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间地头上好农耕劳动实践课
2022-05-31
本报讯(通讯员刘炎斌)谷雨好时节,正是农耕时。翻耕、灭茬、整地、作畦……常德市六中高中部的学子们抡锄挥锹、挥汗如雨、秒变“农作人”,体验了一把农耕的乐趣。经过前期精心筹备,4月19日,常德市六中“劳动实践基地”揭牌暨开耕仪式隆重举行。常德市农科院蔬科所所长、高级农艺师张忠武教授为近300名师生带来农耕第一课,并现场指导耕种。常德市教育局勤管办主任覃业敏,常德市六中党委书记程光明、校长李井岗、副校长何志莉、杨贤琼出席活动,副校长谭文举主持仪式。活动还吸引了来自常德电视台、常德日报社等媒体前来报道。
当天下午4点,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步行来到基地,在简短的仪式后,大家以班为单位,抓阄分地,领取工具,迫不及待地在“责任地”插上个性化“班级农場”班牌。在老师的带领和专家的指导下,大家拉开架势,分工合作,清除杂草,翻耕碎土。泥土的芳香、劳动的酣畅让学子们迅速“蜕变”,俨然成了农耕“老把式”。
高一2101班学生熊韩玉不熟练地举着锄头垦土,即使满脸晒得通红,手臂酸软,仍然没有放下锄头,因为身体原因,务农的父母没有让她做过农活,“这次活动让我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勤和粮食的来之不易。”韩同学感慨道。在同学挖好小坑后,高一2110班的曾丽洁小心翼翼地把辣椒苗放进去,盖好土,认真地给小苗浇水。“这次实践课我不止体验了劳动的乐趣,也放松了心情,播下种子的同时也播下了希望。”
去年以来,常德市六中紧跟教育改革步伐,积极落实“五育并举”,率先实施“德体美劳百分制评价”,促进评价改革落地见效。继初中“校园农场”取得成功后,为落实“班班有基地、人人学耕种”,学校再次在劳动教育上发力,在邻近学校的东郊乡租赁了近3000平方米土地,为高中部学子开辟了“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将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再次推向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