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季猪传染性胃肠炎特点及科学防治

2022-05-30于华玲

畜牧兽医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流行特点

于华玲

摘要:豬传染性胃肠炎是春季发生、流行率较高的一类病毒性传染性疾病,通常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引起,2周龄内的新生仔猪感染之后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在有些养殖场该病造成的死亡率高达100%。临床上患病猪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呕吐腹泻,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可以造成大批量的仔猪死亡,给生猪养殖业造成重创。该文探讨春季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例特征和科学防治措施。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特点;科学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01.032

Characteristics and Scientific Control of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in Pigs of Spring

YU Hualing

(Guliu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Laiyang City,Yantai City,Laiyang Shandong 265200,China)

Abstract: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is a type of viral infectious disease with a high prevalence in spring. It is usually infected by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and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Newborn piglets less than 2 weeks old are infected with this disease. It has a very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and the mortality rate in some farms is as high as 100%. Clinically,sick pigs are mainly manifested as severe vomiting and diarrhea,with extremely high mortality,which can cause a large number of piglet deaths and cause severe damage to the pig breeding industr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clinical symptoms,case characteristics and scientific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in spring. It is hoped that this research will be helpful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is type of disease.

Keywords: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in swine,epidemic characteristics,scientific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0引言

初春季节气候寒冷,外界温度忽高忽低,应激因素相对较多,这个阶段是多种传染性疾病发生流行的高峰期,尤其病毒性腹泻疾病的发生流行率极高。在春季,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生流行率很高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引起该种疾病的病原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流行性腹泻病毒。临床上患病猪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严重腹泻,机体脱水。由于该病可以威胁任何年龄品种的猪,不同年龄的猪感染后表现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性,需要养殖人员采取措施进行重点防范,以此降低该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1流行特点

1.1病原特点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都属于冠状病毒和冠状病毒属的单股RNA病毒,该类病毒与大多数冠状病毒的理化特征十分相似,不耐高温,在强烈紫外线照射下活性只能够持续1 h。45 ℃环境下50 min能将其杀死。流行性腹泻病毒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适宜在低温潮湿环境下生长,并且要在有机物载体中繁殖。该类病毒耐酸、碱能力不强,对pH值变化十分敏感,当pH值时为3时可以迅速被灭活,对常用的消毒剂十分敏感,一般消毒剂均能够短时间内将其杀死。临床上常用到的消毒剂主要包括乙醚和氯仿。干燥环境能有效抑制病毒的繁殖生长,甚至会造成病毒衰败死亡。生猪养殖管理期间,尤其是在养殖末期做好圈舍的冲洗和卫生消毒工作,保证足够的休养期,可以有效杀灭环境中的病毒,降低病毒载量,控制该病在养殖场中的传播蔓延。

1.2流行特点

猪传染性胃肠炎在很多养殖场中具有典型的季节性,以春季发生率最高。原因主要是因为上述两种病毒适合在低温环境中繁殖和传播。当前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在扩大养殖规模中,普遍存在不规范引种的行为,增强感染该病的概率,直接或间接的传染源较多,中间传播媒介相对较多,遇到适合发病的季节之后很容易造成年龄较低的猪群大批量发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初春季节遇到倒春寒,圈舍防寒保暖性能相对较差,危害到仔猪的健康生长发育,其中10日龄内的新生仔猪感染率最高[1],随着日龄的增加,感染率和致死率都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成年猪对上述两种病毒均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极少出现死亡现象。患病猪、临床康复猪、年龄较大的隐性感染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该种病毒主要经接触传播,养殖密度相对较大,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不佳,圈舍防寒保暖性能相对较差,会加速和促使该病在养殖场中大范围传播流行。养殖场的污染物处置不及时,消毒不到位,每个批次猪群出栏之后的休养期执行过短,没有执行全进全出的养殖管理制度,也会造成养殖场中暴发复发该类病毒性传染病。新发病的养殖场大多呈现暴发流行,老疫区大多呈现周期性感染。

