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梯次配套首都产业圈建设
2022-05-30郑国楠
[摘要] 构建梯次配套产业圈是首都都市圈建设的内生驱动力,有利于推动北京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先进制造等优势产业资源拓展经济腹地,携手周边城镇共建上下游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世界级产业链集群。建设首都产业圈,构建梯次配套的产业圈层结构是重点,增强支点城市产业承载能力是重要环节,健全互利共赢的收益共享机制是关键,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建设是手段。进一步发挥北京核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北京与重要节点城市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协调联动,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首都产业圈。
[关键词] 首都产业圈; 首都都市圈; 京津冀协同
[中图分类号] D616; F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08-0056-03
都市圈是超大特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口和产业逐步外溢所形成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也是这些城市从空间蔓延转向组团式发展的主动选择。其中,构建中心城市与其他城镇“中心—外围”产业配套和协作关系,并以此为纽带带动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等生产要素高效流动、优化配置是都市圈发展的根本动力。首都都市圈以非首都功能疏解为重点,充分发挥北京在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国际交往合作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加强产业链创新链配套协作,辐射带动支点城市协同发展,共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产业圈创新合作助推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国家以及三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产业协同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特别是北京按照疏解非首都功能目标,依托优势创新和产业资源,主动在都市圈拓展生活配套、生产制造等功能,扩大资源要素配置范围,进行创新链产业链布局,周边城镇积极承接北京产业转移,都市圈产业合作成效明显。北京高端产业的发展空间不断增强,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服务、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汽车等十大高精尖产业产值不断增加,2021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环比增长14.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0%,较2016年提升5个百分点。北京与周边地区的产业联系不断增加,数据显示,北京企业2014年以来对津冀企业投资金额增长超过1.6倍,对唐山、廊坊等城市投资也分别增长0.93倍、1.5倍。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沧州生物医药基地等产业承接平台为北京产业拓展提供了载体,都市圈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产业专业化分工格局正在逐步建立。
产业链协同配套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深刻影响着都市圈发展质量,是避免中心城市产业空心化的重要举措。纵观都市圈发展,中心城市致力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如文化创意、国际金融、科技服务等,制造业功能全面弱化,周边城市发展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大宗物流等产业,都市圈产业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有序转移、合理分布、优化重组,成为全球重要产业的策源地。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核”引领作用的背景下,首都产业圈建设将极大满足北京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先进制造等优势产业资源拓展经济腹地需求,携手周边地区共建上下游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世界级产业链集群。首都产业圈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手棋、着力点,通过聚焦掣肘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一批重点改革举措,推动都市圈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联动,是京津冀构建分工明确、创新联动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推动首都都市圈产业链深度协同协作的突破口
在都市圈内构建产业圈,就是围绕中心城市优势主导产业,以增强都市圈整体竞争力、优化产业布局为目标,实现创新链产业链深度协同协作,逐步形成中心至外围梯次分布、链式配套、紧密协作的产业格局。发展首都产业圈,应找准北京与周边城市产业协作的关键和难点,有效推进产业圈建设。
构建梯次配套的产业圈层结构是重点。都市圈是超大特大城市扩张的空间形态,在都市圈形成的过程中,中心城市的一些功能不断向外扩散,形成分工格局。一些与北京城市产业发展和生活相关的配套产业疏解到周边地区,如食品加工、商贸物流、休闲康养等都市型工业和服务业,是首都生活物资供应的重要保障。因此,首都产业圈建设要统筹城市功能配套和经济腹地拓展,按照“北京中心城区—郊区新城—毗邻地区—重要节点城市”明确产业圈层分工体系。在完善首都产业功能配套的基础上,依托交通走廊大通道,拓展首都产业发展空间,推动创新成果在周边重要支点城市转化,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
