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推广人李翠利:在农村“种出”文化森林
2022-05-30李姗姗
李姗姗
十四年以来,她凭借一己之力推广乡村阅读,建设农家书屋。2022年,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乡村阅读推进论坛上,她获评“乡村振兴十大阅读推广人”。她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骨子里却抵制粗俗、崇尚文明,是具有较高精神追求的文化人。她就是河南省内黄县李石村的李翠利,十几年间,她办的书苑不断发展,走进了超市、旅店、诊所、幼儿园,受众有30多万人次。她也成了一个在当地有口皆碑的公益达人。
种下一片庄稼,为旷野除草
李翠利1980年出生。她从小爱看书,有个文学梦,日常坚持看书、写诗。
2005年,职业高中毕业的她在村里开了第一家超市,经济日渐宽裕,日子过得舒心惬意。2008年冬天,有歌舞团来村里搭台表演。李翠利早早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坐到前排,前后左右围着一大群孩子。她认真地看着表演。可是,表演开始看起来很正常,慢慢地,表演的内容就变得低俗起来,古诗被改成荤段子,演员的举止也不堪入目。李翠利大失所望,简直看不下去,便抱着孩子回了家。第二天,李翠利看见村里好几个孩子居然模仿起那些低俗段子来。她有些坐不住了,决定帮助孩子远离恶俗文化。
到底该怎样帮助孩子们呢?李翠利想到曾在书中读到 “种下满地金黄的庄稼,才是为旷野除草的最好办法”“要驱赶心灵的荒芜,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广阅读”等句子。她有了主意:给孩子们提供图书,带动孩子们阅读。
李翠利把超市最显眼、也是营收最高的白酒货架清空,把收藏的200多本书整整齐齐地摆了上去。随后,她又带着卖麦子的钱和从超市进货款中挤出的1000元,到县城买了300多本旧书。有了这些书,她便在超市专门辟出一块地方,设立了一个阅读空间,并用四张A4纸打印出“微光书苑”四个字。从此,以不收任何费用、无需任何证件,远亲近邻、行走过客均可借阅的“零门槛”借阅模式,李翠利开启了十几年的乡村阅读推广之路。
微光书苑刚办起来时,前来借阅的人寥寥无几,有些人甚至根本没注意到货架上还有书。“拿本书回去看吧,不要钱。”无论是否得到回应,李翠利都一遍遍地对来买东西的村民建议。时间久了,大家开始怀疑李翠利的精神出了问题。对此,李翠利苦笑道:“那段时间,传销比较盛行,大家觉得我是不是被什么组织洗脑了。”
李翠利开始想尽办法留住爱看书的人,为不同人群讲述阅读的故事,说明阅读的重要性。她贴出告示,开展“读书有礼品”活动,凡是借书的小朋友都可得到奖励,奖品是糖果、铅笔等。凡是读书后写下读后感的孩子,每人奖励一本笔记本。渐渐地,李翠利的超市门口开始挤满了来借书的孩子,以往将近一个月才能卖完的一罐糖果,现在作为奖品,几天就没了。很快,村里的大人也开始问:“小孩看书有奖品,我们看书有没有?”“有!”李翠利给来借阅的村民准备的奖品是小毛巾和牙刷。
村里阅读氛围逐渐变浓,越来越多的乡亲们开始光顾微光书苑。李翠利看到了希望,心潮澎湃,还用诗表达了自己的感想:“小桥下的流水,融化冬的喘息,涓涓细流,在春风中盛开朵朵涟漪。”
默默无言坚守,何惧狂风骤雨
没人借书的时候李翠利发愁,有人借书后她也发愁。当村民的阅读兴趣提高后,新的问题马上就来了——书不够。这成了李翠利阅读推广路上新的沟壑。用零门槛的便利性吸引更多人借书的弊端也逐渐显现:架子上的书看着看着就没了,流失特别严重。买新书太贵,为了找到更多适合村民看的书,李翠利开始在废品站淘旧书。有时候她在废品站扒拉一晌午,灰都嵌满指甲缝,也找不出一本可看的。
为了省钱,李翠利尝试着买一些便宜的盗版书。有一天,一个孩子拿着一本《唐诗三百首》说,里面有很多错字。李翠利接过书一翻,仅“两岸猿声‘提不住,轻舟已过万‘从山”一句就有两个错别字。她的臉唰地一下就红了。考虑到书里错误的文字可能成为孩子的第一记忆,让孩子永远都忘不掉,她果断地把买来的盗版书全部淘汰了。那时,除了家庭必需的开支,她把能腾出来的钱都拿来买书了。
2012年,李翠利带着好不容易凑到的2000元超市经营款,买回了113本书,不到一周,这些书又全部被借完了。她只好去淘便宜的正版书。县里大大小小的书店、书摊她都跑过。哪家的书便宜,她很清楚。为了募集更多的书,为了微光书苑的正常运营,她个人累计出资40余万元。
除了自费购买,李翠利还尝试了街头求赠、网络募捐等方式筹集书。有段时间,她找人做了一个微光书苑简介的喷绘。她将喷绘简介绑在了三轮车上,穿行在县城的大街小巷,逢人就问“你有书吗?”有人对她指指点点,开着并不友好的玩笑:“看这架势,还以为是卖身救父的呢。”李翠利听到最多的话就是:“看,那个神经病又来了。”
