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光中学的校名变迁考略(二)
2022-05-31丁伟贾先奎张荣贵
丁伟 贾先奎 张荣贵
摘 要:综合审视、考察和解读《申报》《时报》《新闻报》《上海青年》等多份文献资料可以断定,学术界普遍认为的百年名校上海浦光中学的前身是上海青年会中学的观点并不准确。我们的研究结果是:上海浦光中学在1915年8月~1921年7月期间、1921年8月~1923年期间,先后被称之为上海青年会中学(校)、上海青年会商业学校或商业日校。溯本正源,不仅可以澄清历史真相,避免以讹传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重塑、构建和再现这一历史阶段的办学历程图景,并且也有助于推动学界对上海浦光中学百年校史进行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
关键词:上海浦光中学;校名;变迁;考略
百年名校上海浦光中学在1908~1915年7月期间被称之为上海(中国)青年会附属中学堂。此篇论文的第二部分将会围绕着有关上海浦光中学在1915年8月~1923年期间校名变迁的这一中心主题,依次展开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一、有关在1915年8月~1921年7月期间校名的史实考证
上海(中国)青年会附属中学堂从1915年8月份开始被正式改名为上海青年会中学(校)。翻阅1916年至1920年期间上海出版的《申报》《时报》《新闻报》等报纸上登载的一系列相关招生广告及新闻报道,可以发现其所使用的校名均是上海青年会中学,未有任何变化。值得注意的是,“民国”政府于1912~1913年期间制订的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壬子·癸丑学制规定:中学堂被正式改称为中学校。中学校4年毕业,不划分初、高级办学层次,亦不单独设置初级、高级中学 。由此可见,上海青年会中学堂应时而变,将校名改为上海青年会中学,迎合了“民国”初期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1918年9月17日在上海出版的《时报》还专门刊登了一份由上海青年会中学寄来的《上海青年会中学章程》,这份章程的头两条内容专门介绍了学校的正式称呼与具体办学地点,详情如下:
“来件——《上海青年会中学章程》:(一)命名:本校定名为上海青年会中学。(二)校舍:本校设立于上海四川路青年会童子部第三、第四层楼房……”
由此可见,上海浦光中学在这一办学阶段所使用的正式校名的确是上海青年会中学,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在这一办学阶段,上海青年会中学的教学体制分为两大系统,“中西两斋,分定毕业”。中文斋(汉语授课)又分为预科(期限2年)和正科(期限4年);英文斋(英语授课)也分为预科(期限3年)和正科(期限4年)。无论是中文斋的正、预科,还是英文斋的正、预科,开设的课程模块都包括以下四大类:一是体育科;二是德育科;三是智育科(一些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四是职业教育科,主要包括美术、唱歌、簿记、木工、竹工、纸工、商业等技能性、实用性较强的课程。除了中、英文斋的正、预科系统之外,上海青年会中学另设“商务班”,自成体系,只有修毕英文斋正科二年级课程的同学才有资格报考“商务班”。学生通常需要花费2年时间去系统、深入、全面地学习,掌握商业专门知识、技能 。
纵观上述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可以发现上海青年会中学依旧保持了之前的办学特点,以素质教育为主、兼顾职业教育,尤其重视商科职业教育。其英、汉两种授课方式任凭学生自由选择,将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融为一体,强化商科职业教育。综合考虑受教育者的爱好兴趣、就业、升学等多种需求,上海青年会中学设置的多元化、多维度专业课程体系可以较好满足不同受教育群体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可以有效提升中等学历人才的职业岗位竞争能力,有利于毕业学员在近代工商业较为发达的上海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
在此,我们需要解决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上海青年会中学这一校名延续到何时呢?首先来看第一条与之密切相关的新闻报道,1921年7月1日出版的《申报》记载了上海青年会中学即将更换校名的重要事件,有关具体信息如下:
“四川路青年会中学于昨日(星期四)举行暑假毕业礼;因该校将于下学期完全改为商业学校,故此届毕业仪式尤视往年为盛,纪其事序……”
既然上海青年会中学“于下学期完全改为商业学校”,那么它何时开始以“商业学校”的名义在上海出版的一些主流报刊上公开发布招生广告呢?
