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视角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2022-05-30姚璇

格言 2022年1期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情感

姚璇

语文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要学习的基础科目,对他们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小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阅读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使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都需要良好的语文能力素养作为支柱。但从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看出,一些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存在问题,有的态度不够端正,有的缺少必要的寫作技巧或写作逻辑,还有的兼而有之。而生活化教学是解决此类问题比较合适的途径。基于此,本文将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存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两个主要角度出发加以讨论,供大家参考。

如果一个作者的文学创作体现着能够打动他人的真情实感,那么这种情感以及承载着这种情感的文字必然来自生活。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属于艺术。当然,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并不能将学生马上培养为文学大师,要求他们的作文像艺术品一样。但是,写作教学的本质不能出现偏差,必须指向生活,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抒发生活感想,而不是“无病呻吟” o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认真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基于生活视角加以创新改造。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存问题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对生活视角有所忽视。学生写作材料的来源,或者说日常生活与学习对写作素材的积累,都达不到写作时所需要的程度。因此,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只能“凑字数”,或者编造一些自己并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强行抒发根本没有产生过的感受。我们要注意的是,出现这种情况并不能完全归因于小学生缺少社会生活经验,以为随着他们年龄的成长自然会有更加充足的写作素材可供利用,因为小学生缺少的并不是表达的愿望,生活在他们眼中是非常新鲜且充满变化的他们真正缺少的是教师的引导。

这种教师引导上的缺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如上文所说,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去注意积累生活素材。学生生活中遇到过的一些有趣的、能够引发某种感悟的事情,都在不知不觉中被遗忘了,旧的记忆被新的所覆盖。积累永远就是那些,并没有增多。其二,即使是学生现在仍然能够想起,可以作为文字和情感素材的生活体验,也因为教师的忽视而没有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或者说没有让学生意识到这是他们写作时可以利用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在语文写作中出现难以解决的难题就成了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基于生活视角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对策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以上论述可知,为了解决目前小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就要充分结合现实生活。而在学生于作文中展现生活之前,先要让学生观察生活。这是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得到更多感悟,进而展开有效生活素材积累的基础所在。我们可以发现,小学生虽然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总是能够在生活中发现让自己感兴趣的新鲜事物,但并不代表他们会进行有实际意义的观察。很多时候学生只会浅尝辄止,而不是在初步接触的基础上再去进行更加全面的观察与探索。这样获得的素材也会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次。

为此,教师应该与学生约定一种做法:学生每天遇到能够给自己带来某些特殊感受的人或事要记录下来,不需要太过详细,只要保证自己今后再次见到的时候能想起是什么人或什么事即可。然后教师定期组织分享活动,指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记录展开交流,听一听其他人是怎样看待这些人和事的,与自己的看法和感悟有何不同,从而加深对这些人和事的印象;同时,在教师的总结指导下掌握更多有效的观察方法,不断增强自己的观察意识与观察能力。这样就为学生积累越来越多的生活素材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2.及时总结生活素材

上文提到,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还不完全,对于一些印象不深的事情很容易遗忘。虽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分享活动来加深学生印象,但不可能每次分享的时候都从最初的素材开始重新总结一遍,师生的时间精力也不允许这样做。而另一方面,所有这些素材都有其价值,不能白白浪费。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应带领学生及时对生活素材加以总结。各种能够帮助师生完成这种总结的方法或者技术都应该利用起来,最终的总结成果要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随时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激活情感和思维。

例如,在秋季的时候学生可以在日常观察中记录周围景色的变化,比如,叶子渐渐变黄,然后从树上落了下来。教师在发现学生正在进行这种记录的时候,要认识到这种记录的价值,这意味着学生对于季节的变化产生了某种感触,因此他们才有兴趣去进行这种记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拍摄操场的景色,或者指导学生通过绘画来代替简单的文字记录,随后同样拍下照片留存下来。等秋季过去之后,将所有这些资源集结起来制作成视频。当进行教材中“即景”的写作练习时,教师就可以播放视频,引发学生的回忆和情感。

3.激发学生生活情感

这里所说的激发情感,指的是明确的情感。在上一个例子中,提到学生对于秋季景色的变化产生了某种感触,一般情况下,这种感触是比较伤感的。这既与学生从各种渠道接受过的情感信息有关,也来自人类对于季节变换的某种本能反应。但是,小学生很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是感觉莫名其妙振奋不起来。帮助学生明确心中情感,能够让学生将情感和生活素材建立起更加清晰的联系,不仅能够让学生使用生活素材的时候更为灵活有效,而且对于增进学生的阅读理解,使得学生更好地应用阅读收获也有很大帮助。

例如,在进行“我想对您说”的写作练习时,要求学生向长辈吐露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们的作文中必须带有真情实感。这就非常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内心的感情。因为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对于长辈的情感经常是比较复杂或模糊的。比如他们都知道父母爱自己,而自己也爱父母,但又时常会与父母产生冲突,会与父母赌气。那么这种情感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最想对父母说的又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是必须去解决的。师生要把之前的生活素材积累充分利用起来,回忆自己与父母的情感基调或者主流究竟是什么样的。

4.鼓励学生抒发生活感受

小学生写作遇到的另一个难点在于是否愿意或敢于抒发生活感受。他们在生活中与他人发生的冲突以及在这种冲突中出现的想法,一般不愿意表现在作文里。但所有人的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感受过快乐而没有挫折和失败。有的时候,正是这些挫折和失败才让我们积累了经验教训,能够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让今后的自己不再遇到相同的困扰。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不要逃避,只要能够把握好写作的逻辑,做好文字的组织,就不用担心因为抒发真实生活感受而被别人误解。

例如,在进行“那一刻,我长大了”的写作练习时,有些学生想起来的可能就不是什么快乐的回忆,而是遇到了某些不太好的事情,或者遭遇并解决了某些困难之后,才骤然出现了一个突然的成长,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把这些事情和自己当时的感受表达出来,不要刻意回避,用一些“不痛不痒”的事情来敷衍。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或者一开始不要对学生有太高的要求,在学生完成写作后的批改中再向学生提出建议,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组织文字和表达心情,让“长大了”这件事情能够体现出更多的正能量。

总的来说,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将生活作为出发点,不能只是简单的“文字游戏”,不要去追求华丽的辞藻。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所掌握的知识再加上他们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已经足以帮助他们完成一篇优秀的作文。

编辑/刘婷美术设计/甄海龙

猜你喜欢

小学生作文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