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及管理研究
2022-05-30尹洁
摘 要:新时代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愈发复杂的市场环境与经济环境,再加上内部管理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类型众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稳定运营与可持续发展。但就现阶段而言,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导致潜在的财务风险得不到及时识别与有效控制,威胁到企业的长远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企业要提升自身财务风险管控意识,进一步完善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机制,高效防范和应对财务风险问题。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近些年来,企业面临的环境形势日趋复杂,竞争压力显著增大。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需全面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但就目前来讲,部分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较为薄弱,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无法全面识别、高效控制潜在的财务风险,这样将会影响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结合各类财务风险的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控制策略,不断提升自身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1.概念特征
具体来讲,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运营过程中,受内外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企业已有利润与财务计划目标存在不确定性。通常情况下,可从这些方面分析财务风险的特征:第一,客观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的财务运营过程中,其并不会因人的意志或行为而完全消除。第二,不确定性。人们难以准确确定财务风险的发生时间及造成后果。第三,综合性。财务风险的发生,由多种因素综合导致,如外部政策环境、内部管理制度等,存在着明显的综合性特征。第四,可预测性。虽然人们无法准确确定财务风险的发生时间,但通过利用相关工具与方法能够对财务风险的发生可能性、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小等进行预测,结合预测结果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可促使财务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及损失得到降低。
2.主要类型
一般来讲,企业主要面临着这些类型的财务风险:第一,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指的是受金融市场起伏、宏观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实际经营效益不符合预期收益。企业采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将会形成差异化的筹资风险。以常见的债务筹资为例,当资本市场供需、经济政策环境发生变化后,将可能会损害到企业的经营效益。不管企业采用哪一种债务筹资方式,皆需在规定时间内偿还本息。如果企业的运营状况不佳,难以按期偿还,将会形成恶性循环,不仅企业的信誉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出现倒闭情况。第二,投资风险。企业为提升经济效益,往往会实施投资活动,如项目投资、证券投资等。由于有较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存在于企业投资过程中,导致预期收益存在着难以实现的可能性,一般可从项目投资风险与证券投资风险两个方面划分企业投资风险的类型。第三,营运风险。此种风险指的是不确定因素影响到企业的生产销售过程,导致企业价值出现较大的波动,或生产经营资金难以顺畅流通。营运风险涵盖较多的类型,如存货管理风险指的是企业不能够确定最优库存量,存在着存货过多、存货过少等情况。存货过多会占用大量的企业资金,难以顺利高效地回收经营资金。而存货过少的话,又难以提升企业销售效益,甚至还会出现供货违约等情况,继而损害到企业的社会信誉。应收账款管理风险指的是企业存在着过多的赊销业务,这样将会大幅度提升管理成本。由于难以及时回收货款,严重影响到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行,导致企业的偿债能力、竞争实力等受到影响。第四,现金流风险。此种风险的潜伏期较长,偶然性较大,会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及形象声誉产生极大的影响。企业现金流量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净利率,若企业缺乏良好的盈利状况,将无法满足日常经营的资金需求,随之出现资金短缺、资金链断裂等严重问题。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1.外部原因
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与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在宏观经济环境方面,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与总体盈利水平。若宏观经济难以良好运行,将会随之影响企业投资和经营,进而降低企业盈利水平,增加财务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在经济政策方面,国家如果对利率水平、消费信贷政策等进行调整,将会改变企业的资金持有成本,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2.内部原因
第一,资本结构不够合理。部分企业没有科学调控资金结构中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的比例,将会增加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若企业存在着过大的举债规模,企业支付利息的负担将会加重,随之影响到企业的偿债能力。若企业只有较小的举债比例,又容易缺乏充足的运营资金,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影响。第二,投资决策不够合理。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发展受投资决策的影响较大,部分企业在制定投资决策时,没有科学预估投资风险及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不但无法实现预期投资效益目标,还可能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第三,内部人员风险意识薄弱。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不能够单单依靠财务部门的力量,其他部门的员工也要积极参与进来。但部分企业没有建设良好的风险防控文化,很多员工缺乏较强的财务风险防控意识,不能够积极参与到财务风险管理当中,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效果得不到保证。第四,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制度能够规范和约束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但部分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营运活动以及现金流管理等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样将容易诱发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1.筹资风险的控制
