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论:劳作与言语

2022-05-30薛菲

诗选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仙鹤劳作诗集

薛菲

诗人江非在其最新的诗集《泥与土》中,将“泥”与“土”分开,将泥与土的世俗概念降低,在强调“泥”的可塑属性的同时,突出了“土”的无边无际,并上升到形而上,上升到时空思考中。在他的这部诗集中,“泥”可指代人,指代人成长与辗转流离中的生活与生命。“土”便是人立足的大地,这大地既包括让人劳作养活人的土地,又包括人的历史和使人发生联系得以精神存在的语言。

那么,作为语言的艺术,诗人江非在诗作中,面对茫茫大地在吟诵着一种什么样的语言?瑞典语言学家索绪尔把言语活动分成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它不受个人意志的支配,是社会成员共有的,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言语是言语活动中受个人意志支配的部分,它带有个人发音、用词、造句的特点。”依照索绪尔的观点来看,江非的语言应该是后一种,属于江非的语言,是言语。从诗集中的诸多诗篇来看,江非写作时,应该对语言时刻怀有着警惕之心,并对语言本身有着深刻思考。语言在其诗中作为一种给养,久久存在,并时时以“故乡的语言”的形式,在诗人的异乡生活中得到反复回忆、吞吐、咀嚼,从而携带着强烈的个人意志,让诗人咯血而歌。诗集中的《仙鹤》一诗,或许正是说出了诗人对待自己诗歌语言的一种长期态度:

“是的,仙鹤来自内心——/我和你一起开车去往海湾//很晚了。有一年/夏天。星光闪烁,水面上也有光亮溢出//在一个宽大的门槛内/蓝色的行星,犹如一阵风停止了卷动//我和你,把车停在一棵长青松下/车轮沿着松针,继续穿过世界//在远处的灯塔上,光依靠眨动/唤起人对于人世的不断重复的感觉//我们几乎能看见那闪动中隐藏的银器/看到黑暗中那些细微到无的事物//而仙鹤此时在内心的深处涌起——/但它既不呜叫,也不飞起//如那些曾经独自伫立的真实的事物/我们站着,面对着海湾,一遍一遍地否定,又一次一次肯定。”这里,“蓝色的行星”“长青松”“隐藏的银器”,也许就是诗人内心深处涌起的那只仙鹤。但整首诗也许就是诗人在寻找自己的语言的状态。读诗集《泥与土》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不断思考寻找着一种自身诗歌的语言,从不停显现到发现,诗人最终承认是人在大地上劳作,使无限的语言“在内心深处涌起”。

在诗集中,诗人把人的劳作指为人的宿命、尊严和崇高,并指出劳作即是语言的创造,是语言生成的动力和本质。江非在劳作中发现自己的言语与诗歌,并在一种特殊的言语气息中发现了人的必然存在。在许多诗人的诗歌中出现的诸多劳动场面,往往不过是一种对祖辈生活或简单的过去式回忆,是瞬时的诗性认知,但在诗集中,江非那些关于劳作的诗,只来自他自己,是他对于人和言语的双重发现。他以劳作发现,以言语记载,并由此而达到“认识你自己”。在这种执拗和深情中,“泥”与“土”则同时具有了大地的奠基与天空的启示之双重意义。

在江非看来,“泥”与“土”是人的现实与真实,唯有劳作与言语可以亲近。江非始终牢牢把握着属于自己诗歌的言语节奏,在诗歌的写作追求上,体现了诗人的文体自觉意识和诗歌史意识。江非以泥和土的介质,贴近人的生存本身,由聆听、看见、思考,而认可了混合了人的汗水、泪水、血液的坚实的“泥”,在大地上的伟岸建筑,上升、扩大了“土”的范围。当诗人言“泥”为“土”之时,已在精神上超越人的当下存在,从而指出了人长久存活的意义:人在活成他自己的“星系和它的名字”。这就是人在这个世界上,被抛入又被抛出的劳绩和最终的存在。诗人的写作就像在黑夜中徒步而行,自有星辰指引。江非以“泥”与“土”命名,完美地避开了时代的车轮碾压以及各种时尚语言的碾压,让他在诗歌形式和语言追求上,离开了朦朧诗、第三代和口语化、散文化的影响,而有了自己的气息和韧性。这是他多年坚持的结果,也是他自觉诗学思考中的个人追求。

“这不是我的坟墓,我还活着/我不属于那里.这不是属于我的哭声,父亲,母亲,兄弟/以及妻子和一个年幼的儿子/这不是灰色的鹰飞过我的头顶/河流死于历史与饥饿/这不是我的心,悲伤,平静,充满了飘荡的云/不是我的国,站台上总是遗落着一块祖母的手绢,上面/擦满了浓浓的细雨和泪水/不是我的邮件,邮差己按时到来,门口已无人出来拆开/这不是我,我还活着/这不属于我的语言,我的语言太陌生,遥远/不能使一枚橄榄擦亮,不能/让那些没有了亲人的人,穿着亲人的遗物/在没有屋子和火的家中睡着,衣袖上还留着亲人的体温/这不是属于我的世纪/我的世纪,蔚蓝,静默,蓝色的天空上,飘着一块完整的云。”(《我的语言太遥远》)

江非在这首诗中反复重复着“这不是”,或许就是为了说出“这不是属于我的世纪”这句话。诗人为何有这样的意识?我想他的这种言语应该属于一个既滞后又超前的世纪,是一个被我们以往经过或者是我们从未抵达的时空。是心性和灵魂,让江非驻步于此,在认识人与生命的过程中既滞留于泥与土,又超越了泥与土。超越的力量正是来自他的这种诗歌言语本身。在略有感伤地说出“这不是我的世纪”的时候,或许他只是想让自己和自己的诗过上一种道德的生活,这个道德事关道德纯粹的历史本质和普遍属性。诗集中“蓝色的、金色的、白色的”江非,褐色、红色、紫色的江非的诗,使我们看见了“泥土”的本质,也领悟了作者为何要以此为一部诗集命名。江非的诗歌写作,一直具有诗歌史纯正发展流向的气韵,他的诗学探索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全面公正的学术评介和深入审视。但可以看出来,诗人并非是为其他的什么而写,相比虚名,他更在意的是诗的言说与生命的认知,“这不是属于我的世纪”,他这样说,并让自己的诗和言语从“泥与土”中酝酿开始。

猜你喜欢

仙鹤劳作诗集
莲花上的“不老”仙鹤
辛勤劳作 吉祥人家
诗集精选
诗集精选
春暖劳作花相伴
诗集精选
美丽的仙鹤
狐狸与仙鹤
阴险和仙鹤
诗集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