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05-30刘恩东

学习与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的国际主义情怀。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相联系,开辟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新境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赋予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以新内涵和新路径,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向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方向拓展。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报告;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方案

[中图分类号] D220;D8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11-0128-04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深刻洞察国际风云变幻,全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提出了为世界谋大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的国际主义情怀,是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的思想结晶,为外事工作提供了思想基础、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演进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产生。2011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首次提出以“命运共同体”为新视角来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寻求各国合作应对多样化挑战和实现包容性发展的新道路。白皮书指出:“不同制度、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互依存、利益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①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了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提出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②这是习近平主席第一次在外交场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明确表达了中国崛起后与世界的相处之道,引发国际社会高度重视。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及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从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生态等方面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③2017年1月,在联合国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向世界阐释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大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进一步提出了支撑新型国际关系架构“五个世界”的总布局。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逐步从理念、倡议向形成解决世界共同性问题的中国方案走深走实。在中国的倡导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国际组织所接受,作为国际共识写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大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撒马尔罕宣言等多项决议和双多边合作文件,成为在世界秩序大变革、国际格局大调整时代背景下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指导原则。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核心的中国话语逐渐成为塑造国际性制度规范的世界话语,这是中国积极推动、引领全球治理变革的重大历史性成就。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党章和宪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从重大意义、理论内涵、现实依据和基本目标等方面全面系统地阐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强调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并将其分别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九大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命运的责任意识。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我国宪法序言。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的国家,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式上升为国家意志。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新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相联系,提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报告强调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宣示了中国通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价值意蕴、行动导向与美好愿景,阐释了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和平发展立场;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强调中国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注重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提出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大国关系框架上增加了“和平共处”并将其置于首位,彰显了中国既有崇尚和平发展的真诚愿望,又有实现和平发展的不懈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中国在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環境发展自身的同时,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报告呼吁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人类历史再次站在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向世界阐明了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矢志不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信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新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增进人类福祉的经验总结;是新时代新征程中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及世界意义表达;是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践行正确义利观以及新的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全球治理观的集中体现。这些新思想新论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立足中国实践、坚持中国道路、展现中国自信、贡献中国方案、分享中国经验,体现了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的高度统一,必将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时代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多年来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与世界关系、深刻总结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初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建党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永葆初心,锚定世界发展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胸怀天下,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坚守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情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这正是中国共产党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牢牢把握世界历史发展大势,深刻认识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深入洞察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体现。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中国方案。基于对国际局势的深刻判断和对自身发展的正确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国自身的前途命运与世界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应对、引领世界百年变局的正确方向,准确识变、科学應变、主动求变,作出了统筹“两个大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决断,为妥善应对全球性挑战、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而赢得了历史主动和战略主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秉持正确的全球文明观,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的人间正道。当今世界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世界各国既不能封闭排外、独善其身,也不能唯我独尊、以邻为壑,而是要强调人类的整体性,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携手应对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威胁和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独特性和自主性,注重不同文明的兼收并蓄、包容互鉴,寻求人类文明的最大公约数,超越了不同意识形态的分歧及不同社会制度、发展阶段的差异,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偏狭话语体系,在全球化时代彰显着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时代价值。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构建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导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意义表达,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其鲜明的真理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积极推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不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创立者和倡导者,更是坚定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后,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中国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坚持增进人类共同福祉的坚定信念,超越“国强必霸”的西方逻辑,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合作,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中国目前主要从四个层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层面,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地区合作层面,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等命运共同体。在双边关系层面,中国与巴基斯坦、越南等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在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功能领域层面,中国积极推进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全球发展共同体、人类安全共同体等命运共同体建设。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和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分别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从理论建构和政策布局等方面提出了中国推动、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方案。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安全共同体是继“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柱,赋予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以新内涵和新路径,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走向深入的重大创新。

随着全球发展共同体和人类安全共同体构建的逐步落实,中国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向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方向拓展。中国以大国胸襟、大国道义、大国责任和大国担当擘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蓝图,必将有力推动世界发展进步,造福各国人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J].求是,2022,(19).

[9]外交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J].求是,2018,(19).

[10]杨洁篪.五十年深化同联合国合作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求是,2021,(21).

(作者简介:刘恩东,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世界思潮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高海涛

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http://www.scio.gov.cn/m/ztk/dtzt/58/3/Document/999959/999959_4.htm。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2页。

③《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第1版。

①《习近平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绿色低碳的世界》,《人民日报》2017年1月20日,第1版。

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5版。

猜你喜欢

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