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为主”大有潜力可挖
2022-05-30陈其遒
主講老师:陈其遒
1997年至2005年是中国羽毛球队男双、混双选手,2004年汤杯冠军队成员,2005年苏迪曼杯冠军队成员,单项最好成绩是2003年世锦赛第三名(与赵婷婷搭档)。2006年8月开始出任教练,先后在国家少年队、国家青年队执教女队。2008年10月开始,担任中国羽毛球队女双主教练,期间赵芸蕾/田卿夺得2012年奥运会冠军,于洋/王晓理多次获得世锦赛冠军。现任中国羽毛球队男双主管教练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在从日本回国后的隔离中,隔离期间给了我更多的时间反思,思考男双这一年以来的得与失,希望能够在起起伏伏、胜负之间找到一些门道。
海外征战半年,比赛一个接一个,目前男双的局势比较混乱,没有绝对的王者。要说整体实力的厚度,当属印尼队。印尼男双今年获得公开赛冠军的次数最多,特别是7月的新加坡公开赛,男双前八名中有五对印尼组合,他们最终亦包揽了前四名。印尼男双老中青三代都有代表,阿山/亨德拉依旧保持着高水平,“双阿”日渐成熟,卡尔南多/马丁、菲克里/毛拉纳等年轻组合在飞速成长,梯队建设衔接很紧密,他们之间水平接近,风格明显。
与此同时,日本男双的进步亦有目共睹。他们的起点比较低,但他们善于学习,请来韩国、印尼、马来西亚等队的外教,集众家之长,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日本队以小林/保木为代表的男双现在有了东南亚人快速连贯的特点,攻守也有韩国人的影子。
另外,韩国队的两对新组合也具备了韩国队传统的攻守型打法,很有实力。马来西亚男双谢定峰/苏伟译首夺世锦赛冠军,并且在世界排名前十里,马来西亚有三对男双,也证明了他们的整体实力。
中国男双正在迎头赶上。男双在中国队是有底蕴有基础的项目,我们本身就有自己的理念和理解,力量、速度和进攻以及大赛的顽强拼搏精神,都是过往中国男双的制胜法宝!
现在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基本没有秘密可言,差距在于如何通过训练把技艺打磨得更加细腻,在特点的打磨上有所侧重。少林功夫刚猛,如何能做到无坚不摧?太极阴柔,如何以柔克刚?拿功夫举例,说明这些都是风格的碰撞,不是单纯地看到印尼好的时候就学印尼,韩国强的时候就推崇攻守,我们要做的是挖掘我们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把特长做到极致,然后再去吸取对手们的一些优点,为我所用,真正能够找到适合中国队的特点,我们有这样的人才基础。
通过日本公开赛的检验,我认为“以我为主”这个方向大有潜力可挖。要想打出自己的东西,首先要扛揍,防守的实力、相持能力是基础,不是每一个回合、每一次相持我们都能够获得主动进攻的机会。我们尊重事实,被动了就承认被动,要顶住对手的狂轰乱炸,在防守中寻找反击的机会,再发挥自身进攻的特点和优势。但这绝不是单纯消极的守中反攻,无论什么球都先起给对手,我认为对这个概念的充分认识是关键!
我提出的是“全方位地和对手相持与对抗”。要知进退,主动毫不手软,被动拉开防守反击。举例说明,马来西亚大师赛的时候,任翔宇/谭强对阿山/亨德拉,三局前半局的比分是4比11、5比11、6比11;日本公开赛时,梁伟铿/王昶对阿山/亨德拉,两局同样是4比11、2比7落后。两场比赛的结果是不同的,我们就可以去寻找其中的得失。
我们可以学习、了解印尼队的基本套路和前几拍的配合特点,对手依然能够得分,但降低了他们轻松得分的概率,把更多的球引向相持甚至攻守,那我们就有机会了。我复盘之后最大的感触,就是防守实力的提升对我们获取胜利有极大的帮助。梁伟铿/王昶在每局的中后段都成功地顶住了对手的变速突击和攻封配合,顶住以后才开始发挥自己的进攻特长。当然,比赛用球的球速也有一定的关系。
犀利的进攻和坚固的防守,始终是一对矛盾,有时矛获胜,有时盾获得成功,就看大家各自在自己的打法里能够练到什么样的极限而已。相持的实力需要扎实的训练,比赛就是训练的一面镜子,训练能够贴合实战,能够满足实战的需求,就有机会打出自己的水平。训练的主体是运动员,其次是教练员,主体要有强烈的意愿去挑战自己的极限,这样才有可能在顶级对抗中获胜,这很考验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通过前面的比赛,我们建立了一些信心,队员们有目标也有前进的动力。接下来有一段时间的备战,中国男双四对主力兵分两路,一部分参加欧洲三站加上澳大利亚公开赛,一部分打越南、马来西亚等级别低一些的比赛以争取积分。我们将继续提升实力,把世界排名再提高一些,为明年的奥运会积分赛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能够在这场男双格局的混战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