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负担对我国初中生睡眠时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 2015数据分析
2022-05-31孙慧敏薛海平
孙慧敏 薛海平
(1.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97;2.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北京 100097)
初中生是生长发育和获得知识的特殊阶段,充足的睡眠对其尤为重要。但是,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青少年儿童,普遍存在睡眠不足的现象。[1]2021年4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在通知中,进一步强调了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正在发育中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采取一系列措施为中小学生的睡眠“保驾护航”。通知中明确指出初中生睡眠时间应达到9 h。[2]在过去的一年中有关教育研究机构监测了10个省市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初中生的每日平均睡眠时长为8.4 h。[3]与政策规定的睡眠时间相比,我国初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不足。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否会影响学生的睡眠时长,目前的研究还缺乏大型实证数据进行考查,使我们不能全面地评价过重学习负担的危害。鉴于此,本文拟从睡眠状况这一独特视角切入,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2014—2015数据,探查学业负担对我国初中生睡眠时长的影响,以期为促进减负政策的制定与有效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文献综述
1.初中生睡眠时长的现状研究
钟(Chung,2008)等学者对香港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在上学日的总睡眠时间平均每天为7 h 17 min,但有32% 学生的总睡眠时间每天少于7 h。[4]叶智恒(2010)对澳门初三学生进行随机整群取样调查,结果显示,澳门初三学生整体平均睡眠时间为7 h 37 min,同时认为学生追求学习成绩是导致睡眠时间短的重要因素。[5]张玉超等(2008)通过对南阳城区2所中学学生进行调研发现:每天睡眠时间达9 h及以上的只占4.7%,其中少于7 h的学生高达24.2%,学校作业多、家长安排的课外补习等是影响学生睡眠时长的重要因素。[6]袁帆等(2017)通过对沈阳、广州、武汉、成都的3 437名初中生的调研发现睡眠不足的比例高达78.8%[7],李娜(2019)等人通过CEPS面板数据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睡眠普遍不足,且存在性别和城乡差异。[8]
2.学业负担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对学业负担的界定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学业负担是一种客观表现,即主要是指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的学习任务量。[9]第二种观点注重学业负担是一种主观感受。[10]第三种观点认为学业负担既是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主观感受。代表性的界定如艾兴的“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是指中小学生在承担学校教育的学习任务、达成学校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所承载的生命消耗及承载个体对这种消耗的认知和感受”,同时,根据学生承受学习负担的场所来分析,艾兴将学业负担划分为校内负担和校外负担。[11]相比前两种观点而言,第三种观点对学业负担的认识更为全面。因此,本研究将学业负担分为主观学业负担和客观学业负担两个层面,分别探究其对睡眠时长的影响。
二、变量说明及描述
1.数据来源
本文中所使用的是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5的学生、家长、校领导调查数据。中国教育追踪调查 (CEPS) 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NSRC) 设计与实施的大型追踪调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抽取112所学校、438个班级、约2万名学生作为调查样本,调查对象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及校领导。
2.变量说明
本研究因变量为:睡眠时长。根据学生问卷中 “平均每天晚上睡多长时间”的学生问卷选项提取了学生睡眠时间信息。
本研究的核心自变量为:主观学业负担,客观学业负担。客观学业负担分为校内学业负担和校外学业负担。主观学业负担根据学生问卷中“你现在学数学/语文/英语感觉吃力吗?”相加取平均值获得;客观学业负担中校内学业负担根据学生问卷中“周一到周五,你通常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取中间值相加获得,同时根据学生问卷中“在周末,你通常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取中间值相加获得校外学业负担信息。
