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路径探析

2022-06-01赵晨勋段忠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2年4期
关键词:医药跨境云南

赵晨勋 段忠玉

【摘 要】 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不仅是对卫生健康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对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实力,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之一。根据目前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的发展情况和所面临的困境,文章从三个方面来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云南民族医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2)08-0018-04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ross-border Minority Medicine Culture in Yunnan

ZHAO Chenxun DUAN Zhongyu*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unming 650500,China

Abstract:

Cross-border ethnic minorities of yunnan medicin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has irreplaceable function, develop cross-border ethnic medicine culture, not only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health resources, is the minority area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the medical resource advantage into economic power, is one of the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yunnan.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fficulties of cross-border ethnic medicine in Yunna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thnic medicine culture in Yunnan.

Key words:

Yunnan;Cross-border Ethnic Minority;Medicine Culture;Development Path

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文化库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发展前景良好,促进了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是符合“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跨境少数民族医药受中医学、现代医学、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至今仍处于相对稚嫩的阶段。根据近年来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现状,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提出如何增加和提高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存量、质量,以期为改善云南民族医药的发展现状提供参考。

1 增强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存量

1.1 及时保护、抢救文献古籍,将口传身教的民间医疗经验整理成册 文献古籍是医药文化的传承载体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散落在民间的医药文献流失严重,对文献、古籍的抢救和保护是研究者继续研究民族医药的基础,在西双版纳章朗千年古寨的博物馆里,陈列了当地布朗族的历史沿革、文化民俗等,但对医药文化的记录相对较少。据当地人口述,目前寨内的民间草医数量少,其医学经验大多教授给比较近的亲戚,一些跨境少数民族村寨里的草医因突发疾病或者年迈已逝,之前也没有把医疗经验记录成册或者外传,极易造成这一村寨或地区民间医疗实践经验传承和民间草药医生培养的断层,成为收集、挖掘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障碍。

对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要注重其广度和深度,一方面研究者应该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真正深入基层,加强实践,对已挖掘的文献古籍进行有效保护,高度还原破损或者有缺失的文献古籍资料;另一方面,依靠专业人员和当地群众,通过实地走访、人物访谈、史料查找等方式加强对遗落民间的医疗经验、特色诊疗技术以及医药文献进行抢救性地整理、保护[1],用存量来带动增量。

1.2 建立健全档案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实施档案编辑管理和数字化档案管理 跨境少数民族医药作为中医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因各跨境少数民族聚集地的相对分散造成的文化差异性就会使医药文化宏观上处于零散状态[2],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民间草医的人数也在减少[3],诸多因素增加了各界学者的研究难度,使之不能及时有效地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医疗实践经验记录下来,无法给后世提供充分的研究依据,这就引发了关于如何把跨境少数民族医药进行长期保存的思考。

将跨境少数民族医药长期保存下来离不开对现代数据的整合运用,這就需要在培养专业性研究人才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建立属于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动态数据库和数据仓库[4]。目前已知的可以整合、查阅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数据库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国中医药数据库、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西双版纳民族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民族药物资源数据库等[5]。但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数据库和数据仓库里的内容需要不断增加,因发展的滞后性,已纳入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的部分医药文化并未注入新的内容,而尚未纳入的民间医药也面临失传的危险,这就要求加快资源整合的步伐,把已经整理成册的文献书籍、图像、声像等资料通过扫描、录入等方式存储到计算机大数据库中[6],加大力度将尚未归纳的跨境少数民族医药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健全数字化档案信息,以便快捷、安全地检索查阅,进一步降低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献古籍因破损或丢失带来的损失,最大限度地保护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21B61FEF-5BE1-417A-BA74-8BCF5C05736E

2 促进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扩散

2.1 紧抓教育,促进医药文化的信息化、科学化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事业[7],因此,促进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和扩散,就必须从教育抓起。