2临床症状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严重程度会因日龄不同而异,最为明显的是哺乳阶段的新生仔猪,10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感染病毒之后会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现象。在腹泻症状出现之前会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1 ℃,最高升高到42 ℃,排出水样含有大量凝乳块的粪便,具有强烈的腥臭气味,发病1~2 d之后,会因为机体严重脱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出现自体酸中毒、神经机能障碍、多功能衰竭等严重的症状,陆续出现死亡现象,综合致死率达到80%以上。后期的仔猪感染后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是恢复健康之后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大多数成为僵猪,使得养殖场的淘汰率显著升高。部分患病猪在发病初期会出现高热症状,体温升高到40~41 ℃,偶尔出现呕吐。哺乳阶段的母猪经常和新生仔猪一起发病,并伴随严重的脱水和营养不良,泌乳量显著下降,生产下来的仔猪常常由于缺乳饥饿大量死亡[2]。妊娠期的母猪,如果受到病毒感染之后,流产的概率大大升高,产下的仔猪个体较为瘦弱。成年、育肥猪的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体温基本正常,采食欲望时好时坏,并伴随腹泻症状,排出粥样腹泻物,粪便中夹杂没有消化的饲料,有酸臭气味,少数急性病例会出现水样腹泻,粪便自肛门喷射而出,患病猪会出现轻度脱水现象,机体贫血,发病过程通常在4~5 d,恢复正常后获得被动免疫抗体保护,很少出现死亡。

3病理特征

将病死病例解剖,可以发现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胃和小肠,大多数病死猪尸体严重脱水,哺乳仔猪胃肠道胀满,内部充满了很多气体和滞留没有消化的凝乳块。年龄较小的猪群在横膈膜、黏膜下存在出血病斑,胃底黏膜充血出血,小肠中充满白色或者黄绿色液体,酸臭难闻,并且夹杂有泡沫和没有消化的凝乳块。肠壁严重扩张变薄,肠管呈半透明状,并且失去弹性,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组织学检查能够发现肠黏膜上皮细胞严重变性脱落坏死[3]。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可以采集新鲜血液,分离得到血清之后进行感染性肠胃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或者进行荧光抗体检测,辨别是哪种病毒引发的传染性胃肠炎。

4防治措施

现阶段病毒感染引发的传染性胃肠炎没有特效药物,发生流行之后,应该结合患病猪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要及时补充大量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并向猪群提供容易消化的饲料,增强猪群身体素质,保证其快速恢复健康。可以口服磺胺类药物、黄连素,预防继发感染,减轻临床症状,让患病猪口服补液盐。选择使用白头翁散进行中药治疗,用开水冲服,每天服用1次,连续使用3 d。同时避免其他人员随意进出入养殖场。在圈舍的门口和养殖场的大门口设置消毒池,定期更换消毒剂,保证消毒药物有效,并做好运输车辆的衛生消毒,要提高养殖场的安全系数。另外,还应该注重加强营养调控,向猪群提供优质、营养价值全面的饲料,增强猪群身体素质,提高抗病能力。对于自行加工饲料的养殖场,要保证饲料原料全面健康,避免发霉变质,并妥善做好疫苗免疫接种,使用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产前2~6周母猪进行免疫接种,仔猪通过哺乳能够获得免疫抗体保护。

5结束语

随着当前集约化、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在规模化养殖数量显著增大背景下,一些传染性疾病很容易出现大面积暴发流行,往往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猪传染性胃肠炎是春季发生流行率极高的一类病毒性传染病。尤其是对新生仔猪造成的危害更大,由于胃肠道异常蠕动,不能够很好地消化利用各种营养物质,使得新生仔猪在早期就会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和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该种疾病发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这就要求饲养管理人员从流行特点角度入手,加强流行病学调查,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控,避免传染性胃肠炎突然暴发流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张蕾.一例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及预防[J].湖南畜牧兽医,2010(6):17-18.

[2]林德强.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9):153-154.

[3]庄艳,王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与治疗[J].中国畜禽种业,2010,6(1):95-96.

猜你喜欢

流行特点
浅析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治措施
关于猪口蹄疫流行与防控措施的研究
浅析猪病发生与流行的主要特点及防控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控技术
浅谈猪高热病的防治
猪病混合感染对临床诊断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