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奈哌齐联合曲克芦丁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2022-05-31周彤何庆周高领
周彤,何庆,周高领
(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周口 466700)
血管性痴呆(VD)属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主要因脑部缺氧﹑缺血损伤脑组织所致,进而影响脑功能。多奈哌齐(DO)属临床治疗VD患者常用药物,可抑制乙酰胆碱分解,提高患者记忆能力﹑改善认知﹑学习能力,但对改善机体脑动脉血流循环效果欠缺。曲克芦丁(TRO)属抗凝药,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管堵塞,改善机体脑动脉血流循环,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VD能否进一步提升疗效,临床尚未见报道。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VD患者81例,旨在探究DO联合TRO应用价值。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VD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B组41例﹑A组40例。其中B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52~77岁,平均年龄(64.50±5.16)岁,病程4~12个月,平均病程(8.01±0.88)个月;A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3.50±5.94)岁,病程3~12个月,平均病程(7.91±0.84)个月;另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健康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9~70岁,平均年龄(63.10±6.46)岁;三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0.05)。
纳入标准:符合VD诊断标准;Hachinski缺血指数>7分;经CT检查有脑血管疾病患者;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其他痴呆疾病;严重器官衰竭患者;精神病患者;过敏体质。
1.2 方法
A﹑B两组均给予抗动脉硬化﹑改善脑循环﹑脑代谢等常规治疗。
1.2.1 B组
采用DO(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418),初始剂量每天2.5~5 mg,1周后增加至每天5~10 mg,睡前口服。
1.2.2 A组
在B组基础上加入注射用TRO(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857)360 mg,静滴,1次/d。
A﹑B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疗效评估标准
A﹑B两组均于治疗3个月后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实施评估,MMS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30%为显效;MMS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11%~30%为有效;MMS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11%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比较A﹑B两组治疗有效率。
比较A﹑B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痴呆评定量表(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MMSE评分。MoCA评分:分值越高,认知功能越好,总分值为0~30分;CDR评分: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ADL评分:共100分,分值越低,日常生活能力越差;MMSE评分:共30分,分值越高,患者精神状态越好。
比较A﹑B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与健康组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后动脉(PCA)血流速度,经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徐州恒大电子公司,RH3200)检测。
比较A﹑B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水平,取外周静脉血5 mL,2 5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10 cm),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
比较A﹑B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A﹑B两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A组、B组临床疗效比较
A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7.50%)高于B组(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A组、B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A组、B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后MoCA、CDR、ADL、MMSE评分比较
治疗前,A﹑B两组MoCA﹑CDR﹑ADL﹑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3个月后A﹑B两组MoCA﹑MMS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A组高于B组(<0.05);治疗3个月后A﹑B两组CDR﹑AD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A组低于B组(<0.05)。见表2,续表2。
表2 A组、B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后MoCA、CDR、ADL、MMSE评分比较(± s )单位:分
续表2 A组、B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后MoCA、CDR、ADL、MMSE评分比较(± s )单位:分
2.3 A组、B组、健康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后脑血流指标比较
治疗前,A组﹑B组脑血流指标ACA﹑MCA﹑PC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A组﹑B组ACA﹑MCA﹑PCA血流速度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3个月后,A组和B组ACA﹑MCA﹑PCA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A组﹑B组﹑健康组ACA﹑MCA﹑PC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A组和B组ACA﹑MCA﹑PCA血流速度均较健康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A组、B组、健康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后脑血流指标比较(± s )单位:cm·s-1
2.4 A组、B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后血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A﹑B两组血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ET-1﹑NO﹑SDF-1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3个月后A﹑B两组血清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3个月后A﹑B两组血清NO﹑SDF-1α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A组、B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后血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s )
2.5 A组、B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后血清BDNF、NGF、NSE水平比较
治疗前A﹑B两组血清BDNF﹑NGF﹑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3个月后A﹑B两组血清BDNF﹑N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3个月后A﹑B两组血清NS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5。
表5 A组、B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后血清BDNF、NGF、NSE水平比较(± s )
3 讨 论
临床普遍认为,引起VD病变因素主要有脑部供血﹑供氧不足等,随着病情发展,大脑皮质下神经系统会出现坏死,及时有效治疗可促进病情恢复,改善预后。
DO为六氢吡啶类氧化物,属第二代选择性乙胆碱酯酶抑制剂,可阻断脑部神经乙酰胆碱分解,促使突触间隙乙酰胆碱含量增加,从而提高患者认知﹑学习﹑记忆力等功能,同时可降低自由基﹑淀粉样蛋白所致神经缺损,改善神经功能,但单独用药难以达到理想预期。TRO可有效防止血栓形成,亦具有抗缓激肽﹑5-羟色胺引起的血管损伤作用;此外,还可调节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血管壁通透性,促进血液循环。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A组治疗有效率﹑MoCA﹑MMSE评分﹑ACA﹑MCA﹑PCA血流速度高于B组,CDR﹑ADL评分低于B组(<0.05),由此可见,DO辅助治疗VD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脑血流速度﹑改善患者病情﹑精神状态。原因分析,TRO经静滴进入机体,可作用于神经﹑血管系统,稳定细胞膜,扩张血管,并经血脑屏障,降低血液黏稠度,发挥抗血小板,促进脑微循环改善及细胞能量代谢,调节神经元物质代谢。因此,联合用药可进一步提升整体疗效。
研究指出,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是VD发病核心机制之一,ET-1可释放氨基酸,导致神经细胞凋亡,若过高会引发认知功能障碍;NO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等作用,若表达过低会致使血管内皮功能受损;SDF-1α是参与血管新生和修复血管内皮重要因子,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繁殖,调节血管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ET-1水平低于B组,血清NO﹑SDF-1α水平高于B组(<0.05),说明,TRO辅助治疗VD患者可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这可能在于TRO能抑制自由基形成,抗脑细胞缺氧缺血,增加脑血液灌注,促进脑能量代谢改善,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此外,神经营养因子﹑神经损伤也参与VD的发生发展,血清BDNF属脑神经营养因子,可增加突触可塑性,维持神经元生存;血清NGF能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发育﹑分化﹑成熟,修复神经系统;血清NSE是参与糖酵解途径的烯醇化酶,其表达可反映患者病情严重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A组血清BDNF﹑NGF高于B组,NSE水平低于B组(<0.05),TRO辅助治疗VD患者可有效改善神经营养因子,抑制神经损伤。笔者认为,这可能与TRO能改善脑部微循环及细胞能量代谢有关,进一步促进脑蛋白质合成,调节血清BDNF﹑NGF﹑NSE水平,从而改善神经营养因子,抑制神经损伤。
综上所述,TRO辅助治疗VD患者可进一步提升疗效,提高脑血流速度及内皮功能,改善神经营养因子,抑制神经损伤,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病情﹑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