翻阅1921年7月至9月期间出版的《申报》,可以发现从1921年8月9日起,开始发布第一个以商业学校名义的招生广告,其广告标题为“上海青年会商业日、夜校招生”,其广告内容是:
“日校——本校专为培植子弟直入商界并入大学之预备;本学期更求进步,添聘专门教员,力加整顿;九月一号招考。夜校——本校凡商业需要,各科无不完备,大足辅助商界办事人才;现规定八月廿九号起招考,九月一号旧生登册。”
查阅另外一份在近代上海文化教育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闻报》,亦可以发现上述同样情形。《新闻报》也是从1921年8月9日开始刊载第一个以商业学校名义的招生广告,其广告标题及内容与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信息完全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除此之外,还有一份文献资料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佐证。那就是1921年8月、9月发行的上海青年会会刊《上海青年》也开始把对上海青年会中学的称呼改称为上海青年會商业学校,有时也被称为商业日校或商业高中。
由上所述可以断定,在1915年8月至1921年7月期间,上海浦光中学曾经被正式称呼为“上海青年会中学(校)”。
二、有关在1921年8月~1923年期间校名的史实考证
如上所述,上海青年会中学自从1921年8月被改称为上海青年会商业学校以来,其师资构成、课程、教材、教法等教学层面亦如影随行,发生了较大变化。《申报》对这所历史名校的变革与发展保持了较高关注,1922年2月1日的《申报》所载《本埠新闻》栏目针对这种变化进行了专题报道,详情如下:
“日校方面——青年会中学自改组为商业专门学校以来,非特专门教员之添聘,足以使半载中有斐然之成绩,即课程皆采最新方法。新添聘教员如屠君星沅等皆系约翰等各大学毕业生。凡欲入校者,皆可于日内往该校报名。报名招考期为旧历正月十三、十四两日云。”
由此可见,自从改为商业专门学校以来,教学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逐步得到开展,并且仅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已经取得了相当显著的办学效果。
校名更替之后,拥有最高学校人事管理权的新一届“青年会商业学校董事会将于四月十三日(1922年)正式成立”,董事会共有11名成员构成,大部分成员都是来自上海工商界、文化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依次分别为“邝富灼(商务印书馆)、刁信德(同仁医院)、钟可托(圣彼得)、赵晋卿(农工银行)、姚家琪(正利银行)、叶楚国伧(民国日报)、袁履登(宁绍公司)、高阳(暨南商业学校)、朱成章(上海商业银行)、赵师复(第一商业学校)、张嘉甫(列丰号)”。按照上述计划,1922年4月13日下午5时上海青年会商业学校召开校董事会成立大会,经过选举,“举定赵师复为正会长、朱成章为副会长”,然后,“六时聚餐于该会会食堂”。会餐结束后,由该校校长朱树翘“报告董事部之成立,后继有教职员代表谢武衡及日、夜校学生代表叶安国、邓梓良之致欢迎词;董事袁履登、朱成章、赵晋卿均有答词。董事及教职员之列席者共有60人”。
自上海青年会中学于1921年8月改名为上海青年会商业学校以来,由于其专业课程设置高度切合近代上海工商业变革与发展的实际需求,再加之,其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办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其办学影响力日渐扩大、办学信誉不断攀升、办学效果日益显著、考生人数持续走高。上海青年会商业学校的每届招生状况都会出现“供不应求”“僧多粥少”“生源过剩”的局面。“四川路青年会日、夜校开办各二十余年,自完全改组商业以来,科目益为完备,学生亦愈形发达,故每届学期招考时,无不以人多额少致令后至者向隅。”
为了满足更多莘莘学子的求学需求,上海青年会商业学校于1922年8月决定开辟另外一所办学场地,增设分校,扩大办学规模。“自本学期始,特在法租界民国路老宁波会馆东首另辟高大校舍,各设分校。日校定名为初级职业中学,期以四年毕业即可出外谋每月四五十元之事。且学费格外廉收,以期教育普及。至夜校则径称青年会第二夜校,一切均按原章办理,藉便附近商界中人免劳跋涉。刻正赶紧修葺房屋,阳历九月中即可开学。”经过系统的职业教育和训练,该校商科毕业生通常都能够掌握某项较强的商科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职业岗位竞争能力,毕业之后往往都会在工商界谋得一份报酬颇丰的职业,比如说,“该校上学期有缩写科(即速记专业)毕业生鲍有德者,已为本埠瑞中洋行所延请。薪水每月竟有八十两之多,亦足征该校成绩之优美矣”。
翻阅1922年至1923年期间出版的《申报》《新闻报》,可以发现在其刊登的相关招生广告及新闻报道中,上海青年会中学都被称之为上海青年会商业学校或商业日校。
但是,上海青年会商业学校这一称呼至1924年1月却发生了悄然变化。在《申报》《新闻报》上发布的一系列招生广告中,上海青年会商业学校已经被改称为“上海青年会高级中学”。1924年1月3日出版的《申报》刊登了第一条以“上海青年会高级中学”为标题的招生广告,同一日发行的《新闻报》亦刊登了完全相同的一条招生广告,其详情如下:
“程度:高中文科、商科;初中预科各级。考期:阳历一月十三。报名:即日为始,纳费用一元。章程:函索,取邮票五分。校址:四川路百廿号。校长朱树翘启。”
