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回声
2022-05-30SHAN
SHAN
腕表是时间的容器,指针的轻扫之间定义着过去、现在与未来。时光飞速流转,腕表也在承受着时间的洗礼,以内驱的动力,检验着自身存在的意义。幸运的是,即便在过去的数十年间,腕表领域经历了一轮又一轮近乎颠覆的革命。尽管业内的新旧势力不断交替更迭,但那些经典表款却始终在时间的见证下屡屡焕发全新的生命力。
究其原因,“喜旧厌新”是近年来在高级制表界中越发显露出端倪的趋势,在世界动荡不定、危机层出不穷时,那些经典表款携带着时间厚重的底蕴与文化积淀而来,萦绕在人们的腕间,像是一颗定心丸,向我们暗示着“一切都将恢复往日的平静”。
纵使各家制表品牌的兴衰如潮起潮落般风起云涌,但回看那些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石英表危机、智能腕表风潮的经典表款,它们的“身影”仍然熠熠生辉。彼时横空出世时令人啧啧称奇的创意已经在时间的见证下成为一种审美的圭臬,被品牌的历史所铭记。在这其中,“形”率先承担了重要的意义。从Cartier Tank系列、Jaeger-LeCoultre Reverso系列所代表的复古方形表款,到Omega星座系列的桶形设计,以及Patek PhilippeGolden Ellipse和Audemars Piguet皇家橡树的八角形设计,这些出挑的外形赋予了表款非比寻常的关注度,也能让人在“一见钟情”之余“日久生情”。
或许你会对Gérald Genta的名字感到陌生,但这位传奇设计师的杰作足以占据腕表世界的半壁江山:Omega的星座系列、Patek Philippe的鹦鹉螺系列和IWC的工程师系列等传世之作均出自他手,AudemarsPiguet的皇家橡树系列更是他熬了一个通宵就完成的作品,而他也毫不介意此后对其设计的借鉴与致敬:“如果你没有被复制,你便是无能的。”由此可见,在腕表的世界中,追求的绝不只是源源不断的创新,那些无法被超越的经典恰恰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永恒的優雅代名词
在英国王室1984年拍摄的官方照片中,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左手手腕上的铂金款Golden Ellipse腕表格外引人注目,与淡蓝色的连衣裙相得益彰。还有谁能够比女王的亲身演绎更能说明这款表的端庄和优雅呢。似方似圆,非方非圆,1968年面世的Golden Ellipse腕表以绝对优雅的蓝金配色俘获了一众品质人士的芳心。经过材质与色彩的变化组合,到1970年代末期,这一系列已经推出多达65种不同的款式,也演化出专为女性设计的珠宝表款。由此可见,Golden Ellipse的诞生是Patek Philippe在出色功能属性之外,向时尚领域抛出的一枚橄榄枝。
不仅要有足够多的变化,Golden Ellipse还被委以更纤薄的重任,以期与彼时轻薄灵活的石英腕表抗衡。在这款表推出的近十年后,Caliber 240自动上弦机芯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轻薄机械腕表,2.53毫米的机芯厚度置于Golden Ellipse的超薄表身中,将传统机械腕表的精工细作与石英表的轻便时尚完美融合。近年来,Golden Ellipse系列推出的表款颇有返璞归真的意味,秉承原作简约经典造型的Jumbo腕表便是如此。在贴合当下腕表流行的大表盘设计基础上,将表壳厚度控制到5.9毫米,玫瑰金表壳与乌木黑色的日辉纹表盘闪动着柔美的光泽,与表盘呼应的黑色表带由方形鳞纹鳄鱼皮手工缝制而成,恰到好处地提醒着你记得时刻优雅从容。
百年腕表中国热
作为珠宝品牌中的最知名腕表之一,Cartier Tank腕表无疑是诸多入门玩家的首选表款,而在今年再次迎来新作的该系列表款中,Tank Chinoise腕表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不仅因为是其诞生整整100年后的革新之作,更承载了一段Cartier与中式文化元素的碰撞。
