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氢能汽车继续等待?

2022-05-30林偲

产城 2022年7期
关键词: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

林偲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电动车之外的新能源路径备选方案,有其必要的战略与市场价值。氢燃料电池汽车想要改变“叫好不叫座”的局面,需要全行业摒弃等待之念携手破局,找到入局抓手,摸清市场落地路径,并补齐发展短板。

分胜负且看长远

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战略选择,而燃料电池技术是氢能发展的重中之重,从零部件生产到系统的自主研发,再到乘用车、商用车的整合,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之路虽坎坷但坚定向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运行由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赛事、活动起步,随后示范推广区域逐渐拓展,示范车型也从氢燃料电池客车扩大到物流车、环卫车等,2019年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氢能汽车商业化进程提速。

氢氧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源汽车的主流技术方案,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近年来整体增长较为迅猛,保有量仅次于韩国和美国,并与德国、日本一道位列全球前五。日本、韩国受益于本国氢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并顺势销往海外,韩国现代汽车旗下的NEXO氢燃料电池汽车即是经典车型,至2021年已连续3年位居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第一。中日韩三国在氢能汽车上的布局成效显著,这从加氢站分布亦可展现。数据显示,亚洲建成加氢站数量全球占比接近50%,欧洲建成加氢站数量占比为36%,北美建成加氢站占比为14%,亚洲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更好也更成体系。当然,和已然铺开的充电基础设施相比,加氢站的建设与普及率仍然较低。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电堆、膜电极、空压机、氢循环泵等核心部件现已基本实现自主生产,氢气制储运加等环节也在逐步加速改善。商用车是氢车市场的主要赛道,其中重卡是氢燃料电池的理想应用场景之一。美国、日本、韩国、欧盟都有推出氢燃料重卡,国内市场受益政策支持,去年年末实现上牌的氢燃料电池重卡车企已有10家,终端实销数量稳步提升。根据中国氢能联盟数据,预计到2050年,氢燃料电池客车、物流车、重卡和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将分别达40%、10%、75%和12%。

汽车界人士一度对氢车持怀疑态度,认为其太贵、效率低,难以推广和运输,不看好汽车氢能技术发展路线,但发展现实已经证明,氢能和电能并不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两者可以并行,电能目前乃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视为主流占据上风,但随着时间线的继续延展,胜负、优劣也未可知。

今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为氢能产业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勾画了路线图,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燃料电池与液流电池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衣宝廉所说,该规划明确了氢能在我国能源系统中的战略定位,有利于推动我国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对实现油气部分替代发挥促进作用。

何时“氢装上阵”

眼下,各大車企纷纷加大投入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和产品的商业化,针对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大功率、长寿命、高可靠性、超低温的环境适应性等核心技术问题进行攻关。长安、吉利、上汽、广汽等车企已经拥有独立生产氢燃料汽车的能力,比亚迪的“储气罐安装座、储氢装置及汽车”专利已经获得授权,未来或将在纯电和氢能源汽车多线发展。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的话表达了相当多车企的心声,“虽然目前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不具备大批量推广的条件,但我们看到的是其未来潜力,可以与纯电动汽车并驾齐驱的可能性。”

但总体来看,受限成本、技术、安全性与基础设施,氢车暂时难以满足普及的使用需求。仅以成本而言,唯有当氢燃料电池汽车成本下降到与纯电动汽车成本接近时,才有利于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业界对降低成本有所规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未来价格提出:商用车到2025年成本低于100万元,到2030-2035年成本低于50万元;乘用车到2025年成本低于30万元,到2030-2035年成本低于20万元。再从每公里总拥有成本角度来看,麦肯锡公司预测到2023年左右,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与纯电动商用车总拥有成本相当。

目前已有河北、河南、京津冀、上海和广东五处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明确提出,近两年分批确立的示范城市群要重点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中远途、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长三角城市群已经走在了前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提出以长三角城市群城际间带状及网状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兼顾重点城市市内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城际间交通加氢需求为出发点,适度超前建设,以推动实现加氢基础设施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协调平衡发展,“发挥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优势,形成拓展外向型的氢能产业格局,对于全国能源转型、燃料电池汽车等发展升级有很大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期间,长三角城市各有分工,上海负责关键零部件技术全面突破、多场景商用示范和商业模式探索,南通负责突破空气压缩机核心技术及产业化,苏州和嘉兴重点负责挖掘示范应用场景,探索规模化的应用。其中,以氢能产业为特色的高科技园区上海嘉定氢能港自2019年6月揭牌以来,已经集聚长城汽车、捷氢科技、丰田汽车国家级氢能技术检测认证服务平台等20多个氢能源和汽车智能化产业项目,初步形成集膜电极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生产和加氢站基础设施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较完整的氢能产业框架体系,为其他区域的氢能产业园区发展提供了范例。

猜你喜欢

氢能商用车燃料电池
比亚迪商用车
商用车联合制动系统分析
各国争抢氢能产业制高点
氢能“竞速”
比亚迪商用车
第十三章 惊险的车祸——氢能
基于ADVISOR的燃料电池商用车动力系统仿真
氢能有轨电车应用综述
燃料电池题解法分析
试驾丰田氢燃料电池车“MIRAI未来”后的六个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