增强支点城市产业承载能力是重要环节。首都都市圈内保定、唐山、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等支点城市与北京在产业协作和经济联系方面较弱,都市圈内缺乏错位分工和竞合发展的梯队,是产业圈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一方面,北京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引领功能,以资源整合、功能互补、链接融合为重点,精准定位与其他支点城市产业链合作的重点和环节,推进产业集群式合作。另一方面,支点城市要立足自身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提升产业配套设施水平和质量,完善产业平台、商贸物流、消费平台等配套设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融入都市圈产业发展布局。
健全完善互利共赢的收益保障机制是关键。不同于交通、环境等领域的合作,都市圈产业协作涉及到城市间的经济统计指标、财税收入的得失,能否形成明确、完善和稳定的利益共享方案和保障机制,是激发产业协作多方主体积极性的关键。实践中存在城市之间的产业转移、科技创新资源合作、产业园区共建等多种产业协作方式,应鼓励政府、科研机构、产业平台、企业等主体探索都市圈产业链创新链协作的收益分享方式,为都市圈产业协作提供动力。
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建设是手段。人才、科技、金融、土地等要素是产业发展的基础,首都都市圈国有经济占比高、市场化程度比东南沿海的都市圈低。人才流动及保障机制尚未一体化,周边支点城市人才吸引力不强,难以承接北京人力资本。都市圈内不同城市在营商环境、科技创新、金融等领域政策不統一。这些隐形市场壁垒导致资本和技术难以在都市圈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破除地方本位和行政区域壁垒,有利于激发产业要素活力和潜能,促进产业协作协同发展。
构建首都都市圈梯次配套的产业协作新发展格局
发挥北京核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牵引,建设一批产业配套协作的重点产业平台和产业集群,推动北京与重要节点城市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协调联动,建立健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畅通都市圈市场循环和要素自由流动通道。
提升都市圈科技创新协同水平。强化北京对其他重要支点城市的科技辐射扩散能力。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創新示范区政策向都市圈其他城市延伸。在都市圈内重点产业功能平台建立成果孵化与中试基地,与北京共建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立完善都市圈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推动天津、河北节点城市的企业通过产品定制化研发等方式,增强产品科技含量。探索建立都市圈协同创新区域、创新飞地、创新楼宇等,促进周边城市与北京开展创新资源、人才资源共享,开展技术联合攻关。组建以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骨干企业为支撑的都市圈转移联盟,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效率。
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协作。着眼增强首都都市圈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韧性,梳理氢能、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等主要优势产业链条,“一链一策”定制产业链协作和改造提升政策。建立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打造上下游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世界级产业链集群。北京与天津联动,合作发展高端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北京空港、陆港与天津港联动,夯实首都都市圈出海通道。加强北京与保定产业链对接,共同发展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以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为主要阵地,加快北京科技创新带动唐山产业结构升级。大力推动京张共建冰雪旅游经济,共同打造旅游线路,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领域的发展。
完善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健全首都都市圈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制度安排,按照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建立都市圈建设财政投入机制,探索部分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财政支出跨行政区结转机制。健全利益共享机制,以都市圈各方责任、投入情况以及产业价值链为基础,协商确立税收分享、统计指标分配标准和方式,健全“统计分算、财税分成”机制。确定“总部+基地研发+转化”等产业协作模式,以及共建园区、飞地经济、产业转移等不同合作形式的利益分配机制。区分新设企业、企业迁建等形式,探索税收分成基数、比例标准和分配方式。对园区共建、飞地经济、项目合作、招商引资异地流转等新建的跨区域合作项目通过一事一议确定财税分享比例。
全面建立统一要素市场。扭转都市圈内不同城市各自为政的发展思路,打破地方保护的藩篱,消除妨碍产业按照市场规律转移的行政壁垒,形成统一开放、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市场。统一市场准入,消除商事主体异地迁址变更登记隐性阻碍,探索“一照多址、一证多址”企业开办经营模式。涉企服务通办,推动实现涉企政务服务异地可办、一网通办、多地联办,率先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便利企业跨区经营。统一市场监管,完善统一的商品和服务质量标准体系,推动执法协作及信息共享,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和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研究”〈项目编号:21ZDA07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姚永玲.开放式首都都市圈 协同式空间大格局[J].前线,2022,(06).
[2]郭文尧,刘维刚.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问题、国际借鉴及发展路径[J].经济问题,2021,(08).
(作者简介:郑国楠,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 曹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