2.1.1 提高跨境少数民族聚集地教育水平 “少年强则国强”这不仅是对国家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也是对一个民族进步的要求。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于生活在祖国边境线的人们来说,大众对于外界的认知来源主要是书本知识和传媒文化[8],其中,对书本知识的接受度直接影响边境线上的整体教育水平,也影响着当地医药的传承情况。笔者在对红河莽人村寨进行田野调查时,当地居民——罗剑先生告诉笔者,村里的孩子大多在距家16公里的乌丫坪小学念书,因为从小住校,家长对孩子真实的学习情况不甚了解;目前全村只有两个孩子读了高中,其余文化水平普遍是中小学程度。笔者在西双版纳章朗千年古寨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当地的男孩在佛寺里学习傣文、经书和其他知识,还俗后他们作为寨内的知识分子在当地小学教书,村寨里的孩子普遍受教育水平低。由此可知,生活在边境线上的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当然,这与当地的经济实力、生活水平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密不可分,教育水平的滞后和人才的稀缺除了不能满足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以外,对寨内医药的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不能用规范化的语言文字将祖辈们的医疗实践经验及时记录下来,部分年轻人也缺乏传承意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低,因此,加大对边境线上少数民族的教育扶持力度,提高跨境少数民族人们的思想水平迫在眉睫。

2.1.2 加强对跨境少数民族医药人才的培养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对于跨境少数民族医药医生的专业性人才培养基地较少,因此一方面应该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大力培养民族医学临床型和学术型人才[9],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要鼓励民间传承[10],根据已经总结出的病因病机、辨证方法、治疗手段来完善各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的理论体系,坚决贯彻执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民族医药自主研发能力[11],坚决保护知识产权,增加自主品牌研发数量[12]。除此之外,应大力支持和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开设少数民族医药特色科室或门诊,完善跟师制度,形成“以医带医”的梯形模式,强化师带徒制度,加大师带徒规模;提高制药标准和研发水平,制定奖励激励制度[13],改善少数民族医药企业员工的薪酬、职称、医保等问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研发,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少数民族医药行业中,加速少数民族医药的发展。

2.2 加大宣传力度 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尽管具备一定的发展优势,但目前大众对跨境少数民族的文化、医疗经验和产品了解的并不多。因此,扩大、加深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除了及时抢救、整理、发行民族医药文献书籍以外,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以点带面,加大对各跨境少数民族村寨内民间草医的投资和扶持力度,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平台和更切实的社会保障,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的优点以及方便,吸引更多的人主动学习民族医学,为民族医学提供更好的发展契机。

行之有效的治疗效果是最具说服力的明信片,目前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亟待解决民族药材质量、制药标准和制药技术等问题。当然,好产品需要好的销售渠道,在提高民族医药制药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的发展和新时代下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创建网络交易平台,与自媒体结合,线上线下同时销售,积极扩大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的影响力。

2.3 政策帮扶,资金支持,鼓励跨境少数民族医药企业发展 跨境少数民族医药作为云南省医药事业发展的特色,是一块亟待雕琢的璞玉,如果精心打造,将会是云南走向国际的一张极具创造力和说服力的明信片。

在跨境少数民族医药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企业和政府的支持,目前我省跨境少数民族医药企业稀缺,政府对跨境少数民族医药发展的重视度不够,故而许多跨境少数民族的医药生产只局限在小范围内,且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中难以立足[14-15]。根据目前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的实际发展情况,笔者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跨境少数民族医药发展的重视,采取统筹兼顾的模式去鼓励大中小型企业开展民族医药的研发和销售,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机构,把对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研究发展的资金帮扶真正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保障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的社会价值。

2.4 加强内外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 从全球视野来看,云南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三亚之枢纽”地带[16],对内而言,与贵州、广西、四川、西藏相邻。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可以推动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的发展,以云南为中心,中医药、民族医药为桥梁和纽带,加强云南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等国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吸收和借鉴他国医药文化的精华,为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的发展注入新的时代气息。

近年来,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机构及相关研究人员的帮助下,我国与他国联合开展了多次民族医药学术交流会,如傣学学术研讨会

[17]、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18]等,多国的医药文化交流以及各国研究者之间的学习互动对促进我国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除此之外,地方区域间的医药文化交流对促进跨境少数民族医药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走访中越边境的隔界村(哈尼族村寨)、牛场坪村(布朗族莽人村寨)、中缅边境的章朗千年古寨(布朗族村寨)时发现,疫情之前,生活在边境线附近的他国居民会由我国境内亲戚或者好友带到我国的医院、乡镇卫生院或者民间草医家里就诊,并向自己国家的亲朋好友推荐我国境内的医院、医生,长此以往便建立了良好的边境关系和信任,有利于加快转变民族医药对外合作的方式。

