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课程中的幼儿

2022-05-31王翠萍

山西教育·幼教 2022年4期
关键词:戏剧教研经验

王翠萍

课程是幼儿园培养和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载体。提升幼儿园课程领导力,既有利于落实政策要求,也有利于优化幼儿园的课程品质。那么,如何提升幼儿园的课程领导力呢?本文以我园的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江南民间故事的幼儿园戏剧开发研究”为例,以沉浸式教研为抓手,尝试将目光聚焦于幼儿,找到课题研究中需要研究的“真”问题,在过程中聚焦问题,探寻可操作、科学化的课程实施路径,待课程告一段落后,再次聚焦课程中的幼儿,总结和评估幼儿在戏剧课程中的“真”发展,形成相关支持幼儿能力发展的“真”策略,研以致用,推动幼儿园教研活动向纵深发展。

一、聚焦儿童,在教研中找到“真”问题

我园戏剧课题研究强调的是儿童的自我表达。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们对当下幼儿园戏剧课程仍有误解。为了转变教师的传统课程观念,在学期初,我园围绕“戏剧课程是什么”主题,请教师们展开讨论。

J老师:我觉得戏剧课程最后是要让幼儿表演的,因此要有剧本。为了最后的舞台效果,要按照剧本来进行排练。

L老师:在推进戏剧过程中,幼儿说想种一棵桃树,正好又恰逢植树节,所以我们就在戏剧课程中生成了“种桃树”活动。

W老师:当下我们的戏剧课程更多是以主题或者单元的形式来呈现,我觉得戏剧课程既可以是园本课程的延续,也可以根据幼儿的经验和兴趣自主生成。

不同的教师对于戏剧课程的理解是不同的,这里面既有共识,如,教师们普遍认同幼儿园的戏剧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材,而应聚焦于幼儿的兴趣,推进戏剧课程的发展。但是在“戏剧课程怎么做”这一问题上还存在分歧,有的教师认为戏剧课程是为了呈现一出舞台剧,所以课程里面必须耗费大量人力、精力来让幼儿照着剧本演,也有教师认为戏剧课程不一定完全就是剧本演出,可以根据幼儿的经验及兴趣生成相关活动,如“种桃树”。教研中教师们出现分歧是十分正常的,拥有分歧观点的教师可以在讨论中对自己的观点做出解释。这可以让参与审议的教师在实践中去收集、践行自己的课程主张。通过此次课程问题的聚焦与讨论,教师们跳出了以往书本化、教材化的戏剧课程观,而是把注意力与落脚点转移到幼儿身上。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总结了“儿童为本”戏剧课程与传统戏剧活动之间的区别(见表1)。

二、聚焦问题,在教研中找到“真”路径

课题研究中,找到了问题,后期就需要我们以课程审议为抓手,寻求解决问题的实施路径。明确了“儿童为本”的课程意识后,教师们又遇到了新的困惑——没有了园本戏剧教材的支持,如何在一日生活中推进戏剧课程呢?于是,围绕问题“如何选择适宜的路径来推进戏剧课程”,大家再次聚集到了一起,展开研讨。

M老师:“石猴出世”课程实施之前,我们两位老师提前预设好了五大领域相关的活动,比如有美术领域的“五指山”、音乐领域的“猴哥”、语言领域的“石猴出世”等集体教学活动。

W老师:“觅桃记”课程来源于绘本《大闹天宫》,随后幼儿针对里面的人物进行讨论,了解了故事中主要人物——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的性格特征,生成了系列的课程活动。如:阅读区里幼儿分享、讨论、创作了四幕“觅桃记”连环画,美工区里幼儿用黏土制作的方式进行金箍棒、水蜜桃等道具的制作,表演角里幼儿自主分工角色,开始自编自导自演“觅桃记”。

从教研现场教师们的交流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戏剧课程的实施存在困惑。M老师关注到了知识技能的获得,更多体现了教师的意识;W老师则更多聚焦于幼儿,关注幼儿经验的积累与增长。通过调研、审议、头脑风暴等持续性、沉浸式的教研活动,教师们逐步转变传统的戏剧课程观念,开始从幼儿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实施戏剧课程。从儿童立场出发的戏剧课程,需要在课程中聚焦幼儿的发展,改变过去简单的“拿来主义”和东拼西凑的课程粗制化。沉浸式的教研活动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教师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宜的课程模式、课程实施路径对幼儿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聚焦发展,在教研中找到“真”策略

有效的教研最终需要发挥其真实效益,即发现幼儿园真实存在的问题,基于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并能形成一定的支持策略,实现研以致用,更好地指导教师的实践工作。在我园的戏剧课程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就是“基于儿童经验”。通过沉浸式的戏剧课程实践和教研活动,教师们梳理、总结出了“基于儿童经验的戏剧课程”的三大“真”策略。

策略一:回归生活,让幼儿愿意玩剧

让幼儿愿意参与到戏剧课程中,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進行。如针对“西游”主题,教师支持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进行不同的玩剧游戏:美工区中,幼儿用不同方式制作金箍棒、水蜜桃等道具;户外区域中,幼儿可以挑战种桃树、摘桃子等游戏活动;多功能专用室中,幼儿可以进行皮影戏的游戏创作活动……趣味性的戏剧游戏经验是后续开展戏剧课程的重要支架。

策略二:回归儿童,让幼儿深入玩剧

基于儿童经验的戏剧课程主题来源不是教师预先设定好的,而是需要围绕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和再加工。以幼儿为主体,以班级为单位,师幼共同来构建戏剧课程。如:在我园“童戏年韵”的戏剧节活动中,每个班级的幼儿以项目课程的方式来推进戏剧课程开展。在“觅桃记”戏剧课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幼儿自主策划,自主分配角色,自主撰写剧本,自主担任台前幕后工作,在玩一玩、演一演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戏剧的独特魅力。在项目的渐进式玩剧体验中,幼儿深入感知剧中人物的情绪情感,并在过程中建立同理心,建构经验,促进幼儿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自由表达,多元发展。

策略三:回归经验,让幼儿持续玩剧

戏剧课程中,参与的主体是幼儿。戏剧课程中幼儿获得了哪些经验?幼儿对哪些活动或者游戏最感兴趣?幼儿在戏剧课程中获得了哪些情感体验……要想了解幼儿的戏剧感受,意味着教师要认真倾听幼儿的倾诉与分享。如在“觅桃记”戏剧课程中,不同的幼儿对参与课程后的感受是不同的。六六说:“在演孙悟空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动作很灵活,能够跳上跳下地表现孙猴子的活泼与可爱。”小豆米说:“我很喜欢西游记,我在‘觅桃记里面加入了《大王叫我来巡山》的歌唱表演,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我觉得自己很棒。”元宝说:“我在戏剧表演中给小朋友用泥工做了表演用的水蜜桃,看到小伙伴们表演的时候用我的水蜜桃,我觉得特高兴。”通过幼儿的分享,教师了解到在趣味性、持续性、游戏性的戏剧课程中,幼儿的身体是自由的,创意是自由的,他们在创作中联系生活中的经验,其语言、社会、艺术、健康等领域的能力均得到了发展。

沉浸式的教研活动不仅让戏剧课程不断完善,而且也让参与其中的每位教师获得了专业成长。教师专业的成长又反过来促进了幼儿园戏剧课程的发展和完善。

(注:本文系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江南民间故事的幼儿园戏剧开发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T-c/2021/110)

(责任编辑:张 琳)

猜你喜欢

戏剧教研经验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乐淘淘“先进”经验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乐淘淘“先进”经验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