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命题作文“物微情浓”素材运用指导

2022-05-30柳旭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23期
关键词:情浓藤椅外公

柳旭

【模拟金题】

一片薄薄的、浅黄色的槐树叶,承载了挥之不去的乡愁;一只小小的、被踏扁了的风筝,触发了鲁迅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一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寄托了朱自清与父亲催人泪下的深情;几只争落向阳暖枝的莺鸟,撩拨了白居易深爱早春的心弦……不起眼的树叶,寻常的风筝,易被忽略的背影,小小的莺鸟……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细微的事物,却饱含着浓浓的真情。

请以“物微情浓”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名师题解】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审题时应把握好题目中的关键词,明确题目的要求。“物”的特点是微小的,“物”是生活中常见的、细微的、不起眼的、寻常的事物。“情”的特点是浓郁的,可以是浓浓的亲情、乡情、邻里情、师生情……“物微”和“情浓”存在转折关系,物虽然不起眼,但是承载的情感却是浓郁的,简而言之就是“物微情却浓”。

选材上,可以向课文和经典美文学习借鉴,如叶圣陶先生的《藕与莼菜》借对故乡“藕与莼菜”的怀念,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热爱之情。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着重介绍了家乡咸鸭蛋的特色,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表达对儿时生活以及童真童趣的怀念、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学生可以选取看似寻常的家乡小吃,借物抒情,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如吴伯萧的《灯笼》,文章以灯笼为线索,回忆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景象,抒写了亲情乡情、民俗民风、历史掌故以及家国情怀。学生可以选取一件微小却有着特殊意义的物品,赋予这个物品象征意义,借物抒情。

在叙事的过程中,可以让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反复出现,这个物品作为线索,就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

【推荐素材】

素材一: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琦君《春酒》片段

素材点拨:琦君的《春酒》一文叙述了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自泡八宝酒几件事,将春酒作为自己思想感情的寄托物,表达了对儿时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母亲和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

素材二:

考虑到疫情期间生活物资采购不方便,住户家里的现有存量富余程度也各不相同,于是热心居民发起、组建了一个“同舟共济”物资捐助群,大家通过共享文档,可以自行填写可捐赠的物资和所需要的物资,由物业上门回收和派送,让物资充分流动起来,帮助到迫切需要帮助的人。

“大家非常积极,我们才上门收了一小部分,就已经这么多了,还有业主捐了好几口锅。”唐海燕一边把上门收取的物资分门别类摆放,一边登记造册,虽然工作有些细碎,却有股暖意涌在心头。(素材来源:新民晚报)

素材点拨:灾难是人性的试金石,疫情之下,有人为了一己私利,发国难财,但更多的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居民们爱心捐赠存量富余的物资,调剂余缺,互通有无,一棵菜、一刀肉、一口锅……物虽小,情却浓。

佳作示例一

物微情浓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  汪子钦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这天外面下着大雨,我呆呆地望着窗外,看见一个装鸡蛋的菜篮子在我家雨棚底下挂着,被风吹得飘来摇去的。即便如此,它还是紧紧在挂钩上挂着,没有掉落,就如同妈妈手中的线永远牵着游子的心。

这个菜篮子是爸爸拿回家的,它是奶奶原先拿来装鸡蛋的,那时候奶奶还在浙江老家。记得那天早晨,我还在吃早饭,奶奶的电话就急促地打来了。“小晖(爸爸小名)啊,鸡蛋、鸭蛋今天早上给你寄过去了,是托车站的熟人从长途客车上带过去的。还给你带了喜欢吃的豆腐干,给安安(我的小名)买了套过生日的衣服,中午你到车站去拿。”

“我不是和你说了嘛,不要这么麻烦的,你又要到乡下去买,还要一大早到车站来寄,太辛苦了。”

“没事,你们大城市里吃的东西可没有我们小地方吃得环保啊。记得每天要给安安煮个蛋吃,增加营养。”

“知道了,我要上班了,先挂了。”其实,离上班还有一段时间,我看见爸爸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也想念起奶奶来。

我能想象出,奶奶瘦弱的身躯为了护好那筐鸡蛋,在拥挤的公交车内被人推来搡去的身影;能感触到她腿脚不便,上下车的不易;托人帮忙,她脸上那种谦卑的笑容。

奶奶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退休工人,在一个普通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干了几十年。几年前,膝盖和胆囊都做了手术,随着岁月的叠加,这些老毛病慢慢地又在她身上显现。加上年岁的增加和家庭的变故,原本显得年轻的奶奶,白发早已爬上头,眼袋也慢慢地下垂了。

人真是很奇怪的生物,当与奶奶在一起的时候,总觉得她说话唠叨繁琐不愿听,而远离的时候,却在心底最柔软处给奶奶留了一份思念。她是我在艰难困苦时的一缕阳光,她是我委屈难过时的一点支持,她更是我一次次跌倒后再爬起来的不竭勇气。

