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弛有度

2022-05-30ELLENYANC

VOGUE服饰与美容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内耗心理咨询个体

ELLENYANC

从沉闷压抑的会议室,到不停弹跳的对话框,当代人的生活、工作、社交场域或多或少都令人产生精神内耗。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或许是一个契机,让我们和专业人士一起关照内心,从心理学与艺术疗愈角度出发,认识内耗,发现内耗,解开内耗。

世界卫生组织于今年6月发表的一项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有近10亿人患有精神类疾病。中国国家卫健委在2018年5月同样公布了个令人难以忽视的数据:2017年,我国13亿人口中有17.5%的人群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当“精神内耗”成为社交媒体上被广泛讨论的热词,很多人对它的认知却仍然来自碎片化的新闻叙事,抑或好友午夜倾诉时的自我感慨。实际上,精神内耗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概念,有关它的定义与解法仍有一定空间,亟待专业人士进行深度分析和判断。而这正是我们与心理学专家钱颖以及王忠升疗愈艺术工作室创始人王忠升所要探讨的议题:究竟如何正确判定自我心理状态?当代青年的种种心理问题又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减轻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时的羞耻感?面对外界偏见,面对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人们或许需要多一点时间,通过专业的心理诊疗、持续的自我监测和艺术疗愈手段来提升情绪状态,从漫长的内耗里走出去:而这一切,都始于对内耗的发现和认知。

今天你内耗了吗?

如今,“精神内耗”似乎已经成为青年群體中一场流行的“都市病”。在心理学专家钱颖看来,精神内耗其实是一种心理状态矛盾化的表现,其中凸显的是个体的主观感受,它可能是由客观因素激发的纠结情绪,因为无法离开让自己不舒适的环境或逃离自己不想做的事所导致;如果在发展程度和外在表现上没有异常的话,内耗一般情况下并不算病理性精神疾病,但的确有可能成为精神类疾病的一个起源。“如果个个体长时间受内耗的心理状态挤压,在冲突里始终无法安定,那么随着发展程度的增加,最终可能会引发精神类疾病,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最有可能指向的第一种情绪状态就是焦虑,而大质量的积累将演变为焦虑症,也就是变成病理性的状态。”

长期从事艺术疗愈工作的艺术家王忠升也指出,内耗是一个很难界定的名词,当它在汉语文化中广泛流行,其所指与一些精神类疾病的症状有些相似,比如常见的抑郁症,患者同样存在内耗的表现,他们的内心如黑洞般无限吸取个体的能量,每天都提不起精神,并向内攻击,也就是自我攻击。“内耗同样是跟自己向内做斗争,好像有两个自我在反复拉扯,在这场漫长的拉力战中,个体消耗了太多的能量和精力。实际上,我觉得对内耗的表述与心理学中另外一个概念更接近,那就是人格。”王忠升认为,当一个人处于长时间的内耗中,可能会形成种“内耗型人格”。这里所谓的人格,很多人其实并不陌生,前段时间流行于全球社交网络的16型人格测试就融合了一部分人格分类的方法,将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综合状态的表现进行总结。“内耗型人格在社会上可能最终形成一种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向内消耗的状态,无论感情、工作还是家庭生活都是如此。”

钱颖则倾向于用人格三角,也就是本我、超我和自我之间的协调性,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进入了精神内耗的状态。“人格三角中的超我和本我,原本就处于冲突之中,因为本我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欲望和舒适感等内心需求的满足,而超我则需要更多的规范和克制,自我在其中担负了很多功能。但精神内耗的个体往往自我功能较弱,于是引发了超我、本我和现实环境之间的冲突,而不协调、不平衡的人格三角会引发一些强迫性或抑郁性症状。当一个人长期处于情绪波动过大的状态,个体的人格易感性变高,遇到某些环境因素或者人为因素时更容易引发人格障碍,这就属于精神疾病范畴了,治疗难度和严重程度都将有所提高。”

既然精神内耗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诱因,那么我们该如何探知它的存在呢?不妨先问问自己——我到底快不快乐?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有了最基本的觉察后,可以再做一些简单的判断,“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了‘客体分离的思维模式,简单总结—-下,就是看一件事情到底关我什么事,以及关你什么事?由此,我们可以首先把自己从内耗的状态中抽离出来,了解自己在当下所经受的冲击。”王忠升介绍道。

为了尽快从内耗中抽离,我们可以尝试做三件事:首先,停止或阻断反复的思考和妄想,因为内耗时我们的感受可能并不是客观的事实。比如,夜深入静时,有人难以入眠,有人浮想联翩,但实际上脑海里的那些内容大多数时候只是想象:其次,我们需要培养自己建立觉察的能力,锻炼自己对于潜意识的探索。比如,今天不太开心,却说不上来到底为什么,不妨回头想想,是因为旁人的一个眼神,还是上司的一句责难?自己会是讨好型人格吗?在理解自我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发现自己原来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那就告诉自己无需过度追求完美,适度停止苛求:最后,我们可以付诸行动改变自己的状态。以上的三个步骤中,王忠升认为行动至关重要。“西方文化里,当人们情绪低落时,往往会给彼此一个温暖的拥抱,有很多可以通过肢体接触带来的安慰行为。而亚洲文化里并没有这样的传统,但我们可以试着用当下的行动给自己带来力量,哪怕只是给自己做一顿美好的早餐,都有可能改变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就像我们说到艺术疗愈,其实并非狭义上的艺术形式,而是用让人愉悦的方式来关照自己,通过美好的事物自然而然地改善心理状态。”

我需要看医生吗?