对内而言,可加强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与其他省份的医药文化交流,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取长补短,尽快弥补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发展上的短板,优化相关企业结构,提高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研究者、传播者以及医者的薪酬和社会保障制度,吸引更多的专业型和学术型人才到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研究的领域来,集思广益,多方位、多角度地促进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的发展[19]。21B61FEF-5BE1-417A-BA74-8BCF5C05736E

3 激发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整合

3.1 加強各民族、各国之间的医药文化交流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信仰的省份,26个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20],因此,在经济、政治、医疗等方面都有相通的部分,对于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应该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激发和促进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整合,加强各跨境少数民族之间的医药文化交流,最大限度的把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特色充分发挥出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医药文化,最终达到求同存异,共同进步;除此之外,可以采取跨国访学、开展医药交流会等方式来把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推向国际。

3.2 加强跨境少数民族医药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结合 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的发展不能一成不变,需要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民间草医的医疗经验和特色诊疗技术是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来源之一,但大部分民间草医的受教育水平有限,且多采用口传身教的方式来传承医疗实践经验,对于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接受和学习能力有限,同时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民间草医只选择亲人教授医疗经验,因此很多医疗实践经验和特色诊疗技术不能及时有效地记录或者与其他民族、地区的医药文化进行交流。另一方面,文化具有双重性,在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史上,不置可否的存在着糟粕部分,尽管在长期的医疗实践经验中,民间草医已经摒弃了一些不具治疗效果的诊疗手段,但仍存在着一些主观的、有待考究的治疗方法,故而应积极培养跨境少数民族医生和群众的科学思维,引导跨境少数民族民间医生多学习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相关知识,这对于促进跨境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强化了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理论体系,也促进了跨境少数民族医药和传统中医、现代医学的融合。

4 小结

跨境少数民族医药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深入了解、研究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积极推进民族医药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不仅是对医药文化的传承,更是为促进人类健康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严令耕.中医药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0):12-15.

[2]杨玉琪, 方路, 马克坚, 等. 云南跨境少数民族医药研究现状与发展浅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7(1):1-4.

[3]诸国本.民族医学——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3):1-4.

[4]保丽娟, 罗艳秋.用方正Apabi DESi平台构建云南少数民族医药单验方数据库[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5(10):72-73.

[5]杨增明, 马志伟, 袁玲玲. 傣医药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2:17-18.

[6]解飞. 大数据架构下的文献资源管理与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1):179-180.

[7]肖阁. 教育的核心是什么[J].今日教育, 2013(4):46.

[8]斯坦利·J·巴伦. 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13-14.

[9]郑进.对加强云南省民族医药继承发展工作的再思考[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1):3-6.

[10]周福岩. 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J]. 民俗研究, 1998(3):6-11.

[11]李鸿. 深度探究民族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战略研究》评述[J].满族研究,2015(1):15-17.

[12]好望角.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推动自主品牌建设[J].中国品牌与防伪,2012(9):50-51.

[13]邹平. 制药业研发人员激励机制的研究[D]. 北京:北京大学, 2012.

[14]金丹凤. 少数民族医药的发展前景分析[J].药品评价,2006(2):96-98.

[15]孔亮. 跨国医药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政府、医药企业对策研究[D]. 南京:中国药科大学, 2004.

[16]李巍. 论云南在中国西南—东南亚—南亚“三角经济合作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D]. 昆明:云南大学, 2003.

[17]赵世林.首届云南傣学学术研讨会概述[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84.

[18]左媛媛, 张超, 孙永林,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云南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传统医药合作交流的经验及展望[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7):4.

[19]李昂, 双凡. 国际竞争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中国市场,2016(12):42-43.

[20]柯祥. 民族团结一家亲[J].中华魂,2021(9):71.

(收稿日期:2021-08-06 编辑:陶希睿)21B61FEF-5BE1-417A-BA74-8BCF5C05736E

猜你喜欢

医药跨境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