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传承 阅见未来
2022-05-30
策划/黄静子 执行/袁华琳
导语
书本,是乡村孩子看世界的桥梁。以书为桥,遇见大山外的人物,才能阅见更广阔的世界。以书籍为载体,能点亮乡村孩子的读书梦;用文化力量启智润心,能让乡村孩子增知识、广见闻、长本领,为乡村振兴培养后备力量。而作为乡村孩子的领路人,教师的作用不啻一盏明灯……
乡村老教师开启我的教师梦
“现在的娃儿可幸福啦,教室里窗明几净,课桌椅崭新结实,还有图书室呢,不愁没书看啦……”一听这声音,村里人就知道是李老师。
李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他今年72岁了,是位老党员。他身体还很硬朗,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到村东头的小学里转一圈。他把一生献给了学校,村里绝大部分人他都教过,有的甚至一家三代都曾是他的学生。
50多年前,李老师从师范院校毕业。他一直品学兼优,毕业后本来可以留在城里的学校做老师,可他念及家乡穷困,没有人愿意来教书,便毅然决然回到家乡。他在这三尺讲台一站就是一辈子。
李老师最爱说的一句话是:“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他自幼爱读书,爱写文章,便把这些好习惯传承给他教的学生,他把所有的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碰上顽劣的孩子,他从不恼火,总是春风化雨。
20世纪80年代,人们物质生活贫困,精神生活更无从谈起,而李老师无疑是让我们开始有精神生活的那个人。那时候,村小是在村中一个废弃仓库里,当时只收一至三年级学生,采取复式教学的方式。孩子们分三列坐好,轮流上课,李老师一个人又教语文又教数学,忙得不亦乐乎。我至今都记得儒雅、随和的李老师教我们认字、读课文、唱儿歌的场景,高兴时他还会把他写的诗诵读给我们听,虽然我们半懂不懂。
有时,家境贫困的孩子交不起学费,李老师就自己帮忙垫上,这一垫,常常是“有去无回”。家人不理解,他却语重心长地说:“那娃儿多聪明啊,要是上不了学就只能在小山村种一辈子田。多读一点书,走出去的希望就多一分,村子里的穷人哪,才会越来越少……”他就是这样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乡村教师。
想来,是李老师唤醒了我童稚的心灵,在我的心田种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我的教师梦,也是在那时开启的。
扎根乡村传承书香精神
在李老师的教育和影响下,老家的所有孩子都接受了义务教育。中学毕业后,不同的是有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有的参军或就业,而相同的是孩子们回老家时都会去看望李老师。
我在老家待到8岁,就随父母搬去了镇上。李老师虽然只教了我两年,却为我打好了人生的底子。后来我在镇上继续读完了小学,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中学,离李老师越来越远了。但是每年寒暑假,我一定要回老家看望李老师。
记得考上师范大学那个暑假,我把录取通知书给李老师看。他戴着老花眼镜,一字一字地读,并激动地问我:“……师范大学中文系……你以后也当语文老师吗?”我点点头,他欣慰地笑了。
四年后,我大学毕业了。因为我的母校缺老师,我通过招考进了母校,如愿成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我保留了李老师多年前教给我的习惯——读书、写文章,并用欧阳修的话自勉——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我教学生们不仅要读课内的书,还要读有益的课外书,因为只有拓宽读书的路径,才能打开视野、激活思维,真正取得教学相长的良效。
我教书的时代和李老师教书的时代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任教的县城中学和当年李老师任教的村小相比,各方面条件都好太多。我深深意识到,在如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教育的传承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在于传递思想和信念。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更要以文化程度的提升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周末和寒暑假,我仍然会常回老家。村小的图书室藏书量不足,孩子们接触优秀课外读物的机会还不多。我和同事们号召各地的爱心人士捐资购书,鼓励学生们捐出自己看过的有益书籍进行“图书漂流”,让书香飘洒山乡,让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都有书读。
在我的教育和引领下,不少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先后考上了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毕业后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成为他们心目中“最好的自己”。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接班人
晓雷是我带了三年的学生,阳光开朗,好学上进,当年考进了县里最好的高中,三年后考入南昌大学。他出身农村,父母多病,家境贫困,一直接受困难生补助。大学四年,他靠国家助学金和勤工俭学解决了自己的学费,还因为成绩优异获得不少奖学金。
毕业后,晓雷感恩家乡和母校对他的栽培,也为了就近照顾父母,放弃了一线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参加招考,成为一名村官。
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对于大学生和村官的角色转换,晓雷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可是,大到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党委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的宣传贯彻工作,小到村内的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矛盾调解等具体的服务工作,哪一件拎出来都不简单。晓雷放下读书人的斯文,挨家挨户走访乃至到田间地头,虚心向村里的长者请教,终于把全村的情况摸得门儿清。大家伙儿由最初对他的不接纳,渐渐转变为心服口服,他的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有一次,村里的脱贫户张叔因为对脱贫后的政策不了解,找到晓雷发脾气,说着说着动手推了晓雷一把。庄稼人力气大,晓雷也不躲,被推倒在一块水泥砖上,当时就磕破了头。村里人以为晓雷会去找人理论,可最后晓雷只是到村卫生院包扎了一下……
我得知情况后打电话问晓雷要不要紧,他却说:“没事,张叔一时想不通发点脾气可以理解,我只是头破了皮而已,等找机会再和张叔沟通沟通。”后来,晓雷了解到张叔雖说已经脱贫,但还是存在实际困难:他的儿子和儿媳离了婚,儿子在外地打工又摔断了腿,儿媳改嫁到了东北。两个孙子在镇上的初中读书,学费还欠着,张叔差点想让孙子辍学……于是,晓雷找到学校,为张叔的两个孙子申请了困难生补助,还自掏腰包给他们买了一些生活用品。晓雷说:“我也是穷孩子过来的,不能让张叔的孙子小小年纪就没书念,否则更加没法儿断‘穷根。”
晓雷用行动代替语言,证明了自己是个愿意为村里人做实事的村官,赢得了张叔发自内心的感谢和敬佩。晓雷想,改变张叔一个人并不难,难的是改变村里的教育大环境。于是,他多方筹措,在村里办起了阅览室,选购了适合孩子们读的书籍,还特意为村里的种粮户、养殖户订阅了一些农技方面的报刊。
每天晚上忙完了工作,晓雷就带上糖果来到阅览室,组织村里的孩子们一起读书,能读或能讲的孩子都会得到糖果奖励。晓雷想让孩子们感觉到读书有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这对于巩固来之不易的教育扶贫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晓雷的执着努力下,到阅览室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他们甚至带动了家里的大人们来“瞧热闹”。这时,晓雷就会拿出农技知识报刊,告诉大家,种田有方法,养殖有学问,只要读书,农民也可以变成“百事通”。
我为有晓雷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耀眼光芒,我看到了朝气蓬勃、舍我其谁的新一代青年人形象。
结束语
2021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我国接下来的任务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乡村来说,教育既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的功能,更为乡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我目前虽在县城中学任教,但我的生命底色来自乡村教育。在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促进乡村学校质量提升与特色化发展的道路上,我愿意持续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从李老师到我,再到晓雷,我们合力书写了乡村教育的三代传承,是读书改变了我们的命运。这根乡村振兴的接力棒,我们要继续传递下去。
愿广大有志青少年,用自己的力量点燃乡村振兴的燎原之势,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交出满意答卷。
(插图:周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