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探析

2022-05-31范玉梅

医药与保健 2022年5期
关键词:谷胱甘肽酒精性纤维化

范玉梅

(周口市中心医院 消化科,河南 周口 466000)

肝硬化(LC)属于一种慢性疾病,诱发原因主要包括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免疫性肝病﹑药物或是毒物影响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酒精性肝病(ALD)致病原因为长期摄入超量酒精所致,发病初期通常肝细胞内会沉积脂肪,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炎甚至肝硬化,有些甚至会发展为肝细胞癌。作为酒精性肝病的终末期阶段,酒精性肝硬化无逆转可能。发达国家肝硬化主要由慢性丙型肝炎﹑滥用乙醇等造成,特别是西欧和北美地区酒精性肝病是导致肝硬化最主要的诱因。我国肝硬化则主要由慢性病毒性肝炎造成,但是随着饮食习惯变化,嗜酒人数剧增,酒精性肝病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肝硬化主要影响因素。据研究调查统计,在具有5年以上大量饮酒史的人群中,酒精性肝硬化的罹患率达到10%。目前临床通常应用药物对酒精性肝硬化进行治疗。早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于控制肝硬化发生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此,本研究对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8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升治疗有效率。现将研究内容总结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5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9例,女8例;年龄最低37岁,最高74岁,平均年龄为(51.73±2.67)岁;饮酒史最短6年,最长15年,平均饮酒史为(10.13±2.05)年;按Chid-Push肝功能分级:A级17例﹑B级3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8例,女10例;年龄最低38岁,最高75岁,平均年龄为(52.14±3.52)岁;饮酒史最短6年,最长14年,平均饮酒史为(10.16±2.09)年;按Chid-Push肝功能分级:A级20例﹑B级28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及Chid-Push肝功能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家属知情,了解同意治疗方案,且已签署相关文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②加入研究前没有给予药物治疗;③患者精神状况良好,可正常交流。

排除标准:①肝炎肝硬化者;②其他原因导致肝硬化者;③内分泌疾病严重者;④合并严重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疾病者;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要求禁止饮酒,同时给予护肝类药物及维生素C,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营养支持。

对照组患者同时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生产商: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H19991067)治疗。将1.2 g还原型谷胱甘肽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充分混合后,静脉滴注混合液,1次/d,持续治疗3周。

观察组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生产商: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65479;规格:40 mg/瓶)80 mL和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药物同对照组),同时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充分混合,静脉滴注混合液,1次/d,持续治疗3周。

1.3 指标观察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症状治疗后基本全部消失,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检查结果无异常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肝功能情况﹑肝纤维化指标和治疗前相对比,降低>50%为有效,疾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表现为加重,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其中一项水平相比治疗前降低<50%为无效,(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治疗有效率。

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后获取上层血清,利用日立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7600型)做生化检验,主要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转肽酶(GG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项肝功能指标;选择购自法国的Fibroscan肝纤维化无创检测仪(型号:Echosens FibroScan 502型)测定并计算患者的肝脏弹性值(FS值)。

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后获取上层血清样本,按照酶法对获取的样本进行检测,主要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试剂盒来自北京盛世中方公司,具体步骤根据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GGT﹑AST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s )单位:U·L-1

2.3 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S指标对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S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s )单位:μg·L-1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TNF-α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s )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饮酒及嗜酒人数也逐年递增。相关报道数据显示:我国酒精性肝病患者数量呈阶梯式递增,已经成为诱发肝硬化的第二大影响因素,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医学研究显示:酒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道时会被人体吸收,大部分吸收的酒精需要进行代谢,机体中肝脏为酒精最主要的代谢器官,只有少部分(约10%)的酒精会通过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代谢。长期﹑超量饮酒会导致肝脏负担过重,且乙醇代谢产物还会损伤肝脏组织。乙醛代谢产物可选择性结合肝细胞器中的蛋白,从而形成复合物(乙醛—蛋白质),机体受其刺激会发生体液免疫从而导致肝脏细胞受损。乙醇的代谢产物还包含很多有害物质,例如过氧化氢等,如果长期积累于人体中,会形成脂质过氧化物,使机体内的谷胱甘肽水平大幅降低,不仅影响人体肝细胞,削弱其清除自由基能力,还易导致肝脏细胞性质发生改变﹑细胞坏死甚至发生纤维化,从而发生酒精性肝硬化(或纤维化)。如肝细胞膜受到损伤,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将弱化,肝细胞功能也将逐渐削弱,严重时细胞甚至会坏死。临床检查中会发现,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GGT﹑AST)会异常增高。临床判断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主要依据检查中相关指标[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酶(HA)],根据指标变化明确肝功能情况,并判断其肝纤维化发展程度。

人体中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还原型谷胱甘肽作为酶激动剂会参与人体多种代谢活动,既能作为灭活氧自由基,成为肝细胞膜的保护层,使其不受到损害;也能避免乙醇过度影响细胞活性,保证细胞代谢正常;还能促进血红细胞膜不断优化,提升自身流动性,改善肝细胞的氧供应,对保护肝脏具有确切作用。利用药物补充还原谷胱甘肽,有利于清除乙醇在人体中的代谢产物,避免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提升肝脏系统循环能力,最大程度保护肝细胞。临床治疗肝硬化时,常见药物就包括复方甘草酸苷。该药物具有特异性,可有效抑制花生四烯酸活性,降低其代谢能力,避免炎症介质过于活跃;同时还能降低T细胞能力,提升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促进分解胶原,实现抗病毒抗炎﹑提升机体免疫力﹑保护肝脏细胞避免发生细胞纤维化的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6.60%,两者相比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这提示两种药物均具有改善肝功能和酒精性肝硬化症状效用。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效果相比单独使用更为理想,这和文献报道一致。其原因考虑为还原型谷胱甘肽及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相关性具有密切关联。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均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该结果表明单独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虽然能够提升肝细胞氧供﹑保护肝脏,将乙醇代谢产物及炎症因子介质清除掉,改善微循环,保护肝细胞;但药物作用具有一定局限性,抗炎效果﹑抵御病毒增强免疫力作用等均不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及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理想。本次研究时间节点短﹑患者数量有限,对实验结果存在一定影响,后期具备条件可再次进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肝脏功能,加快清除机体炎症因子,改善和延缓纤维化进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谷胱甘肽酒精性纤维化
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基于氧化应激通路的朱砂肾毒性机理研究及针灸对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谷胱甘肽:防治中风改善帕金森症状
酒精性肝病的预防和治疗
探讨血清缺糖基转铁蛋白在酒精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
谷胱甘肽功能化有序介孔碳用于选择性分离富集痕量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