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曲霉菌病诊断与防控措施
2022-05-30周凡
周凡
摘要:禽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疾病,鸡、鸭、鹅、火鸡等家禽都是易感动物,感染后可以引起家禽出现肉芽肿,或者引起感染性器官出现霉菌性炎症,对养禽业造成的危害较大,尤其雏禽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该文对禽曲霉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以期降低发病率,减少经济损失。
关键词:禽曲霉菌病;流行病学;诊断;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01.044
Diagnosi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Avian Aspergillosis
ZHOU Fa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f Yibin City,Yibin Sichuan 644000,China)
Abstract:Avian aspergillosis is a fungal disease caused by Aspergillus. Poultry,such as chickens,ducks,geese and turkeys,are susceptible animals. After infection,they can cause granulomas or cause fungal infections in infected organs,which cause greater harm to animal husbandry,especially incidence rate and mortality rate of young birds.Based on many years of clinical experience,the epidemiology,clinical diagnosis method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avian aspergillosis are elaborated in detail,in order to reduce incidence rate and reduce economic losses.
Keywords:avian aspergillosis,epidemiology,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0引言
禽曲霉菌病是一种真菌性疾病,诱发此病的病原为曲霉菌,主要对禽类的呼吸器官、皮肤、眼部、皮下组织等部位造成损害,尤其对肺脏、气囊的损伤比较常见。曲霉菌的种类多,而且霉菌的孢子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迅速繁殖,引起家禽感染发病。成年禽感染后症状较轻,死亡率也较低,多呈散发。雏禽感染后多呈急性暴发。
1病原
禽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自然界中曲霉菌分布很广,种类也很多,常见的种类有烟曲霉、土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这些都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其中烟曲霉、黄曲霉的致病性最强,引起的病情最严重。曲霉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很容易滋生繁殖,尤其在潮湿的饲料、垫料以及潮湿阴暗的鸡舍中繁殖速度很快,很容易造成禽群感染。曲霉菌的孢子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一般的消毒药也很难将其杀死,如5%的甲醛溶液、石碳酸溶液、含氯的消毒剂等都需要1~3 h才可以将曲霉菌杀死,在养殖生产中,做好预防措施,防止病菌的滋生繁殖更重要。
2流行病学诊断
鸡、鸭、鹅、火鸡、野生禽类等多种禽类都对曲霉菌有易感性,而且感染没有品种、性别的区别,其中雏禽及体质弱、免疫力低下的禽类更容易感染。养殖生产中,被曲霉菌污染的饲料、垫料、饮水、土壤、器具及禽舍内的空气都是传染源,发霉变质的饲料原料如发霉的米糠、玉米、鱼粉等,发霉的垫料如发霉的谷皮、稻草等都是引起曲霉菌病的主要传染源。
禽类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发病。曲霉菌的孢子和菌丝在空气中漂浮的数量很多,室内外都存在,任何的季节都出现,禽群就会从空气中吸入大量的曲霉菌孢子,引起呼吸道感染。引起呼吸道曲霉菌病的发病程度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系:一是空气中曲霉菌孢子的数量,数量越多越容易发病,症状越严重;二是曲霉菌孢子体积的大小,体积越小越容易被吸入呼吸道深部引发感染;三是曲霉菌的代谢产物,不同的曲霉菌类型其代谢产物也不同,如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毒性大,致病性较强。曲霉菌病也可以经过消化道感染,因为采食霉变饲料而感染曲霉菌病的情况时有发生,当每克饲料中含有的烟曲霉菌孢子超过106个,就会使2日龄的雏鸡大批死亡,死亡率高达76%~100%[1]。曲霉菌还可以通过种蛋感染禽胚,造成禽胚死亡。正常的情况下,曲霉菌孢子不会透过蛋壳引起种蛋感染,但是当贮藏室温湿度较高,或者种蛋被水浸湿过,种蛋外面的胶质膜就会被破坏,曲霉菌孢子就会透过蛋壳进入蛋内,并在种蛋内滋生繁殖。孵化过程中,如果消毒不严格,孵化器具等被曲霉菌污染,也会造成正在孵化的禽胚感染,引起死亡。曲霉菌还易与其他病菌如沙门氏杆菌、青霉菌等混合感染,造成病情加重,增加禽群的死亡率。
