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扩散理论视角下综艺节目的创新策略
——以《跨次元新星》为例
2022-05-31白玉丹
□ 白玉丹
2020年10月,国内首档虚拟偶像才艺竞演综艺《跨次元新星》在爱奇艺平台开播,并登上爱奇艺综艺飙升榜榜首。《跨次元新星》的播出意味着虚拟偶像以竞演形式迈入大众选美的视野。虚拟偶像是人为制作出来的架空偶像,也被称为“假想偶像”,是通过电脑图形化等手段人工制作的虚拟人物。虚拟偶像有自己的形象、身份和性格设定,在其他综艺节目中也相继出现,如《明日之子》舞台上出现虚拟偶像选手荷兹,《上线吧华彩少年》中虚拟偶像翎Ling。在以往的节目中,虚拟偶像出现只是个别,其竞争对手仍然是真人选手,而在《跨次元新星》中,参赛选手都是二次元虚拟人物,其对手都是虚拟人物选手,不再是真人选手。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E.M.罗杰斯提出创新与扩散理论并引入传播学领域。罗杰斯认为,创新是被某个人或团体认为是“新的”的一个观点、方法或物体。扩散指的是创新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通过特定的渠道,在特定的社群中传播的过程。创新扩散的五大认知属性包括相对优势、兼容性、复杂性、可试性和可观察性。《跨次元新星》在爱奇艺、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传播,本身就是一个通过不同的媒体平台进行创新扩散的过程。本文根据创新扩散五大认知属性对《跨次元新星》进行分析,从创新要素方面探究节目成功之处。
相对优势
根据罗杰斯的观点,相对优势是指创新相比它所取代的方法具有的优势。一项创新相对优势越大,它被采用的速度就越快。《跨次元新星》无论是与真人类才艺竞演节目还是其他形式二次元影视作品相比较,都有显著的相对优势。
与真人才艺竞演节目相比较。从技术运用来看,《跨次元新星》借助最先进的技术,打造出多元化虚拟偶像形象,新技术给二次元世界蒙上一层科技的神秘感,比真人偶像才艺竞演节目更加新奇。此前,虚拟技术多运用在动画和影视中,制作流程和时间都比较充裕。《跨次元新星》是国内首档如此大规模使用虚拟技术的综艺节目,把动作捕捉、AR直播加上现场相机跟踪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真人和虚拟人物的交互。该节目采用9个AR机位,全片600分钟的制作均运用电影级动作捕捉技术完成。此外,全新CG引擎实时3D渲染、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技术也被应用于节目制作中,通过构建全三维孪生环境,把真实舞台、灯光、机械结构、表演等要素与虚拟环境融合,构建虚拟人物在真实空间的虚拟表演舞台,让明星嘉宾可以在现场与虚拟人物直接互动。
从人物设定来看,虚拟偶像为粉丝提供了完美偶像形象。真人偶像往往会为了获得粉丝喜欢而营造出特定的人设,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全部真实。因此,一旦真人偶像有一些缺点暴露出来,会出现人设崩塌的情况。但虚拟偶像是按照设定建构出来的,有着极为稳定的完美外貌和人设,可以满足粉丝追求完美偶像的心理预期。
与动漫作品相比较更具有跨次元真实感。此前二次元题材的影视作品多以动漫形式出现,不会与三次元世界有交集。《跨次元新星》采用二次元虚拟选手竞演的形式,通过二次元虚拟选手和三次元扩列师的实时交流,实现二次元世界和三次元世界的融合,营造出强烈的跨次元真实感。
首先,节目通过现场实时互动营造真实感。为了加强跨次元融合,节目建造了神秘的次元博物馆,请腾格尔担任次元博物馆馆长,请杨颖、王琳凯和虞书欣作为扩列师。他们作为导师角色,负责引领虚拟角色从二次元世界跨入到三次元世界,帮助其“扩充好友列表”,还负责从评定才艺开始,陪伴虚拟选手展开竞赛表演,在决赛中与观众一起选出一位次元星,打造全能虚拟偶像。此外,扩列师和馆长可以和虚拟选手进行实时交流,在后期剪辑时把虚拟人物表演的画面和扩列师们和馆长的反应镜头交叉剪辑。通过多种方式的互动,实现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的跨次元互动,使观众真切感受到录制现场中虚拟人物和真实人物能够进行实时交流,由此拉近观众与虚拟人物之间的心理距离。