为应对筹资风险,企业可从这些方面进行管理:第一,运用多元化筹资策略。筹资是满足企业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重要路径,但如果制定的筹资方案不够合理,将会诱发筹资风险。就现阶段而言,部分企业长期采用单一的筹资方式,如长期借贷等,这样虽然企业的资金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但筹资成本却会大幅度提升。面对这种情况,企业要积极运用多元化的筹资方式,如发行基金、发行股票等,这样不但能够规避单一筹资模式的弊端,又可以保障企业的资金链安全。第二,合理优化资本结构。企业的运营发展受资本结构合理性的直接影响,如果企业能够良好管控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例,将可有效利用杠杆效应,在提升偿债能力的基础上,防控筹资风险的发生。但如果企业具有过高的负债比例,将会显著加重支付利息的负担,不仅企业的负债能力受到影响,还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等严重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企业要结合自身经营现状与未来发展目标,做好资本结构的实时调整工作,利用现代工具对财务风险和杠杆收益的平衡点进行确定,促使资本结构的最优化目标得到实现。
2.投资风险的控制
投资风险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还本付息等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实践中,要充分重视投资风险的控制工作。第一,加强投资前管控工作。企业投资的回收期往往较长,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现阶段,部分企业在制定投资决策时,没有严格落实市场调查等相关工作,盲目投资情况经常出现,这样既无法顺利实现预期收益目标,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在实施投资活动之前,需客观判断项目稳定性及投资远景,深入详细地调查政策环境与市场状况,对预期收益、潜在风险等统筹考虑,制定科学的投资计划。同时,要将压力测试、境况评估等方式运用过来,对企业可以承担的投资风险进行衡量,如果潜在风险超出自身承担范围,则要及时调整投资项目。第二,应用风险转移法。为减少或规避投资风险,企业可利用风险分担方法向其他主体转移部分或全部风险。虽然此种方法会降低企业的投资利润,但却能够有效转移风险,避免因投资风险造成的后果过于严重而威胁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第三,加强投资后管理工作。完成投资活动后,企业要密切关注被投资项目的运营情况,一旦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或被投资项目运营不佳,要第一时间采取必要的调整策略。
3.营运风险的控制
为防范潜在的营运风险,企业要从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存货管理。存货风险会对企业流动资产经营效率及整体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需引起充分的重视。在具体实践中,企业要对原材料采购及生产计划科学制定,促使库存量得到良好控制。如果企业存货策略过于宽松,将会浪费流动资金,导致财务成本大幅度增加。而存货策略过于谨慎的话,客户的需求将难以及时满足,出现断货、延时等情况,导致企业的营业收入受到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企业要坚持以销定产的原则,结合客户需求以及销售计划,科学调整产量目标,避免出现存货积压或存货不足等问题。同时,要加强存货盘点工作,定期盘点存货的数量类型,动态监测存货的变化情况,依据市场动态及客户需求及时补充存货。第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近些年来,企业为提升销售业绩,盲目开展赊销业务,导致应收账款规模呈现出大幅度增加的态势,严重占用企业资金,影响到企业的资金周转及正常经营。面对这种情况,企业要切实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及时回收应收账款。一方面,企业要科学管理已产生的应收账款,将客户的偿债能力、信用水平等因素综合纳入考虑范围,做好客户的分类工作。结合不同类别客户的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的催收方案。当应收账款快要到期时,需由管理人员向欠款客户发出书面形式的通知,督促客户在规定期限内还款。当账款逾期后,要认真分析客户逾期的原因,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如部分客户的經营状况不佳,缺乏偿还能力,可采用票据形式进行处理。银行承兑、商业承兑等票据的流动性较强,能够更加快速地回收账款。另一方面,为预防应收账款风险的发生,需依据客户信用等级制定差异化的销售政策,避免因盲目赊销而增加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例如,部分客户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客户企业运营状况良好,可向其提供宽松的赊销政策。而部分客户的信用资质不佳,则要适当缩短还款期限,以便降低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发生率。此外,为提升应收账款管理的科学性,要综合利用多种方式深入调查客户的社会信誉、财务状况等,以档案形式详细记录调查结果,完善建设客户档案信息化系统。相关人员要密切关注客户的经营状况,一旦出现异常,则要对客户档案资料进行动态调整。
4.现金流风险的控制
现金流在企业运营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若企业不能够有效防控现金流风险,很可能引发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在极大程度上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要结合现金流风险的形成原因,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现阶段,部分企业虽然认识到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性,但缺乏完善的现金流量管理及预警机制,导致难以快速应对现金流方面的突发问题,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要进一步完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现金流量管理水平。在具体实践中,财务人员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分别对年度现金流量预算方案、季度现金流量预算方案进行编制,依据预算目标与方案内容制定投资、筹资等决策,促使企业资金调控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企业要完善现金流量预算管控机制,将现金流量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现金流入、流出等进行预测和控制,全面管理企业的资金运转情况。此外,企业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建设现金流分析系统,对现金流的收支变动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潜在的风险问题,提前进行应对和防范,最大程度上降低现金流风险的发生几率。
四、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1.培育财务风险防控文化
只有让企业内部人员充分参与到财务风险管理当中,才能够保证财务风险管理效果。现阶段,很多企业内部人员的财务风险防控意识较为薄弱,不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财务风险。面对这种情况,要积极培育财务风险防控文化,切实提升内部人员的财务风险防控意识。在具体实践中,要经常性组织财务风险防控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引导各部门、各岗位员工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在日常工作中主动落实风险控制理念与制度要求。为保证宣传效果,要综合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如编制财务风险防控手册、开展财务风险防控为主题的知识竞赛等。同时,要构建完善的学习培训机制,依托重大财务风险案例详细讲解财务风险的识别、控制要点,促使内部员工的财务风险识别及防控能力得到提升。
