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街道(乡镇)基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问题探讨

2022-05-31李洁

审计与理财 2022年5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乡镇街道

■李洁

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产生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另一方面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渐渐突显,这就是资源的短缺、环境的破坏严重掣肘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作为自然资源的管理者,街道(乡镇)基层政府作为自然资源资产相关政策执行机关,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就应运而生了。

2017 年6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该《规定》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自2018 年起,我区审计局每年逐步开展了关于街道(乡镇)基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现将笔者所在区审计局实施街道(乡镇)基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存在的普遍性情况和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与审计同仁们相互探讨。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点内容

两办《规定》文件明确,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应当坚持依法审计、问题导向、客观求实、鼓励创新、推动改革的原则,主要审计领导干部贯彻执行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遵守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情况,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情况,完成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情况,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责任情况,组织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资金征管用和项目建设运行情况,以及履行其他相关责任情况。

在街道(乡镇)基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重点关注指标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资源利用方面,主要包含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森林蓄积量、林地保有量、湿地保有量;二是生态保护方面,主要是森林覆盖率、森林火灾受害率;三是绿色生活方面,主要有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我们近些年的审计实践中,基本上是从以上三个部分对街道(乡镇)基层领导干部应履行的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进行审计并给予相应评价。

三、街道(乡镇)基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自然资源资产法律法规等相关配套不齐全。

纵观自然资源资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只搜寻到极少数诸如《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的法律规定,可见自然资源资产法律法规等相关配套尚不健全,就目前仅有的法律不足以支撑整个自然资源资产法律体系和监管体系。

2019 年,中央两办印发《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法律体系和监管体系,但是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从中央至省、市、县、乡还需要时间,另外相应的实施细则等政策配套须各地方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再落实到位,这中间仍需要一段时间和过程。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明确了“领导干部离任时,应当接受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审计机关对主要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进行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如何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都未明确,该项审计都还在探索试点阶段,何时达到成熟稳定阶段尚需时间。

2.自然资源资产数据质量不高、收集困难。

自然资源资产数据资料分布零散,涉及的单位比较多,主要有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审计人员逐个收集相关数据需要耗费不少的精力和时间,这又与各基层审计机关任务重、人手少、时间紧相矛盾。

作为县区基层审计机关,主要开展的是街道(乡镇)基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项目工作,这又面临着另一个重要的难题,街道(乡镇)自然资源资产的数据不齐全,一般情况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数据都是以县区级为单位进行统计的,并未细化到街道(乡镇)级数据,各街道(乡镇)自身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开展统计测算自然资源数据,这也进一步加深了开展街道(乡镇)基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难度。

3.基层审计机关审计力量不足。

县区等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着审计人员少、任务量巨大的问题,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程结算(决算)审计以及新兴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如此繁重的审计任务压在少量的基层审计人员身上,致使审计人员没有时间精力去研究、提升自然资源资产等专业方面的知识。

另一方面,基层审计人员基本上是财务、工程专业出身,县区审计机关极度缺乏资源环境审计、计算机等相关方面人才,审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有限,难以熟练掌握测绘遥感、自动监测、多维分析等技术方法,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项目过程中比较吃力,这也造成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成果浮于表面,没有办法审深审透。

4.审计联动程度和重视程度不够。

从2018 年开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全国统一展开,审计机关秉着“上下一盘棋”的原则开展这项审计工作。但是,光有审计机关的重视并不足够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做实做好,笔者认为社会公众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知晓度、关注度不高,一是被审计单位及领导干部个人重视程度不高,导致查出的问题整改进程缓慢;二是承担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工作部门暂未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平台与审计机关共享;三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很少真正将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四、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建议

1.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等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是我们现阶段急需解决的事情,一方面应加快制定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国家公园、空间规划、海洋、应对气候变化、耕地质量保护、节水和地下水管理、草原保护、湿地保护、排污许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法治保障。另一方面,在新审计法的指导下,各地审计机关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时,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配套相应的审计操作指南和规章制度,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项新型的审计工作,各地审计机关都在试点摸索中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通过总结经验、横向交流方式,努力做好每一个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

2.加强部门工作联动,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信息共享平台。

中央、地方各级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农业局、发改委、财政局等承担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工作部门应当加强与各级审计机关的部门联动,推动加快建立以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成果为基底的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共享平台,促进提高土地、水、森林、湿地、草原等自然资源资产基础信息数据质量,同时积极向审计机关开放共享业务管理数据。

作为基层审计机关,要争取相关部门的业务和技术支持,有效利用业务部门有用信息与数据,例如环保督察结果、国土资源公报、地理国情公报等,合力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3.优化审计资源,完善审计队伍。

各级审计机关应加强资源环境审计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在公开招考时增加资源环境、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岗位设置,配优配强审计干部队伍;二是采取多种方式开展资源环境审计业务培训,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提升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三是根据审计需要聘请相关领域专家提供咨询意见,为审计工作提供外部专业支持;四是与符合条件的大专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充实审计力量。

4.加强重视,健全审计结果运用机制。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地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重视和领导,严格建立审计整改督查机制,对审计查出问题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间,对整改不力的严肃问责。

另外,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相关要求,将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并以适当方式将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反馈审计机关。严格落实将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材料归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档案,从而倒逼领导干部对自然资源的重视程度。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乡镇街道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乡镇权力能否跳出“虚化陷阱”?
热闹的街道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街道生活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