由上述可知,虽然上海青年会商业学校已经改称为“上海青年会高级中学”,但是高中阶段的专业设置分为文科、商科,由此可见商科教育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只是从上述《申报》刊登的一系列招生广告中可以窥见这种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可以从《申报》刊载的相关专题新闻报道中得到印证。例如,1924年1月23日的《申报》所载《本埠新闻三——学务丛载》栏目对上海青年会高级中学的办学情况做出了这样介绍:
“四川路青年会高级中学分设民国路之职业中学及预科日、夜校近已休假。闻明年(指阴历年)尚须大加扩充”“又高级中学本部国文主任吴敬人君,已应无锡实业中学之聘,任该校教务长。而青年会以吴君任事以来,成绩优越;昨特由全体教职员工饯于悦宝楼,并致送[去而益咏]之刻花银额。公推校长朱树翘君代表全体致赠,尽欢而散云。”
很显然,上海青年会商业学校被改称为上海青年会高级中学之后,校长依然是朱树翘先生,除了个别岗位有所微调之外,整体师资力量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学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依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由是观之,可以做出这样判断:在1921年8月至1923年12月期间,上海浦光中学被正式称为:上海青年会商业学校。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近代上海商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商业的快速发展与商业企业科技含量的增加,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对商业人才的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时期的上海商业生态环境呈现出的新动态势必要求商业学校培养大批具有近代商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商业人才,尤其是培养更多的初级、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但是,20世纪20年代前的上海商业教育发展却呈现出了较为严重的滞后性,中等学校教育程度的商业学校却只有3所,姑且不论其教育质量如何,仅仅从数量上来审视,每年培养的百余名毕业生无异于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满足上海工商界对中等专门商业人才的巨大需求。这种商业教育所面临的困境直到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的颁布和执行,才逐步得到缓解。1922年新学制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极大刺激和带动了1922年以后上海中等商业教育的发展 。在这一历史节点,上海青年会中学不甘落后、与时俱进,及时把校名改为“上海青年会商业学校”,强化商業职业教育,顺应职业教育界的革新趋势,迎合和促进了近代上海工商界的变革和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上海浦光中学在1915年8月~1921年7月、1921年8月~1923年期间,先后被称为上海青年会中学(校)、上海青年会商业学校或商业日校。我们热切盼望着今后学术界在介绍、论及上海浦光中学百年办学历史沿革的时候,可以浏览、参阅、并引用本篇论文的若干观点,澄清历史真相,避免以讹传讹,这也是我们撰写此篇论文的最大价值。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钱曼倩,金林祥.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2]来件——《上海青年会中学章程》[N].时报,1918
[3]各学校消息汇纪——青年会中学[N].申报,1921
[4]上海青年会商业日、夜校招生[N].申报,1921
[5]Program of Coming Events——Educational Department[J].上海青年,1921
[6]Program of Coming Events——Educational Department[J].上海青年,1921
[7]本埠新闻——青年会商业日校消息[N].申报,1922
[8]本埠新闻二——青年会商业学校消息[N].申报,1922
[9]本埠新闻二——青年会商业学校董事部成立[N].申报,1922
[10]本埠新闻二——青年会商业日、夜校均添分校[N].申报,1922
[11]上海青年会高级中学招生[N].新闻报,1924
[12]本埠新闻三——学务丛载青年会学校公饯教员[N].申报,1924
[13]本埠新闻三——结婚汇志[N]申报,1924
[1]常国良.近代上海的商业教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作者简介:丁伟(1976—),男,汉族,河南商丘人,博士,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贾先奎,(1975—),男,汉族,山东巨野人,硕士,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张荣贵,(1977—),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