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格利特作品的收藏价值
2022-05-30翟海月
翟海月
马格利特《光之帝国》天价成交
2022年3月3日,英国伦敦著名艺术品拍卖龙头苏富比“现代及当代艺术晚拍”举槌。其中,比利时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马格利特作品《光之帝国》最终以5942.2万英镑(约合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这个价格不仅刷新了马格利特的个人艺术品拍卖纪录,也为该作品原藏家买进价格的3倍之多。
马格利特的《光之帝国》创作于1961年,源自其60多年来的缪斯和赞助人之一的欧洲库维家族珍藏。其尺寸尤为特殊,114.5cm×146cm是马格利特横向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从艺术价值而言,这幅神秘奇诡的图像,也是马格利特作品中最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和电影镜头感的,更是1973年金球奖得奖经典电影《驱魔人》其中经典一幕的灵感泉源。这两点足以证明《光之帝国》迷人的魅力和艺术收藏价值。
艺术主题在作品标题上已经得到彰显。标题是马格利特的朋友、比利时著名诗人保罗·努热所赐,词语和图像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画面中,光明与黑暗自始至终一直在相互对峙,温暖的阳光照亮天空,人造街灯却将有限的光投射在昏暗的街道上,身处同一时空,却感觉到两个世界的截然不同。这种强烈对比的张力亦在寂静幽暗的房子里再次出现:明亮的灯光从窗口透出,百叶窗却紧闭,神秘又与世隔绝。和马格利特以往作品的风格类似,整幅画面不见人影,令人格外不安,但人为的痕迹却无处不在:房屋、灯、清洁有序的街道,印证着这是一个现代文明世界。
马格利特的艺术生涯
马格利特出生于比利时埃诺省莱希纳,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一名裁缝,母亲是一名服装板样师。母亲在他14岁时投河自杀,导致他逐渐形成与众不同的内心世界。12岁时,马格利特开始接触绘画,曾在布鲁塞尔的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学习过两年,1918年在壁纸厂负责印花设计和一些商业活动。直到1927年,举家移居巴黎,才在那儿开始了新生活,并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画廊,通过连续的艺术活动,马格利特逐渐融入法国超现实主义团体,并在当地有了影响。
马格利特的艺术观念
对于马格利特来说,“真实指的并不是我们身边那些触手可及的模糊与简单的东西,真正的真实只有特定的时间才可以感知到,这就是我想通过我的绘画传递的” 。
马格利特的作品不受当时巴黎的艺术流行技巧或新风潮的影响,他始终专注于创作奇幻的、恐怖的、充满特殊意味的形象,并给人以谜一般的遐思,赋予平常熟悉的事物一种崭新的寓意,并以独特、冷静、睿智和如舞台布景般的画面构图、丰富多变的想象力或者将不相干的事物扭曲组合在一起。他的世界总给人荒诞、幽默、奇幻和一种无论如何也摸不透的神秘感和荒诞感。
马格利特的作品,基本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平凡事物,比如楼房、云朵、森林、天空、石头,然而,诡异组合之后,却变成了悬疑大片。
图3这幅作品的画中人物是马格利特本人,他用一只象征着智慧之果的青色苹果挡住了自己的双眼,意味着他的灵魂进入了另一个魔幻的多元空间后,失去了完整宇宙的连接。
与此同时,欧洲神秘主义对他的作品有很大影响,比如成千上万身穿正装的绅士从天而降,让人揣摩其究竟是天使还是撒旦的军团。
可以说,马格利特的作品就像是一个神秘的故事,一杯施有魔法的美酒,仿佛是难解的谜题一般,让人新奇又无解,从而思考这个世界众多荒诞表象下的本质,一种形而上的视觉语言,触发和延伸着每个观众对“我们是谁,来自哪里,去往哪里”的冥想。
马格利特作品的市场
自2000年以來,艺术市场对马格利特作品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而其艺术收藏价格指数已经上涨了惊人的353%。而2021年,马格利特的作品销售量更是创下历史新纪录。在这种明显的上升趋势中,《光之帝国》刷新了马格利特本人的拍卖纪录(原最高纪录为2018年2683.05万美元成交的《快乐原则》),也在情理之内。
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马格利特的油画、素描、水彩等相关作品,市场热度依旧会保持上升趋势,有兴趣的艺术收藏者不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