2.加强财务风险信息沟通
第一,优化信息与沟通制度。通过高效传递与共享财务信息,能够更好地防控财务风险。但目前部分企业设计了过长的信息传递链条,不但信息传递速度明显减慢,还难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因此,企业需优化财务组织机构,将三级垂直汇报制度建设起来,财务部门负责人复核过基层员工报送的财务信息后,向企业管理人员直接传递,以便促使信息传递效率得到提升,企业决策时间得到缩短。此外,为加强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沟通,可定期组织座谈会等活动,鼓励基层员工大胆提出问题或反馈意见,由管理层现场解答。或将信息交流栏目设置于企业内部网站,增强管理层与员工沟通的便捷性。通过完善信息与沟通制度,管理层能够对最前线业务的实施动态及时了解,提前分析预判潜在的财务风险。第二,完善财务信息报告制度。近些年来,企业的业务类型逐渐增多,在业务监管过程中难免会形成盲区。而通过建立财务信息报告制度,能够对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充分了解,更加高效地防控财务风险。在具体实践中,要定期合并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及时发现、处理潜在的财务问题。
3.健全财务风险防控制度
第一,优化资金预算管理制度。通过深入开展资金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对资金使用限额进行规范,促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得到降低。同时,还可以对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进行测算,依据测算结果高效配置企业资金,避免出现资金闲置或资金短缺等问题。因此,企业要完善构建资金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编制、执行以及控制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要点,切实体现资金预算管理的价值。第二,完善授权审批制度。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授权审批制度,没有对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审批流程等进行明确,这样将容易诱发财务风险。因此,企业要全面梳理业务流程,及时完善授权审批机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严格贯彻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需注意的是,在设计审批流程时,企业要综合考虑财务风险控制要求以及效率要求,避免因审批流程过长而影响到办事效率。
4.提升财务人员素质能力
财务人员是财务风险防控的关键主体,如果财务人员缺乏良好的道德素养与专业能力,将难以保证财务风险管理效果。因此,企业要充分重视财务队伍建设工作,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及能力。在具体实践中,企业要加大人才招聘力度,综合评价应聘者的专业能力、工作经验以及职业素养,引进专业化的优秀财务人员。同时,定期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将财务风险识别、控制以及财税法规等知识作为培训的重点,促使现有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综合素质等得到提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也可构建岗位轮换机制,帮助财务人员对各岗位的职责范围、业务流程等充分了解,这样不但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可以得到提升,还可以及时发现与处理在业务流程、岗位设置等方面的潜在风险。
5.定期评价财务风险防控效果
企业为持续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水平,需定期评价财务风险防控有效性,全过程监督各部门的财务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在具体实施中,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依据相关制度要求,定期评价财务风险控制有效性,深入挖掘控制缺陷,如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存在漏洞、财务管理制度的贯彻情况等。通过定期开展评价工作,管理层能够对财务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发现和处理,促使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众多,不同类型的风险具有差异化的形成原因,但皆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营和发展。因此,企业要深入梳理潜在的财务风险隐患,依据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以及现金流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制定科学的控制与管理方案,以便促使各类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得到降低,推动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健康发展。在财务风险管理实践中,企业要积极借鉴其他大型企业的先进经验,不断优化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与模式,持续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邓晓红.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0(28):67-69.
[2]刘煜.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经济视野,2021(2):189.
[3]朱学勤.新形势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研究[J].理财:经论版,2021(10):50-51.
[4]余腾飞,张婷.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4):18-19.
[5]曾曦.企業现金流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5):157-158.
[6]刘卿.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研究[J].当代会计,2021(10):128-129.
[7]叶晓青.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的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0(24):58-60.
[8]马海燕.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J].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2021(3):83.
[9]袁懿琳.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研究——以烟草商业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21(3):138-139.
[10]司跃.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其内部控制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21(22):152-153.
作者简介:尹洁(1983.11- ),女,汉族,籍贯:陕西省榆林市,本科,中级,研究方向: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