将前文综述中可能影响睡眠状况的因素列为控制变量,本文将其分为三个层面,分别为:(1)学生个人层面: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学习成绩水平,每天锻炼时长,上网玩游戏时长;(2)家庭因素层面: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家长教育期望等级;(3)学校因素层面:学校质量,学校所在地区,学校人际关系。另外,为了便于进行因果分析,对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等变量分别进行了哑变量处理。
三、初中生学业负担和睡眠时长描述统计分析
我国初中生的学业负担主要包括主观学业负担和客观学业负担,由于每个人压力承受能力和体质的不同,每个人的学业负担、睡眠时长的水平和结构存在差异。
1.初中生睡眠时长状况描述
如表1所示,参照前文所述“初中生睡眠时间不少于9 h”的标准,以有效百分比为准,分析发现,仅在9 649条初中生样本信息中睡眠时间未达标的占到70.1%,日平均睡眠时间为8.01 h。无论是达标率、还是平均值都显示样本中初中生的睡眠时间与政策标准相差甚远。可见,我国初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足问题相当普遍。
表1 睡眠时间的描述统计
2.初中生学业负担水平分析
由表2可知,主观学业负担取值范围在1—4,均值是2.333,主观学业负担均值超过取值范围的平均数,说明我国初中生的主观学业负担还是较重的。
校内学业负担的取值范围为0—2.57,均值为1.830,说明我国初中生校内学业负担还是很重的,与此同时,在较重的校内负担基础上,校外学业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初中生的客观学业负担。
表2 学业负担的描述统计
四、学业负担对我国初中生睡眠时长的影响分析
多层线性模型是针对传统统计技术在处理多层结构数据所存在的局限以及可能产生的对分析结果的曲解而提出的,它适宜对广泛存在的多层嵌套性数据进行恰当的、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在学业负担影响初中生睡眠状况的分析中引入多层线性模型,原因是中国教育追踪数据(CEPS)中学生样本嵌套于不同学校之中,且不同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同,学校所在地和学校的人际关系也有差异。对于这种具有嵌套结构的数据,采用两层线性模型(HLM2),可以考查学生层面变量和学校层面变量对初中生睡眠状况的影响。
在模型建构之初,首先对零模型进行估计,来说明因变量的总方差可以被组间差异解释的百分比及其显著性。以学生的睡眠时长为因变量,第二层的预测变量对因变量的变异有显著影响,故构建两层线性模型。(HLM2)
学生层:Time=β0+β1gender +β2single +β3game+β4ses +β5parentexpectation +β6studentachievement +β7parentrelationship+β8parenthood+β9schoolhood+β10subjective+β11objective+γ
(1)
学校层:β0=γ00+γ01school+γ01region+μ0
(2)
其中,因变量Time代表学生的睡眠时长,自变量分为两层:第一层是个体水平变量,包括学生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上网玩游戏时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教育期望、学生成绩、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学校人际关系、学业负担;第二层是学校水平变量,包括学校质量和学校所在地。
学业负担对初中生睡眠时长的两层线性模型结果见表5。模型1和模型2分析了影响初中学生睡眠时长的影响因素。
模型1是基准模型,估计控制变量对初中生睡眠时长的影响。一般而言,系数为正,事件发生的概率将增加;系数为负,事件发生的概率将降低。研究数据显示,性别、亲子关系和学校所在地的系数均在0.01的水平上差异显著。也就是说,男生的睡眠时长普遍高于女生;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越好,初中生的睡眠时长越长;学校所在地在城市的学生的睡眠时长低于学校所在地在农村的学生;上网玩游戏的时间和学校人际关系的系数在0.05的水平上差异显著,即上网玩游戏时间越长,初中生的睡眠时间可能越短;初中生在学校的人际关系越好,睡眠时间越长;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的系数在0.01的水平上显著,即家庭经济社会地位越高,初中学生的睡眠时间可能越短。
模型2探讨学业负担对初中生睡眠时长的影响。模型2在基准模型中添加了学业负担,加入后对数似然值由24 096.206降到23 332.133,AIC和BIC的数值也同样有所下降,说明这一变量的加入有统计学意义,使模型拟合得更好。数据显示,模型2中主观学业负担和客观校内学业负担均在0.01的水平上差异显著。即初中生的主观学业负担和校内负担越重,学生睡眠时间会缩短。主观负担较重的初中生,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同时随着客观校内负担的增加,学习的时长增加,睡眠时间让步给学习,从而导致睡眠时间缩短。
为了进一步探究学业负担对初中生睡眠时长影响时是否存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异质性,本文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主观学业负担、客观校内负担和客观校外负担做交互,如模型3可知所示,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和客观校外学业负担的交互系数在0.1的水平上差异显著。也就是说,客观校外学业负担对初中生睡眠时长的影响在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中有异质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强化了客观校外学业负担缩短初中生睡眠时长的可能性。高社会经济地位且客观校外负担越重的家庭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足可能性更大。所以,在家庭经济条件和自身良好学历、优质职业的条件下,家长更有可能帮助孩子选择课外补习,增加初中生的校外学业负担,从而导致睡觉时间减少。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强化了客观校外学业负担缩短初中生睡眠时间的正向影响。
