下艰难地闪现?个中原因,一是源于朱自清当时所处的大革命时代的严峻,二则源于他强烈的道德人格规范。朱自清当时根本的痛苦并不是逃避现实的热闹,而是无法投入热闹,是想投入大革命时代的洪流而顾虑再三的徘徊与抉择人生道路的痛苦。81E297D3-8A65-4F6E-AB22-8C5504B12063

当作者受用了荷香月色后,面临着一个如何从沉醉的风景中走出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转入文章第三部分,即转入回家的路上。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在文章转换上的高超技法。前面是从行踪转入心灵世界,后面则是在不知不觉中从心灵世界转入行踪。第六段对荷塘的描写,逐渐从想象的幻美世界走出来,风景的优美感逐渐消失,从只有大意的远山,转入没精打采的路灯。明显从想象的世界进入现实的世界,这样的转变是以心绪的变化来统摄风景的呈现。而到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时候,心绪从沉醉的高峰又一次跌入失落的深渊。

在心绪由高到低的转变中,文章转入第三部分。为何突然转入对《采莲赋》描写场景的想象,作者并没有交代。对于第三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需要注意“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中的“忽然”二字。“忽然”既表征着作者的心理活动,也关联着文章的脉络结构,从写作内容上来讲是突然的转折,转入另一部分,但从心绪上来讲,则承接上一部分的进一步延展。眼前荷塘带来的沉醉感虽然消失了,虽然被热闹的蛙声和蝉声打断,但是毕竟有过沉醉感,那美的享受并没有消失殆尽。而这残留的还没有消失殆尽的美妙回忆,让现实的荷塘与文化记忆中的荷塘连接起来了。由此通过文化记忆,再次推出一个不但热闹而且带有狂欢的江南采莲场景。那“荡舟心许”中眉目传情的妖童媛女,“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的喧闹,人的妩媚和花的明艳相得益彰,在对这个“风流的季节”的再三回味中,作者借助虚拟的场景,再次释放了低沉的心情。当他自言自语地说道“这真是有趣的事”时,跌落的心情获得某种安慰,而叹息“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时,心境显然要比第二部分结束时哀叹“我什么也没有”平静很多。由《采莲赋》的回味转入沉吟《西洲曲》,“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中的“于是”,显然要比从眼前荷塘转入《采莲赋》的“忽然”平缓得多。此刻,作者的心绪再次由热闹狂欢转入平静舒缓。而在玩味“莲花过人头”时,不知不觉从沉思的心境中走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从沉醉和沉思中惊醒,从心灵世界回到现实世界,飘飞的思绪都收回來,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家门前。

整篇文章中作者的心绪变化,经历了从实到虚,即由沉闷现实到自我沉醉的幻美荷塘;又从虚到实,即从文化记忆的江南荷塘回到现实家园。在虚实转换中的是作者起伏变化的心绪,由此而联动起对眼前之景的精细观察和美好想象,风景也就是虚与实相结合的。对文章的解读,既要能从实进入虚,也要能从虚回归到实,如此才能完整解读这篇名文,并悉心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精髓所在。

在心绪起伏变化中欣赏了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之美后,前面所言,朱自清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辩论在学术界积累了很多材料。可以说从政治革命框架内的解读,到对朱自清人格与哲学思想的分析[1],再到借助精神分析和原型批评理论分析的论争[2],有非常多元的解读和论争。面对这么庞杂的材料,不能让学生穷尽这些研究,这也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范围。笔者建议可以将关于这篇文章的背景材料和研究成果梳理成几个课外活动专题。一是拓展背景材料,结合朱自清同时期文章诸如《那里走》《一封信》,还有朱自清的传记[3],让学生自主建构一个关于这篇文章的阅读背景,独立分析这一时期朱自清的心路历程;二是就具有代表性且较为通俗易懂的解读作对比阅读,如比较有名的钱理群先生的文章《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4]、孙绍振先生的文章《〈荷塘月色〉: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5],探讨哪一种分析更能自圆其说且能令人接受;三是就学术界的论争适当作一些梳理,看看同一篇文章在不同时代的解读变化。这三个活动甚至可以进一步适当整合成关于现当代散文阅读的小专题。当然还可以在这样的整体分析基础上,与单元内的另一篇课文《故都的秋》作对照性研读,看看两篇文章的内在结构、语言风格、审美取向的差异,进一步掌握如何欣赏风景,并学会选择属于自己的观察和描写风景的语言方式,表达出对风景的独特体验。进一步明白,风景的呈现不仅仅表达着个人心绪,与写作者的个性气质相关,同时也隐秘地传达着本民族的审美文化心理内涵。81E297D3-8A65-4F6E-AB22-8C5504B12063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中的自然美的呈现
相城荷塘月色湿地公园 第一波荷花开了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新颖却失之苛刻
忆秦娥·故乡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