其次,节目通过情感纽带增强真实感。相比于动漫剧集、电影、直播,本节目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加全方位、多角度将虚拟偶像在舞台下的趣味故事和成长轨迹展现给观众,为虚拟偶像塑造立体人格。扩列师和观众一起从最初自我介绍中认识他们,到观看表演喜欢上不同的虚拟选手,再到陪伴他们在层层比赛中胜出或者淘汰。扩列师和观众们伴随虚拟选手成长的过程潜移默化地与虚拟选手形成情感链接。比如当虚拟选手豹豹落选时,豹豹表现出失落的神态,小鬼像安慰真正小朋友一样安慰它,还说“地上脏,快起来。”杨颖为了安慰豹豹走上舞台去亲吻它,实现了跨次元亲吻。当时,弹幕上出现了“哈哈哈现场耍赖可还行”“好喜欢豹豹”“豹豹太可爱了吧”等表达对豹豹喜欢的话语。此外,节目组为虚拟选手开设了自己的微博账号,会像现实中的人一样发布动态,如去旅游、喝茶等,并且粉丝会关注、评论、转发。从语言、文字到行为上的情感表达,可以看出三次元粉丝已经把这些二次元虚拟选手看作现实中的人物,并且会主动与其交流互动,在这种循环的交流互动中真实感逐渐增强。
兼容性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兼容性是指创新和目前价值体系、过去的经验以及潜在采用者的需求相一致的程度。《跨次元新星》的创新兼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文化内涵与当下社会价值体系兼容。《跨次元新星》中虚拟选手为梦想而来,呈现出自信、乐观、坚强、诚恳、谦虚、积极向上等品质,符合当下的社会价值理念。比如虚拟选手破晓在舞台上说“就算今天没有一个扩列师选择我,我依然觉得我燃烧了自己的小宇宙”,勇往直前不退缩、真诚自信不气馁的破晓是当下许多追梦人执着追逐的缩影。
节目中还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虚拟选手寐鱼衣服上是祥云图纹,并因其人物设定来自《山海经》中的诸钩山,被网民称为“庄周正太”。寐鱼演唱的曲目是根据诗人李白的诗作改编而来的《短歌行》,现场演唱搭配中国舞剑,再加上带领馆长和三位扩列师一起表演五禽戏,让观众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加入有助于让更多观众接受二次元文化,实现文化的跨次元传播。
官方吐槽形成喜剧元素与潜在采用者的需求兼容。官方吐槽指在影视作品中,登场角色的剧本台词会谈论对某事物的看法,把大部分观众或玩家此时此刻想表达的看法提前说了出来。作为录播的综艺节目,本可以剪辑掉技术失误的部分,但节目组选择保留下来进行官方吐槽。比如寐鱼表演后空翻时头不小心“翻掉了”,这时画面切到后台导演大喊“头掉了,头掉了”,后台工程师们大笑的场景。负责寐鱼的工程师吐槽说:“寐鱼你头掉了,怎么回事啊?你不是一次两次了,自己弄吧自己弄。”这种官方吐槽形成喜剧元素,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这种方式让二次元的边缘受众甚至本不是二次元粉丝的观众,因为其中的技术运用和喜剧性元素而关注到这个节目。
复杂性
罗杰斯认为复杂性是指理解和使用某项创新的相对难度。一项创新的复杂程度与其被接受的程度成反比。作为一项创新产品,从人物选择、交流话题、比赛规则、现场舞美等方面来看,《跨次元新星》从形式和内容上都非常便于接受和理解。在形式上,《跨次元新星》采用二次元人物作为参赛选手,外貌和性格都有明显的特点,易于辨别;在内容上看,节目依然选择了以往偶像竞技节目的选拔模式和节目流程,如导师选择选手、选手反选导师、通过游戏获得助场嘉宾等经典环节。虚拟歌手表演的曲目都是流行歌曲,比如《不服》《后来遇见他》等。节目中游戏环节也很简单,观众看到熟悉的环节设置、节目流程和音乐曲目时更容易理解本节目,并且与自身经历产生连接,更快速接受节目中的创新点。
可试性
可试性即可试验性,指创新可以在有限基础上被试验的程度,一项创新的可试验性越高,则其被采用率就越高。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证明《跨次元新星》的可试性较高。