表5 学业负担对初中生睡眠时长的影响分析
五、结论、讨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与讨论
(1)主观学业负担对我国初中生睡眠时长有显著负向影响,具体来说,主观学业负担越重,初中生的睡眠时长越短。几千年来,儒家“学而优则仕”的文化根深蒂固,人们普遍信奉“仕途通达”的社会文化,形成了一种社会化的文化心理。长期被这种社会文化笼罩的青少年耳濡目染,再加上面对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父母把接受高等教育看作孩子唯一的出路,不断提出更高的教育期望,学生的心理压力之重可想而知。成绩低下、学习吃力的学生就会产生自我无用的感觉,看不到自己独特的优势,日复一日形成焦虑抑郁的心理疾病,睡眠问题增加,睡眠时长减少。
(2)客观学业负担中的校内学业负担对我国初中生睡眠时间呈现显著负向影响。即随着校内学业负担的增加我国初中生的睡眠时间减少。学生感到学习吃力不免会较之前在学业上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同时,学生在校需应付大量功课,繁重的学习任务同样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从而挤压了学生的正常睡眠时间,导致睡眠时间减少。
(3)学业负担对初中生睡眠时长的影响在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之间存在异质性。客观校外学业负担较重的初中生,在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时,睡眠时间缩短的可能性越大。在课外补习盛行的今天,大量课外辅导课程充斥着学生的课余生活,挤占睡眠时间,在家庭经济条件和自身良好学历、优质职业的条件下,家长更有可能帮助孩子选择课外补习。另一方面,家庭经济社会地位高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一般会更加严格,对孩子赋予更高期望,在初中生特殊年龄阶段,过高的要求和期望无疑会增加其心理负担,进而导致睡眠问题频发、睡眠质量低下。
2.政策建议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循学生发展规律。
“减负”问题不能简单地从政策层面出发,应该从更深层的因素出发。首先,在社会文化心理方面,要破除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中的教育目的观,看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创新思维能力,不以成绩判断学生的能力,如现行的新高考改革的推进,正在逐步破除应试教育的弊端,体现了新时代对青少年不同价值的要求。其次,学校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避免因“超前学习”给学生带来学业压力和负担。同时,针对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帮助和指导,减少学困生的主观学习压力,从而保证学生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
(2)构建新时代学校课程体系,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双减”政策开展之后,学校要根据社会环境的新变化,逐步构建新时代的教育体系。
首先,在保证体育课开足开齐的前提下,丰富初中生的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作为一种促进身体成长发育的因素,对初中生的睡眠乃至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学校要充分重视到体育活动对学生的重要性,坚决抵制学科类课程挤占体育课的行为发生;另外要积极扩展体育课程的内容,逐步增加体育课时,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积极开展体育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感受到运动的魅力。其次,为了避免由学校减负造成的校外家长无法照看而给孩子报名参加校外补习的现象,学校要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如和科技馆、体育馆进行合作或者购买优质的非学科培训机构课程等。最后,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把学生午休睡眠和眼保健操纳入到学校课表,有条件的学校可逐步为学生提供午休教室,进行健康睡眠教育宣传活动,保证中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同时,教师要提高作业设计的艺术性,保证学生在校内要学会练足,避免校内作业挤占学生正常的睡眠时间。
(3)科学看待课外培训,坚持家校协同育人。
首先,在培训机构大量的不实宣传中,家长要避免盲目地让孩子参加学科类课外培训,防止过度参与课外补习侵占孩子正常的睡眠时间,同时也要看到非学科类课外补习对孩子的积极作用,正确选择适合孩子的课外活动,帮助孩子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其次,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共同认识到睡眠对孩子成长和健康的重要性,必要时家长应肩负好责任,督促孩子按时睡觉不熬夜,养成睡眠好习惯,同时为孩子做好表率。最后,家长要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孩子的学习计划,看到自己孩子的发光点,同时教育期望要符合孩子学习情况,防止因为过高的教育期望而产生一些不理智的行为,给孩子身心带来不可逆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