尽管精神内耗在当今社会中如此常见,然而并非所有受精神内耗困扰的个体都需要精神科医生的干预,抛开发展程度和时间进展去判断问题的严重性,往往是不负责任的。钱颖告诉我们,医生的主要功能是诊断,判断个体在精神上存在什么问题;而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功能则是评估和辅导。但无论是精神科医生还是心理咨询师,都会从专业的角度给出建议。“其实我们所谓的评估,和诊断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因为当个体并不知道自己出了什么问题时来做心理咨询,我们就需要评估个体所面临的问题是需要上医院看医生、服药或者紧急处理,还是没什么关系,只要日后随访就行。因此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要对诊断学非常了解,才能评估个体的状态是否需要转介至医院诊疗。”

钱颖在日常诊断中就秉持着三个标准:第一个是自知力。所谓自知力,就是一个人知不知道自己状态不好。如果周围的家人、朋友都有所察觉,只有本人除外,那么个体的自知力损伤或者缺失就已经相当严重,属于精神性问题,需要医生的介入:第二个是个体的社会功能是否受损。所谓社会功能,就是职场人的工作、学生的学习、全职妈妈对家庭的照顾……这是衡量个体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的一个恒定标准,因为人的身心往往是互通的,心理上的问题会导致生理上的具体反应,导致个体无法上班、上学等等:第三个标准是支持系统。如果个体发现自己的情绪得不到周围任何人的共情、支撑.就连父母也贬损自己,朋友也不愿意听自己倾诉,那么个体的情绪流通性可能已经出现问题。

在钱颖看来,中国的心理咨询市场发展很快,如今很多人在无法判定自身状态时会选择先与心理咨询师聊一聊。当心理咨询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更加严密的监管体系和市场规范自然必不可少。“我们国家在2017年整顿、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的认定,希望以此引导一部分只是为了解决自身问题的人打消考证的念头,因为这资格证书的目的是让一个人能够全职从事协助他人解决心理问题的工作。现在我们也有各种各样的行業协会、专业学会来提高心理咨询行业的监管力度。当然目前市场上仍然免不了会有一些水平参差不齐的机构和个人存在,对于有咨询需求的人而言,我建议尽量选择具有专业资质、咨询师经验年限较长的机构进行咨询。通过熟人介绍的,哪怕对方认为这位咨询师非常好,也可以请机构为你重新推荐咨询师,因为在心理咨询原则里关系较亲近的人不适合在同一个咨询师处做咨询,用专业术语说就是防止信息串流,因多元关系的复杂性而影响咨询的保密性和有效性。”

社会与性别困境

在当今的网络舆论场中,有关心理疾病的话题屡见不鲜,精神内耗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很多鱼龙混杂的声音,似乎扰乱了人们对心理困境的理解和认知。有人认为,心理疾病患者只是暂时不开心或想不开,也有人将心理问题当作逃避道德义务或社会责任的挡箭牌。钱颖在工作中经手了无数案例,也听过各种带有主观色彩的解读,她认为世人对心理问题的认知一直在发生变化,这其实也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曾有人找我咨询,她在自己所处的一段伴侣关系里已经不再有情感的流动和投入,可又无法离开这段关系,摆脱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带给她的压力:还有人在所处的职位上很不舒服,不喜欢上司,也觉得上司不喜欢自己,工作上有很多事情看不惯却无力改变。像这样充满矛盾冲突的心理问题,似乎在我们的周围越来越频繁地出现,这是否和当下社会环境的变化、各方面压力陡增有关呢?我认为有这个可能性,但更可能的原因是,大家的信息源变多了,讨论的途径也更加开放和多元,才使得这些问题浮出水面。”

中国的精神卫生医疗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曾几何时,很多医院都没有单独的精神科,只有神经内科,几乎所有失眠症,包括抑郁、焦虑症状,都被“神经衰弱”这个诊断学名词囊括在内,一些心理上的问题也被一块统一的遮羞布盖得严严实实。以1986年全国第二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为起点,精神疾病防治被重新定义,并逐步完成转型,于干禧年后得到进一步完善;到了2020年,国家卫健委指出,20%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需开设精神(心理)门诊:2021年,这一比例更提升至40%,为更多需要精神与心理干预的人们带来了福音。如今,很多国人可以通过互联网掌握有关的心理知识和信息,甚至轻而易举地给自己的心理状态贴上标签,即使这些标签并不太准确,但钱颖认为,类似的发声和讨论已然是一种进步,至少让更多人了解到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它可能发生在任何人的身上,从而让人们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所重视,才会有进一步行动的可能性。