自创立之初便钟情艺术文化和多元艺术灵感的Cartier,在上世纪20年代推出了一系列取自中国珍稀材质的手袋、手镯和吊坠,而1922年亮相的这款源自中国庙宇廊柱的建筑美学设计的表款,直接命名为Chinoise,更是反映了中式风格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延续Tank系列垂直结构的表壳框架,水平角度上的框架少许出界,形成上下呼应的类似门梁的结构,配合贵金属表壳的宽边细节,相比于传统Tank系列腕表更加沉稳硬朗。
在问世百年的纪念之际,Tank Chinoise腕表迎来了自2004年以来的首次重大革新。以铂金、黄金或玫瑰金打造的时分显示表款,在贵金属的质感上重新设计,象征门梁的框架部分采用亮面金属,与两侧纵向的金属拉丝设计形成鲜明的对比,带来充满空间感的视觉错位效果,同时搭载Cartier目前最纤薄的430 MC型机械机芯,为这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大门”赋予轻盈姿态。而隶属于Cartier Privé系列旗下的Tank Chinoise限量款腕表更是将中式气息展现到极致:灵感源自中国传统工艺的黑漆与红漆,长方形表盘内搭载兼具观赏性的神秘镂空机芯,搭配金质腕表的表壳与镂空表盘,构造出如同中式窗格一般的框架,使表内的每一处细节都成为别样的景色。百年前欧洲诸国盛行一时的“中国热”,似乎又要借势回归了。
工业风的创新演绎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场资源危机,让意大利当地政府明令禁止市面上贵金属与宝石的买卖流通,这使得闪耀璀璨的珠光宝气显得不合时宜。就在此时,“Tubogas工艺”却被引入珠宝与腕表的创作中,也成为了日后Bvlgari设计语言中的标志性符号。
顾名思义,Tubogas工艺的灵感来自于一种蜿蜒曲折的煤气管形态,形态简约且现代摩登,将两根边缘突起的金带包裹铜质或木质内芯,金带边缘相互嵌合,再将内芯拉出或溶解于酸液中,经过长达数小时的加工,形成一种轮廓光滑、富有弹性的饰带。1948年,Bvlagri便运用Tubogas技术制作出了第一款蛇形 Tubogas手镯腕表,不同于彼时市面上的一众珠宝表款, Tubogas腕表整只表面上完全摒弃多余的宝石修饰,一体化的表带在实用的同时引领了全新的腕表风格。
最初的Tubogas腕表以黄金材质为主进行打造,而进入1960年代,Serpenti Tubogas腕表开始尝试以三色金属制造Tubogas表带,形成黄金、白金与玫瑰金之间的色彩对比过渡,也提供了更多的长度选择。而除了对比色金属外,跟随1970年代冶金工业的发展,Bvlgari将用于航空、化工和医疗行业的不锈钢材质引入Tubogas表带的材质中,产生令人眼前一亮的条纹质感。如今,Serpenti Tubogas系列腕表依然是Bvlgari最重要的产品系列之一,并不断追求在材质、工艺和细节上的创新。在最新采用Tubogas表链的Serpenti腕表系列中,单圈表带与黄金间精钢材质的设计,让腕表的日常佩戴更为简单舒适,白色蛋白石玑镂纹饰表盘与蛇首造型表壳两侧装点的钻石,宣告着品牌经典散发的持久光彩。
如繁星璀璨
今年是Omega星座系列腕表70岁的生日。自1952年起,该系列便形如其名,似恒星在天空中构成的星座,稳定、华美、璀璨夺目。与其他经典腕表不同的是如今星座腕表的经典造型,是历经数十年反复锤炼而来。在首批量产的星座系列腕表中,表盘上依稀可见的Constellation字样与金色星辉标志被保留和沿用,表背上的8颗星星图案雕刻则揭示了星座腕表的另一层含义—品牌在1933年至1952年期间8次荣获天文台竞赛冠军。也正是这样优异的表现奠定了星座系列在品质上的精准可靠。为了确保腕表的防水性能且固定蓝宝石表镜,1982年亮相的星座系列“曼哈顿”腕表上首次出现了四枚“托爪”的细节,极大提高了这款腕表的辨识度,同时推出了半圆形切面设计、一体铰链式表链和表圈上的罗马数字小时刻度在日后成为星座腕表的鲜明特征。
