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老龄化,需要积极老龄观

2022-06-01辛音

晚晴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政协老龄

辛音

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黄改荣就老年问题接受记者提问。她表示,老年人最关心的两件事是健康和幸福。"健康,是生病后能康复,还能听得清、看得见,生活能自己照顾自己;幸福,是生活有乐趣、被需要、不掉队"。黄改荣举了個身边的例子,一名93岁的皮肤科专家仍准时接诊,工作之余还要宣讲科普知识,有人劝老专家歇一歇,老专家却说:"出诊才开心,开心才健康,衰老不可怕,精神是马达。"

一段言简意赅的顺口溜,展现了老专家健康的心理状态,也一语道破老年人生哲学。年龄的增长是无法避免的,但衰老不意味着失去生活乐趣和精神追求。只要心态依然年轻向上,心地温暖纯良,暮年反而意味着更多的见识和底气。

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老人继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或教书育人,或当志愿者;或上老年大学,或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他们通过"有乐趣"的工作,发挥"被需要"的社会价值,展现"不掉队"的精神面貌。这三个关键词,其实与古罗马演说家西塞罗的一段话异曲同工:"老年之所以被认为不幸福有四个理由,第一个理由就是不能从事积极的工作;一个总是在学习和工作中讨生活的人,是不会察觉自己老之将至的。"

积极的老龄观,更应该成为融入社会的全民理念。作为一位常年与老年人打交道的医务工作者,黄改荣分享了对积极老年观的看法。建议老年人自身要有乐观的心态,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同时呼吁在社会层面积极帮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去年底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筹建国家老年大学,搭建全国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这正是帮助老年人通过学有所成,实现老有所为的有效途径。平日里,年轻人除了要关爱老年人的身体,也要多帮助他们学习智能设备,迈过"数字鸿沟",避免他们因为与社会的脱节,走入老年孤独的阴霾。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下,老年人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的求知欲望,跟上甚至引领时尚潮流,就会青山不老,岁月流金。(来源:《北京晚报》)EA41A4B7-1242-4F65-AB49-EE85A09E1B4D

猜你喜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政协老龄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单行本出版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强调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3月3日开幕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