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班制背景下的分层教学法

2022-05-30王江云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数学教师高中数学

王江云

【摘要】走班制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此机制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实际学习状况在语、数、外这三大主科之外自由选择自己高中学段要学习的主要课程.这种选课方式有着高度的灵活性,同时也更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以及在高考中发挥出一个理想的水平.但另一方面,走班制的应用也给高中学科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挑战,尤其在某一学科的教学方法应用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为切入点,针对走班制应用背景下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展开研究.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数学;数学教师

1 走班制与数学分层教学

1.1 走班制度内涵解析

走班制是最近一段时间在教育界兴起的一个概念,所谓走班制,就是指不把学生固定在一个教室内,或根据学科不同或根据学习层次不同,允许学生在各班级进行充分流动.走班制的应用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人学习兴趣与实际学习状况,有效地缓解了传统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学生个人学习与教师教学风格不能完美兼容的问题.

在这种新的教育背景下,黑龙江省提出了“3+1+2”的选课模式.“3”指的是国民教育三大基础课程:语文、数学、英语,这三个科目是高考必考科目,也是学生在高中学习时必须完成的课程.“1”指的是2选1,确切地说,是要求学生在物理与历史这两门课程之间选择一个;“2”指的是4选2,确切地说,是要求学生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这4门课程中选择2门课程进行学习.这种全新的选课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文理分科制度,并对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出理想水平都有着重大意义.

1.2 走班制对分层教学的影响

走班制的广泛推行与“3+1+2”选课新模式的有效应用对高中其他学科教学工作带来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数学课堂总体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在“3+1+2”这种新的选课方式指导下,学生在三大主科之外的其他课程选择中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课程,这种行为有效避免了学生存在短板课程和后进课程的现象.我们可以将传统的文理分科模式与新的选课模式做对比进行详细阐述.

例如 设若一名学生选择的是理科,除了三大主科,这名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为生物、化学和物理.但通常而言,一名学生选择理科并不意味着其精通所有的理科课程,在生物、化学和物理这三门课程中存在某一门短板课程是很常见的现象.但在自由选课的新模式下,学生可以将这一短板课程排除,在政治、地理、历史中选择一门自己有学习优势或相对于其他学生有竞争力的课程.这样一来,学生选择的每一门课程都是自己的优势课,所以不会出现为了弥补短板课程而占用大量的课后学习时间和精力的现象.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对其他课程投入的减少意味着对数学的学习投入也就相对增加,数学学习效率也因此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所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开展更为顺利,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第二,教师开展分层教学时面临的客观实际状况更加复杂.这种复杂状况主要表现为学生之间的学习基础差异相对较大.“3+1+2”选课模式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文理分科的高中教学状况,但是文理分科的概念在学生心中仍然有着一定的存在地位和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的外在表现形式便是一个班级内学生虽然基本上处于同一层次,但是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距.

例如 在之前接受理科知识教育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是更具有优势的,之前接受文科知识教育的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相对前者有一定的不足.所以,这种客观存在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数学整体教学工作面临更复杂的形势,也会影响到分层教学工作的具体落实与开展.

2 走班制度下开展数学分层教学

2.1 把握走班时机,夯实分层基础

把握走班时机,夯实分层教学基础是数学分层教学有效应用的第一步.只有在合适的时间条件背景下应用相关教学方法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综合学习素养的提升.走班制度在高中教学中推行是一种必然,但是不能在学生刚进入高中时便立刻推行,因为此时的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虽然初中学科教学和高中学科教学者二者之间拥有一定联系性,但是知识点的数量和整体教学难度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果在高中教学初期仅仅根据学生在初中时期的表现亦或是中考成绩的分布特征推行走班制度,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不适应以及推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在高中教学工作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对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和学习基础有一个掌握以及学生自己心中更加明确更倾向于学习何种课程后再次开展走班制和分层教学.

在黑龙江省全面提出贯彻“3+1+2”这种选课新模式后,学校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予以落实,准确掌握推行的时机.本文认为,走班制和分层教学法被广泛应用的时间应当确定为高二学年,之所以形成这一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依据:

第一,在高二学年到来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一个学年的学习任务,不仅自身充分适应了高中时期的学习节奏和校园生活节奏,同时对相关课程的知识学习难度以及个人具备优势或学习興趣的学科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另一方面,经历了一个学年的教学工作,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点等多个方面也形成了比较客观的结论,尤其是一个班级内学生的学习基础状况更能被教师充分认识到.此时,学校在推行走班制教学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具体的推行计划制定会更具有科学性,这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新制度推行后学生出现不适应的问题.

