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哨声中的姚江烟雨
2022-05-30马辉
马辉
范仲淹:“余姚二山下,东南最名邑。烟水万人家,熙熙自翔集。”
—题记
浙东地区的梅雨季节尚未到来,姚江已笼罩在连绵不断的蒙蒙细雨之中,清明已过,谷雨时节,降雨量剧增。已修葺一新的河姆古渡口码头,不多的人流涌进渡亭,在等待橘黄色的渡船靠岸。从这里乘船去北岸便是风景秀丽的四明山麓下那闻名中外的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在离我度过童年时光的村庄不到十公里的地方,当年在东方红大队探察地基意外挖掘出陶器、鹿角、象牙这些代表新石器时代史前器物的惊世发现时,我刚好离开家乡余姚回到城里工作的父母身边。今天,在这个“四月江南烟雨阔,安心且待那时黄”的时节,我在细雨中乘上了渡船,穿行在姚江弯弯的河道里,向被誉为“七千年前的文化宝库”的遗址进发。
眺望远处,翠绿的远山笼罩在这雨雾中,烟霞雾痕萦绕绿色的群山,山脚下忽隐忽现的青瓦石屋上方升起了炊烟直上云霄,飘飘洒洒如一幅雅致飘逸的画卷。
忽然间,一个独特的乐声传来,清脆而纯粹,似竹笛,又似鹿鸣,声音从容不迫,如湍急的水流声,如飞禽走兽的嘶吼声,亦如灌木丛中猎猎的风声,蜿蜒九曲中,透出一种何等的勇气。
我好奇地问船工这是什么乐器声,船工用余姚啷哉话方言说那是骨哨在吹奏。
是河姆渡骨哨啊!我曾经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了解到已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管乐之祖”的乐器,这是河姆渡先民们的神作。这档节目里,一位叫倪乐辉的演奏员用骨哨吹奏了一首《双鸟舁日》曲,据说乐曲灵感来源于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一块刻在蝶型象牙片上的远古图画,其图中有一只长着一双尖利长喙和美丽凤尾的巨鸟,振翅欲飞般拱拥着一轮正燃烧的火焰太阳,犹如一轮红日带着万道霞光喷薄而出,像传说中的凤凰正欲展翅飞翔。
在蒙蒙细雨中站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双鸟舁日》图前,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七千年前的远古时期,在雨水充足的姚江流域古木参天、水丰草肥、崇鸟敬日、鹿鸣猿啼、兽跑人逐的一片生机蓬勃的景象!
这里就是展示着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建城历史小城的三大文化名片之一的史前文化—河姆渡文化。令人惊叹的是,河姆渡遗址不仅发现了大片榫卯式结构的木建筑遗迹,而且还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河姆渡人居住的是木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子,这些先民们为什么要修建这样的房屋?是否与雨水充足、地势低洼有关?从博物馆展出的炭化了的黑褐色稻谷中我似乎找了答案,这些挖掘河姆渡遗址土层时还是金黄色的小颗粒很快就变成了泥土颜色的稻谷,可见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人就开始种植出芒刺清晰、颗粒饱满的水稻了。河姆渡人在姚江流域择地而居,建起了中华广厦最早的榫卯式木屋,培育出中华粮仓里第一颗稻米,也许已经领悟到“雨生百谷”,水稻最需要雨水的滋润,这里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在博物馆的第二展厅,我见到了神奇的远古乐器始祖—骨哨,它由一種鸟禽类肢骨中段制成,残存有一椭圆形音孔,哨腔中保存着一根充作拉杆的鸟禽肢骨,就是这样一支小小的哨子,河姆渡人不仅把它作为捕兽工具,还能吹奏出悠扬的曲调。此刻,耳边仿佛再次响起了一首现代人创作的《河姆渡遐想》骨哨曲,想象出河姆渡人各类生活、生产场景,以及河姆渡人创造的原始文明。
当我走出博物馆,走进遗址现场展示区中复原的考古现场,如部落里的居民一样在古道上漫步,走进屋内看妇女们纺纱织布,男人们斫木盖房,我仿佛穿越回到了远古时代,想象出河姆渡部落的繁盛。是的,站在被家乡人视为母亲河的余姚江畔,这条孕育出中国七千年南方新石器文明和八千年海洋文化的滔滔江河,不由得使人思绪万千,余姚伟大的远古先民们啊!出土的河姆渡遗址见证了这片土地上曾经经历的伟大历史,即使历经万重烟雨也不能将它们遮掩,此刻伴随着古老的哨笛声,眼中的泪水掺杂着绵绵雨水,随着思念随波逐流地晕开视线里残留的那幅唯美而又残缺的画面,深刻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