3临床诊断
根据病禽的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由于感染曲霉菌的种类、数量、感染的部位及易感动物的不同,表现的临床症状也不一样。雏禽一般表现为急性经过,成年禽多表现为慢性经过。急性感染的雏禽,主要表现为霉菌性肺炎,食欲下降,精神萎靡,常呆坐于角落,不愿活动。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呼吸困难、张口喘气、甩头等病状,严重的病例头颈频频伸缩,最后窒息死亡。当曲霉菌侵袭皮肤时,表现为霉菌性皮炎,羽毛粘连在一起,污穢不堪,患部的皮肤潮红。当曲霉菌侵袭眼部,就会引起曲霉菌性眼炎,眼结膜充血,眼睑肿大,还有的会出现干酪样分泌物,严重的造成失明。当曲霉菌侵入脑组织,出现共济失调、麻痹、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病禽出现症状后2~7 d可出现死亡,死亡率一般为20%~50%。
对病死禽进行解剖,可以发现典型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部和气囊。肺部有灰白色或者黄白色黄豆粒大小或者稍大点的结节,整个肺部均匀分布着此类的小结节。结节硬度不大,类似橡皮样,切开后可以观察到内部结构层次分明,中心为含有大量菌丝体的干酪样坏死组织,外层主要为由于炎症刺激形成的肉芽,如果发病时间长,这些小结节会钙化。肺部的其他部位没有明显的变化。气囊也有明显的变化,在发病初期气囊壁出现点状或者局部浑浊。气囊膜变厚,上面覆盖有炎性渗出物。气囊壁上也可以观察到小结节,或者有肉眼可见的灰绿色绒球状菌丝体。病情严重的病例,在肝脏、胸腔、腹腔等部位会观察到圆形灰绿色的斑块或者小结节。
4实验室诊断
无菌采取病死禽的肺脏、气囊结节或者其他的病变组织,将其放置于载玻片上,然后在上面滴加1~2滴的10%的氢氧化钾溶液,并用酒精灯稍微加热,再盖上盖玻片,放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如果能观察到分枝状间隔菌丝或分生孢子,就表明已感染曲霉菌。
5治疗措施
到目前为止,对于禽曲霉菌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确诊后可以根据病因采取对应的措施。
第一,停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更换发霉的垫料,对鸡舍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
第二,在饮水中添加多维和抗生素,防止出现感染,增强鸡群的免疫力,使病鸡尽快康复。
第三,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病例,采用制霉菌素、克霉唑、硫酸铜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制霉菌素按50 万~100万IU/kg均匀混合于饲料中,连续服用1~3周,也可以将1:3 000硫酸铜溶液给患鸡内服,每日每只1 次,每次服用3~5 mL,连续服用5 d[2]。
第四,用中药辅助进行治疗。如用鱼腥草、水灯芯、银花、薄荷叶、枇杷叶、车前草、桑叶各120 g,明矶30 g、甘草60 g,煎水投喂100~200只雏禽,连用3 d,治疗效果明显[3]。
6预防措施
6.1做好饲料管理
做好饲料管理,不购买发霉变质的饲料原料,购买的配合饲料也要在保质期内让鸡群吃完。饲料在贮存过程中要注意防潮,以免吸水引起霉变。料槽中的饲料也要经常进行清理,防止因时间过长发生霉变质。
6.2做好消毒工作
对于种蛋、孵化室、育雏室等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种蛋在入孵前可以用高镒酸钾和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孵化室以及孵化设备在入孵前彻底清洗消毒,要达到孵化的卫生要求。育雏室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清洁干燥,温湿度要适宜,尤其采用垫料进行育雏的,对霉变的垫料进行及时清理,并换上干净的垫料。育雏室内可以用0.4%的过氧乙酸或者0.01%的百毒杀等进行带鸡消毒,料槽和水槽也要定期利用0.1%的高镒酸钾溶液进行清洗消毒。
6.3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
禽群中如果出现病例,要及时将病鸡进行隔离,单独进行饲喂管理,同时病鸡所在的禽群要用抗毒威、百毒杀、过氧乙酸等进行消毒,一般2次/d。
7结束语
防控禽曲霉菌病的关键就是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不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垫料要经常进行翻晒,以防霉菌滋生繁殖。加强对种蛋、孵化、育雏等生产环节的管理,保持环境清洁干燥,定期应用过氧乙酸、福尔马林等溶液进行消毒。提倡网上育雏,降低感染曲霉菌的机会。对于被曲霉菌污染的禽舍、设备等要彻底清洗消毒,如有病鸡要迅速查明病因,隔离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645-654.
[2]詹凤英.鸡曲霉菌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J].現代畜牧科技,2020(10):104-105.
[3]李升涛.鸭鹅曲霉菌病的防治[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9 (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