第二,高二学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学年.高中时期共有三个学年,具体到每个学年,学生的学习任务也是不同的:高一学年侧重引导学生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和生活节奏,并初步建立数学基础知识体系,培养数学能力;高二学年侧重于强化与提升,学生需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上对书本知识形成深刻理解,尤其是知识的应用性以及对同一知识点的不同出题方式要有一个清楚掌握;高三学年侧重于复习和冲刺,学生在此阶段学习的新知识已经比较有限,更多的是复习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并通过习题训练的方式予以强化和提升,做好高中数学学习工作收官以及应对即将来临的高考的准备.因此,高二学年承上启下的重要性便毫无疑问地显露出来,在此阶段推行走班制和分层教学这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强化个人学习能力,提升数学知识综合素养.

2.2 组织专项测试,优化学生层次

分层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方法便是组织专项测试,优化学生层次.将一个年级的学生划分成若干层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一任务所具有的难度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便是层次划分的方式和依据是否科学.本文认为,在划分学生层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专项测试的方法进行,具体的实施步骤参考以下:

在高二学年初级阶段,学校组织一次面向全年级的学生的数学测试,测试题目要有非常明显的难度分布,包括一定数量的简单题,同时也要设置一定的中档题和少量的难题.在试卷设置完成后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解答,而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及得分点和失分点明确层次划分的基本思路.假設整张试卷满分为150分,成绩为120分的学生一般不会与成绩为90分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层次,因为试卷是精心设置过的,学生成绩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出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我们可以将数学成绩设置为若干档位,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某个档位区间内的可以初步划分到一个层次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层次划分得科学性.另一方面,考虑到在走班制和“3+1+2”选课理念的指导下,都选文科性课程、都选理科性课程以及文理混合这三种学生出现在一个课堂上,所以教师面临的教学实际状况也就更加复杂,而这需要在考试成绩既定的前提下对于学生的得分点和失分点作出进一步分析,从而增强层次划分得科学性.

例如 甲和乙两名学生的成绩均为90分,但是甲同学的90分都是通过一些非常简单的基础题拿到的,而乙是通过一些中档题或难题拿到的.所以,分数相同的两名学生就需要划分到不同的层次.

2.3 解读高考理念,开展针对性教学

结合2021年颁布的《高考数学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我们可以对新模式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对《大纲》的深入解读必须要明确其中涉及的数学知识点数量,整个大纲共选择了四个级别的标题进行排版,其中三级标题主要练了非常详细的数学知识点,所以我们将《大纲》中每一个知识板块以及与知识板块对应的三级标题数量(详细知识点数量)进行汇总,最终形成了表3.1.

结合高中数学教材内容设置与表3.1,我们得到以下几个结论:第一,高考数学的命题范围和方向基本延续了之前的形式,并没有出现重大知识板块的变动和内容的删减与增加.第二,知识考点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应知识板块的教学地位,但这并不是绝对的.

例如 平面向量这一部分的知识在数学考试大纲中共有16个考点,但是结合对教材内容的深入分析以及以往高考真题的命制方式,平面向量的学习难度以及在高考试卷上的题目难度并非顶尖,与“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立体几何”这些容易出高考压轴题的知识板块相比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解读最新的高考理念,同时也要结合个人教学经验以及对以往高考真题的分析落实分层教学工作.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的教学仍然是一个重点,在表3.1绘制过程中,每一个知识板块对应的所有考点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基础知识.所以在分层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地位.我们不妨以立体几何这一部分的知识教学为例,空间几何体的认识、点,直线和面之间的关系及判定、二面角的平面角等都是在考试范围之内,但是前两个知识点是立体几何部分简单的基础知识,

3 结语

走班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高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学生创造了更为丰富的学习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而随着黑龙江省全面贯彻“3+1+2”的选课模式,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尤其是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更要做出针对性优化.只有准确认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工作落实才会更加有效,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研专项课题《走班制条件下分层教学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YB1421540)的成果论文】

参考文献:

[1]王丽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走班的探究实践分析[J]. 新课程,2020,(11):81.

[2]杨耘.新高考走班制下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的挑战[J]. 求知导刊,2020,(06):12-13.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数学教师高中数学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