就这样,爸爸去车站拿回了鸡蛋。那些鸡蛋在菜篮里整整齐齐地码着,好像一个个列队出征的将士,一看就是奶奶细心的安放。给我的衣服也叠得整整齊齐,一切都散发出小时候在奶奶家的味道。打开菜篮子上盖的布,在两层鸡蛋之间奶奶还留了张字条:“上面这些鸡蛋不是土鸡蛋,下面是从农村收来的土鸡蛋,留给安安吃。”我知道那些鸡蛋奶奶肯定一个都不舍得吃。

如今,奶奶搬来住在我们隔壁,但那个菜篮子没有扔掉,虽然掉了颜色,但爸爸始终把它挂在家里。不论风雨多大,它始终和我们在一起。

【评点】

这篇文章审题很准确,“鸡蛋”这个物件足够微小和寻常可见,朴实无华的语言将关于鸡蛋的故事娓娓道来,小小鸡蛋承载的情感却是很浓郁的。奶奶舍不得吃的土鸡蛋一个个地攒着,一路上小心翼翼地护着,都是寻常百姓寻常事,却表达出浓浓的爱意。

佳作示例二

物微情浓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 徐颢瑜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一片枫叶,便观深秋;一丝细雨,尽载清愁。夏间弄堂里的那把藤椅,总在我脑中挥之不去,每每想起它,心头总会浮出一缕淡淡的清愁。

外公外婆家在上海古朴的弄堂里。小的时候,白天我就呆在那儿。我与外公感情甚好,在夏间午后,外公常常坐在屋外的藤椅上,悠闲地看着报纸,午后的我耐不住寂寞,每次都缠着外公给我讲各种有意思的故事。那时,藤椅是我在家中最喜爱的地方,外公坐在藤椅上,我依偎在外公的腿上,他时而给我朗诵唐诗宋词,时而给我讲古代君臣之间的轶事,而我总是认真地听着,夏日的阳光洒在我们身上,一张藤椅,一老,一少,宁静美好。

我升入小学后,活动更多了,了解到了更多新鲜美好的事物了。每天放学后,我还是会去外公外婆家,可是我与外公之间渐渐疏远了,每当外公给我讲各种历史故事时,沉迷于《米小圈日记》的我总是不耐烦地摆摆手,“不要再讲了,讲来讲去就这么些,有什么意思。”外公总是像受了什么打击似的,失落地走到屋外,他坐在藤椅上,默默地抬头看着那蔚蓝的天空。那藤椅似乎也有些黯然失色了。

我渐渐长大了,外公也渐渐苍老了。学习负担的加重,使我没有什么机会再去外公外婆家了。那时,有些晚上,我独自站在窗前,抬头仰望那皎洁的明月,我的眼前不知为何总是能映照出那把藤椅的模样,摇摇晃晃。我突然意识到,月是圆满的,而我与外公却很少有机会团聚了。后来随着小升初的压力,掐指一算,我已经有半年没回外公外婆家了,再次回去,已经是得知弄堂即将拆迁的消息。

匆匆赶至,家中也是面目全非,原先那熟悉的感觉荡然无存,只剩下大大小小的包装箱。在一片萧条之景下,我却欣喜地发现了那把藤椅,这么多年了,什么都变了,唯有它不变。外公拖着年迈的步子走上前,长叹一口气,“算了吧,新家太小了,带不走。”那种从未有过的怅惘涌上心头,原先最平常的事物一下就要失去了,泪水一下涌出眼眶。拭去泪水,我望着外公,“外公,我们和藤椅拍张照吧!”

那张照片,我至今珍藏,我相信,外公也一直留着。现在,我每个星期都会去看外公,重拾儿时那段祖孙情谊,“当时只道是寻常”,趁一切还来得及的时候,好好珍惜那份寻常至极的幸福吧。我们总是去远处寻找幸福,却忘了,幸福的真谛往往藏在最朴素、最微小的事物间。

那张照片中,一张藤椅,一老一少。你还在我身旁,就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评点】

一张藤椅,一老一少,组成一幅岁月静好的温馨画面;一张藤椅,经历岁月变迁,见证了浓浓祖孙情。小作者选取了生活中寻常可见的事物——藤椅,藤椅是文中的主线,整篇文字圍绕着藤椅展开,同时还以小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以情感变化串联起材料,完成主题的表达。构思新颖,娓娓道来。

猜你喜欢

情浓藤椅外公
情浓端午,粽叶飘香
心系桑梓 最是情浓
数藤椅
我的外公
外公做的门
外公是个象棋迷
一把爱的藤椅
藤椅作品赏析
如果藤椅想跳舞
柳瘦情浓,缱绻意难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