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凝练文字,抒悠悠情思

2022-05-30苏觅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25期
关键词:现代诗示例节奏

苏觅

【导语】

朱光潜在《诗经》中说:“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相比较,虽然都是有感而作,但现代诗歌不拘泥于格式和韵律。现代诗要求诗人以饱含激情的想象创造出赋予典型化的意境,不讲究格律,对诗的分段建行、每行的字数没有固定要求,主要以诗意和语言的内在音乐动感取胜。那么,怎么才能写好现代咏物诗呢?

一、掌握节奏,提升诗歌节律美。现代诗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诗歌的旋律要有节奏地和谐流动。一首好的诗,谱上曲,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示例】

戴望舒在《雨巷》这首现代诗中,诗歌通篇押韵,读来节律有致,韵味十足,内容和形式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契合,真正体现了诗歌的音乐之美。戴望舒的《寻梦者》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全诗共八个小节,每小节都为三行,无论是句首还是句尾,大体在一定间隔重复一个韵,整体节奏明快,且每一小节中的内容或排比或重复,使读者既感受到纷沓而至的节奏美,又感受到和谐悠扬的音乐美。

林徽因的《深夜里听到乐声》是一首音韵优美的诗,诗行长短相间,诗句对称,一节押一韵,一节换一韵,音韵和谐、自然。诗人善用语言的“音”来组成一首首乐曲,用声音来表达感情。这首诗宛若一首隐去了曲谱的歌,悦耳动听,给人以美的享受。

由此可见,凡诗词必有节奏和音韵,这是诗歌脱离不开的两大特点。

节奏是诗歌的基本力量所在。它是指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运动形式。风声、鸟鸣、花开、水流,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地运动的。运动有快有慢,生命本身都是有节奏的。人说话有抑扬顿挫之分,就连布谷鸟的鸣叫声也有轻重缓急之别。同样,好的韵律,一方面可以加强诗的节奏感,收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另一方面则促进了情感的抒发。抒发内心愤懑忧伤情绪时,常选用短促而低沉的韵辙,形成短促而激越的韵调;表达舒畅欢快的情绪时,常选用开放而洪亮的韵辙。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全诗用了“ang”韵,“翔”“唱”“芳”这些韵调响亮昂扬、活泼健朗。

二、紧抓意象,营造诗意化情境。诗是无形的画,即用绘画意象构成的语言,意象丰富与否,是判定诗歌高下的一个基本标准。什么是诗的意象?意象就是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融入了诗人感情和思想的主观心理形象。

意象是现代詩的最小结构单位。意象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是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第二,它是饱含诗人感情的;第三,它是与诗人的思想相互交融的。

意象的产生要经过三个阶段:

1.形象。形象就是外部事物的呈现方式,比如我们看到一朵花,花的形象就有了一个概念。事物的形状被人感知到,就产生了形象。

2.印象。当我们第一次看到花的时候,对花会产生某种特有的印象:含苞待放、五颜六色、一丛一丛……这就是印象,是外部事物的呈现方式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3.意象。我们对花有了印象,这时,如果你写“花开了”,那不是意象;如果你写“花很美”,那也不是意象;如果你写“五颜六色的花”,那还不是意象——因为这不是你运用想象创造出来的。如“丁香一样的姑娘”,诗人赋予了姑娘丁香般的细弱、孤傲、美丽和忧愁,这便是诗人创造出的意象。

【示例】

以庞德为例,他翻译的《诗经》,有一首诗里面有个“崧”字,他把这句诗“崧高维岳”,翻译成“高高的盖满松林的山峰,充满回音”。我们比照一下:“崧”字从结构上看,是“松林上面有一座山峰”,而不是“山峰上面有一片松林”。但在庞德眼里,“崧”字就是松林盖满山峰,这就是正确的意象创造!

我们借由“崧”字展开画面,得知不是词语创造意象,而是意象唤醒词语——首先有了画面,我们因为想要准确地描绘出这个画面,就会在脑海里搜罗平时积累的词汇,大量词汇因此被唤醒。

三、锤炼语言,增强诗歌的张力。诗是语言的超常结构。别林斯基在《别涅季克托夫诗集》中所言:“朴素的语言不是诗歌的独一无二的确实标志,但是精确的句法却永远是缺乏诗意的可靠标志。”仔细去看,很多诗歌语句都存在词义搭配不当的问题,但这正是诗味的妙处。通过词序的颠倒以造成句子成分的错位,也是现代诗人们常用的技法。它的主要作用是强调某种思想感情或情绪,以增强诗的节奏。

【示例】

如徐志摩在《苏苏》中写道:“苏苏是一痴心的女子,像一朵野蔷薇,她的丰姿”。

这首诗的语言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这份新颖和独特是通过破坏词法和语法来实现的。凭借着诗歌中前后语言间的联系和影响,那些被“破坏”的语言就披上了诗的色彩,蕴含了诗的韵味,变成了诗的语言。

诗歌本质上是一种抒情写意的艺术,不求形似,而求神似;语言不求科学、准确,求的是表情达意的传神。同学们可以运用想象、比喻、通感等艺术手段,提高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感染力。

【示例】

如徐志摩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写日本少女的温柔,光写“一低头”这一具体动作,难以表达诗人心中的“温柔”,他便用了比喻,将少女的情态具象化。这种具象是写意性的,我们依然不知道少女的温柔是什么样子,水莲花的娇羞又是如何温柔;但我们知道,它或者她,都很美!这就是写意的妙处。

诗歌写作向来被人们理解为一种灵感式写作。其实不然,我们可以简单把诗歌的基本写作步骤分为三步:看、想、悟。

1.看,就是看到形象(也包括听到、闻到、触到、想到)——人皆可见,具有客观性,所以也称外观。

2.想,就是借“此物”想到“他物”,所想形象来源于我们大脑中平时贮存的信息,所以也称内视。

3.悟,就是进一步超越性地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诗歌写作,就是由事物引发想象,再由想象创造新世界。所以这个“悟”既不是肉眼可见的,也不是我们大脑中的知识储备,而是心灵的直观能力。

完成了以上三步,一首有血有肉、诗形丰满、诗意圆融的诗歌就完成了。

猜你喜欢

现代诗示例节奏
打开现代诗教学的有效路径
大还是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破解现代诗的路径:我们试读几首好诗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YOUNG·节奏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