在正式发布43年后, 星座腕表迎来了自己的星光—超模辛迪· 克劳馥成为其品牌大使。“辛迪.克劳馥的选择”这则口号也随之宣传到了全世界,成为日后Omega“我的选择”系列广告的开山之作。最新一代的星座系列腕表中,如天空般深邃而神秘的色彩组合成为一大亮点,配合更大尺寸的表盘呈现丰富细节,同时在材质上也涵盖了不锈钢、18K金和陶瓷材质的组合。当然,每块星座腕表的稳定计时性能依旧由至臻天文台认证严格把关,不负70年来的恒久盛名。
與时代风潮同步
即便是诸多经典表款中相对年轻的存在,Audemars Piguet的皇家橡树腕表也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但有趣的是,这款在石英危机中诞生的腕表,不仅没有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中沉寂,反而在今时今日演变为腕表潮流化的象征。50年间,Audemars Piguet源源不断地为皇家橡树系列引入新的尺寸、细节设计、材质、主题和复杂机芯,使其内外兼修。
“设计一款前所未见的腕表。”1970年,时任Audemars Piguet总裁Georges Golay将这一重任交付给Gérald Genta,他也不负众望,迅速交出了一份融合六七十年代艺术、文化、建筑与音乐领域流行元素的答卷—皇家橡树腕表的雏形就此显现。八角形表圈、六角形螺丝、工业风浓郁的锋利线条、细腻格纹雕花表盘、超过上百个零件组成的一体化表带,使它一经面世便成为世界上最为昂贵的精钢腕表。即使价格昂贵,又生逢石英危机,但凭借着前卫的造型与独特的风格,上市第一年便售出超过490枚,也创下品牌单一表款的销售纪录。进入1990年代,皇家橡树系列并没有因为既有的成功而采取保守策略,反而为其引进复杂功能与陀飞轮技术,不断升级尝试。与此同时在外观上加入了更多,如珍贵宝石让功能型腕表与高级珠宝相结合。时至今日,更多限量款、主题款设计让皇家橡树系列的矩阵越发强大,如全新推出的皇家橡树离岸型音乐特别版腕表,在白金表盘上通过隐秘式镶嵌技术,让彩色宝石搭建起缤纷的彩色音柱,在细节中结合音响插头纹理、混音台推杆元素等,为皇家橡树系列注入前沿风潮,使之与时代同行。
万变不离其宗
提到Jaeger-LeCoultre,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那块经典的方形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翻看品牌的历史档案,这块1931年诞生的表款似乎没有任何明显的设计改动。事实证明,Reverso无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它本身就已经足够经典。
92年前,Jacques-David LeCoultre和Jaeger SA巴黎公司的企业家César de Trey在印度旅行时观看了一场英国军官参与的马球比赛,也因此关注到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有如何才能保护腕表表镜和表盘的需求,可翻转的设计灵感由此应运而生。遵循黄金分割率设计的长方形表壳融合了创始年代装饰艺术风格的几何线条,走下运动赛场,Reverso空白的金属翻转表壳背面化身一块艺术的画布,任凭漆面、镌刻、珐琅等工艺的加持,成为专属于腕表所有者施展个性的理想空间。当然,Reverso翻转腕表也从未停下升级尝试的脚步,凭借着数次革新的复杂功能机芯焕发了全新的生命力。从1991年至今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在Reverso一如既往的简约造型之下,是一次次对于机芯功能与双面显示技术的突破,使之成为兼顾品牌经典传承与创新实践的核心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