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1例
2022-05-31郭伟聪高晓莉周向昭
郭伟聪,高晓莉,温 杰,周向昭
(1.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3岁。因躯干及四肢色素异常伴瘙痒30余年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患者30年前无明显诱因背部及四肢伸侧出现散在分布片状色素沉着斑,无自觉症状,未予治疗。随后色素沉着斑逐渐增多和扩大,弥漫成片,皮损出现色素减退斑伴轻微瘙痒。患者既往体健,无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史。家族史:患者三代其父亲、弟弟有相同皮损。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智力正常,身高165 cm,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背部及四肢伸侧可见弥漫分布褐色色素沉着斑,部分弥漫成片,其间可见米粒至黄豆大小色素减退斑,无水疱、皮肤萎缩、毛细扩张等,面部、双侧掌跖皮肤未受累(图1)。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血常规、免疫全项、肝功能、肾功能未见异常。背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真皮乳头可见灶性嗜伊红样物质,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散在淋巴细胞浸润(图2);刚果红染色阳性(图3)。诊断: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治疗:口服阿维A胶囊50 mg·d-1,治疗30 d后,瘙痒明显减轻,治疗60d后色素沉着较前改善(图4),目前仍在随访中,患者病情稳定。
背部可见弥漫分布褐色色素沉着斑,部分弥漫成片,其间可见米粒至黄豆大小色素减退斑。
表皮角化过度,真皮乳头可见灶性嗜伊红样物质,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散在淋巴细胞浸润。
图3 背部皮损组织病理刚果红染色阳性
图4 背部可见弥漫分布褐色色素沉着斑变淡
2 讨 论
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amyloidosis cutis dyschromica,ACD)是Morishima等[1]于1970年首次报告并命名的一种罕见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亚型,该病主要临床特点为躯干、四肢可见弥漫性分布的点状、网状色素沉着,伴色素减退斑点,无丘疹,一般不累及手足部位;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瘙痒;组织病理检查可见真皮乳头处淀粉样物质沉积;常在青春期前发病[2-3]。有文献报道本病可合并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结缔组织疾病[4]。本例患者青年发病,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和刚果红染色结果可明确诊断。
AC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学和紫外线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等有关。Mahon等[5]对48例ACD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研究中发现,这些病例多数为亚洲血统,37例(77%)有家族史。与散发性ACD病例相比,家族聚集性的发生提示了遗传因素的作用。Qiao等发现ACD患者具有相似的蛋白谱,其细胞角蛋白标记物CK34βE12和CK5/6呈强阳性表达,这一发现表明,ACD的淀粉样蛋白可能来源于角质形成细胞[2]。体外研究表明,黑素细胞GPNMB下调可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6]。2018年Yang的研究证实ACD发病与GPNMB突变相关,GPNMB是一种高度糖基化I型跨膜糖蛋白,与PMEL17同源,在炎症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了ACD的发病机制[7]。到目前为止,在GPNMB上已经发现了14个与ACD相关的基因突变位点,即5个(35.7%)移码突变,4个(28.6%)无义突变,4个(28.6%)错义突变,1个(7.1%)剪接位点突变[8]。而GPNMB突变导致ACD的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ACD须与其他色素异常疾病鉴别,如遗传性色素异常、着色性干皮病和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poikilodermaloid cutaneous amyloidosisi)等。前两种情况在皮肤中不显示淀粉样蛋白沉积,可通过组织病理鉴别。而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的临床表现与ACD高度相似,且可见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真皮乳头处,但除色素减退与色素沉着斑外,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还有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苔藓样丘疹、光敏现象、身材矮小、掌跖角化等特点。本例患者无皮肤萎缩、无毛细血管扩张、无苔藓样丘疹,身高正常,因此本病例可排除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
ACD属于代谢异常性皮肤病,尚无标准治疗的方法。治疗方案主要基于病例报告,1970-01—2022-03月中国知网及PubMed收录的相关研究表明,应用10%尿素和他扎罗汀外用及口服抗氧化剂(维生素E和C)治疗,ACD患者皮损没有显著改善;口服阿维A、维胺酯治疗,ACD患者皮损得到显著改善[2,5,9-19]。
本患者给予阿维A 50mg·d-1,连续治疗60d后,瘙痒明显缓解,色素沉着较前改善,颜色变淡。结合文献研究和病理特点,目前认为维A酸类药物可以诱导受损角质细胞凋亡,防止变性角质形成细胞转化为淀粉样蛋白,也可刺激巨噬细胞吞噬沉积的淀粉样蛋白[10],从而减少淀粉样蛋白沉积,维A酸类药物可能是治疗ACD的有效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