第一,在节目上线前,各个平台陆续发布相关图文信息、预热视频、主题曲等,使观众提前了解节目特色和节目风格,感受其高科技二次元设定。第二,在上线后,节目组在微博上发起“跨次元新星阵容”“秋蒂人间开水壶”“留歌跨次元新星总冠军”等相关话题,并邀请节目嘉宾杨颖、王琳凯、虞书欣和一些微博大V作为意见领袖在微博上转发评论,借助博主粉丝基础扩大节目影响力。第三,节目上线后,微信公众号、知乎、新浪等网站上发布许多文章,对节目中先进技术运用、导演创作过程、失误、笑料等话题进行深入讨论,观众借此可以从专业角度对本节目有多方面的深入了解。第四,节目在爱奇艺平台上线后,观众可以去看完整视频,并且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继续观看节目或者随时终止观看,具有极强的自由度。节目的多种宣传方式让观众可以在多个媒体平台获得相关信息,在对节目有更多的了解之后选择是否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观看该节目,具有自由的选择空间,因此本节目的可试性较高。
可观察性
可观察性是指创新成果能被其他人看到的程度,一项创新的可观察性和它的采用率呈正比。作为一档综艺节目,《跨次元新星》是集视觉与听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因此在可观察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第一,在节目播出前,节目组就开始在微博、抖音等平台上发起相关话题,发布预告片、精彩花絮片段等,很容易被人们看到。节目播出时,观众可以直接去爱奇艺看完整节目视频,观察节目的创新点。第二,作为一档二次元节目,其独特的动漫人物形象具有极高的辨识度,观众能清晰看到每位虚拟选手的容貌、衣着、动作,听到虚拟选手的声音。公演环节,观众可以在现场欣赏虚拟人物实时表演节目并与虚拟人物聊天。第三,本节目一个重要创新点在于虚拟技术幕后故事的呈现。以往虚拟技术大量运用在动漫作品中,但是大家对其生产过程并不熟知,而本节目大量穿插后台虚拟人物建造者们的工作画面,让观众可以观察到虚拟人物诞生的全过程,这都是观众平日里很少见到的。由此可见,《跨次元新星》拥有较高的创新可观察性。
结语
《跨次元新星》作为国内首档虚拟偶像才艺竞演综艺,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该节目成功打破二次元和三次元的壁垒,吸引了一部分非二次元粉丝的关注。《跨次元新星》的出现为虚拟技术及二次元文化与综艺节目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创新思路。近年来,竞技选秀节目层出不穷,但出现了明显的同质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观众们的现实需求。因此,综艺节目的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要不断进行创新,充分发挥高科技的作用,结合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打造兼具内涵与娱乐的优质综艺节目。
虚拟偶像为娱乐节目市场带来了资本与流量,但在一定程度上虚拟偶像热反映出当下人们在拟像世界中的沉溺。人们对虚拟偶像的热烈追逐,再一次印证了身体在消费神话中成为新的神话,身体已成为救赎品,在这一心理和意识形态功能中彻底取代了灵魂。将真实与拟像、现实与幻象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弭或许就是消费社会的本质,正如鲍德里亚所言:媒介构建了“超现实”,人们制造幻象的能力已经超过了分辨幻象的能力。在沉浸于社交媒体带来的便捷交流互动时,在得益于大数据带来的算法红利时,在享受虚拟技术塑造出的完美偶像时,人们是否意识到,最简单的面对面人际传播已经让位于技术与算法驱动下的虚拟编码信息。虚拟的也并不只是虚拟技术造就的二次人物形象,每个人已经塑造出一个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虚拟自我。这个虚拟自我正在逐渐取代现实自我的主体地位,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支配和控制我们身体的力量,真实自我成为虚拟数字世界的附庸。因此,在这个依托科技创造出的虚拟景观社会环境中,人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判断能力,认清虚拟世界运行的内在逻辑,用理性去甄别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