女性对待心理疾病、情绪和相关治疗手段往往抱有更积极的态度,“这或许是因为女性对于情绪的感知力、敏感度以及和他人共情的需求量比男性更大。愿意来做心理咨询的女性主要集中在35 45岁年龄段,她们除了拥有坚持做心理咨询的经济条件以外,更因身处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还面临亲密关系的问题。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女性往往会面对生理期、妊娠期等复杂的身体状态激素变化容易引发更多情绪波动,所以通常更需要专业的疏导和指引。”钱颖如是说。

在艺术疗愈这一新兴领域,女性参与者占比高的情况更为明显。王忠升收到的调查数据显示,有80%的艺术疗愈参与者是25-35岁的女性。“从心理学上的统计来看,女性患有心理障碍的概率普遍较高,而在艺术层面,女性也比男性有更多的兴趣。当她们身处与社会产生摩擦最多的一个阶段,在接受外界凝视时的心理需求相对而言也更复杂。如果她们的内心好似一面墙,把所有的问题堵在那里,可能会导致糟糕的结果;如果她们的内心如筛子那样不断筛选内容,屏蔽不适合自己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女性的内心将更为自洽,通过艺术化的服装搭配,或参加一个美容沙龙,从而获得艺术化的生活态度。”

寻找快乐的颜色

面临精神内耗的人群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新的办法和途径,让自己从内耗中解脱出来,艺术疗愈就是近年在全球范围内新兴流行的一种手段。所谓艺术疗愈,实则是疗愈艺术与艺术治疗这两大新兴人文学科的“表亲”,它指向事物本身的治愈性。比如,看一幅画或一部电影,可以衍生出鲜花疗愈、奶茶疗愈、温泉疗愈等等,和前两种以大量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为理论基础的学科,在架构上有些许不同。

在从事艺术疗愈的这些年里,王忠升发现尽管“疗愈”二字被广泛使用和热烈讨论,但国内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真正含义。“疗愈,其实是一个抽象的词。希腊哲学中对疗愈的解释,包含自我关照和愉快两层意思,也就是在愉快的状态下,自己照顾自己。在这个含义下,无论我们是为自己做一次精细的护肤,还是给身体来场彻底的放松,都属于一种疗愈。在工作中,我会着重使用的一种理论,叫色彩心理现象学,就是通过色彩的现象来理解疗愈的过程。”王忠升认为,每一種颜色给人带来的感觉都不一样,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是物质性的,“因为有了光,所以在物理科学上,我们才有了这些颜色,包括赤橙黄绿青蓝紫。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患有抑郁症的人,内心世界一片黑暗;又比如说患有焦虑症的人,内心世界白茫茫的,白到让人感觉刺眼。色彩丰富的世界,其实对于活在当下的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想象—下,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色彩,我们所处的房间‘吃掉了所有的颜色,那可能会让人感到慌张。所有的颜色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关爱,大自然赐给我们绿色的享受,而我们中国人与红色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不同色彩的搭配,更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所以,我经常说色彩具有疗愈的量,就像医生给他的病开药方一样,我把我的药藏在了每一种颜色、每一次体验的秘密中。从视觉、味觉等五感的体验当中,我们都能够感知艺术疗愈所带来的一些效果,它们是相通的,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爱的表达,也是种哲学的思维方式。”

和需要长期随访的心理咨询类似,艺术疗愈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10-12次参与工作坊的疗愈,个体或许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那么,如何判断疗愈的效果呢?王忠升表示,其实人类很难获得绝对的健康,或者是当我们遇到健康问题后得以百分之百痊愈。“我们的身体不断会有很多状况产生,尤其当它遭受物理性的伤害或损耗后,通常没有办法恢复到原本的状态。而我们的精神同样如此。我们并不会界定一个人必须变成什么样,给出一个固定的生活模板,而是希望能够解答他们心中的个困惑,让他们在生活中有一点点改变。比如说,从以前不敢拒绝别人,到可以通过艺术化的表达,理解人和人之间的边界。就像我们经常会用艺术创作,在这个过程中让人们体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人们在这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会把这些答案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正是这类辅助性的疗愈,让有需求的人获得了自己心理上的归属。”

在王忠升的工坊里面,有很多都市年轻人因为工作、职场中产生的精神内耗而焦虑,却无法逃脱,仿佛陷入了一个怪圈。从最初的光芒工作坊,到如今的王忠升疗愈艺术工作室,他直鼓励参与者着眼于当下的行动。有人给他写反馈信件,说因为工作坊中得到的体验,而真正感觉自己放下了很多事:本来生活中难以抉择或者困扰他们很久的事情,在艺术疗愈的创作中找到了出路。这些对于王忠升来说,也是他做艺术疗愈的初衷所在。

无论艺术疗愈还是心理咨询,在解开精神内耗的路途中,还有很多新的问题等着我们去面对,但我们已然看到很多专业的咨询师、疗愈师、医生、专家在尽其所能地提供帮助,以专业知识和深刻的思想带领迷路之人找寻自己的方向。而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让我们也勇敢一点,付诸行动。

猜你喜欢

内耗心理咨询个体
如何拯救陷入“精神内耗”的自己
编辑部内耗研究室
追求卓越,拒绝内耗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