听到这些话,李翠利心里很难受。但是她的微光书院已有了起色,时常有孩子过来问:“有新书没有?俺都把这书看完了,还想看其他书。”李翠利便暗暗下决心:“有小孩愿意看书,我就要坚持。”
一年多过去了,书没有筹到多少,李翠利的“怪行”却出了名,开始不断有媒体关注她。2012年底,李翠利自费创办微光书苑在乡间推广阅读的事迹,被当地媒体报道,她也从一个“不务正业的神经病”变成了乡村阅读推广的先行者、公益人。
经媒体报道后,越来越多的机构、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与她联系,陆续提供新的书籍;李翠利买书的时候,书店老板也会多给些书。上海的一家公益组织更是一次性向她捐赠了三吨书。书,总算是供应上了。
李翠利感到就像迎来了春天,她激动地写下了一首小诗:“走过寒冷的冬季,穿越漫长的沉寂,一缕婉约的风,轻吟春的旋律。”
“微光”也能燎原,阅读点亮世界
后来,不断有别村的超市经营者找到李翠利,想在自己的店里也放点书,以供村里人阅读。这让李翠利很惊喜。逐步走出困境的李翠利开始发展合作店,合作店的书由微光书苑免费配送。这进一步扩大了乡村阅读的推广范围。最多的时候,微光书苑的“零门槛”借阅模式推广到了27家合作店,书苑走进了超市、旅店、诊所、幼儿园,受众有30多万人次。
2015年,李翠利去北京参加民间图书馆论坛。论坛上,北京大学教授王子舟的一句话让她印象深刻:“一座图书馆里的学校要比一个学校里的图书馆更重要。”
李翠利受到启发,心中有了更大的蓝图:要让书苑不仅能读书,还能“读”电影、“读”音乐,看更广的世界,学更多的知识。微光书苑也要有自己的学校。
于是,微光书苑又创办了“儿童之家”。“儿童之家”义务组织村里的孩子读书、写作业,还会定期举办阳光微课堂,请志愿者给村民讲育儿、心理健康、防诈骗等知识。除了技能学习,书苑还举办周日读书活动,广泛邀请志愿者、打工者等分享读书感受,开拓乡亲们的视野和思路。这里成了村民特别是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隔壁清丰县种植大户张六村,种了80多亩农田,闲暇时喜欢来微光书苑查资料、听讲座、学习种养技术,获得了不错的效益。他对李翠利说:“要想多收入离不开书,希望微光书苑能星火燎原般发展……”
2021年年初,李翠利当选村妇联主席,她开始借助新身份为妇女开展就业、技能、教育等方面的讲座,提升她们的综合素质。
针对经济困难家庭,李翠利组织开展了“智志双扶”阳光微课堂。“智志双扶”阳光微课堂最初做得并不容易,许多经济困难的家庭回避自己的身份,第一期线下活动,只有六人参与。为了打开经济困难家庭成员的心结,李翠利经过充分调研后,将课堂搬进微信群,给大家分享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故事。她又尝试上门做工作,大家在她的带领下,有的经济困难的家庭通过学习蔬菜种植改变了生活困境,有的经济困难的家庭接受了村里公益岗位安排,开始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村民们深有感触;“翠利利用书苑为村里人做了很多实事,拓宽了大家的学习渠道,让大家用知识武装自己,丰富大家的精神世界。”
“谢谢你,让我看到更多的世界。”19岁的李梦洁是微光书苑的第一批读者,今年刚刚考上大学。当初,她是被糖“哄”来的,在这里,她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本童话书。从此,她的世界不只看到田埂和镰刀,还有水晶鞋和城堡。
许多从微光书苑走出去的青少年,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书苑活动,回馈家乡。“微光”闪闪,汇聚星河,照亮了人们积累知识、涵养品格的成长道路。
李翠利说:“种下种子才能长苗,才有盼头。”如今,李翠利就是在播种、浇灌、育苗,用实际行动把知识的种子播撒到村民的心中,不仅种出了文化的森林,而且正在结出一个个回馈社会的果实。
经过十四年的发展,书苑悄然蝶变,由单纯的借阅中心扩展为集手工、科学小实验、民俗文化传承等活动于一体的平台。随着事业的发展,诸多荣誉也不期而至,李翠利先后榮获“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2022年,李翠利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同年5月,李翠利又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乡村阅读推进论坛”上获评“乡村振兴十大阅读推广人”。
“生命只有一次,谨防溺水不松懈……”2022年6月12日,李翠利带领着河南省内黄县马上乡李石村孩子们学习防溺水知识,在知识普及的路上,她永远有做不完的事。她其实就是永远发亮的光,照着身边的人。
编辑|郭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