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晓华:“这个党徽,我要佩戴一辈子”

2022-05-30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话剧教育

“虽然我辞职了,但离职不离党。时刻做到心中有党,才能心中有‘生、才能干好教育、育好人才。”

夏晓华 湖北恩施人,曾任中共利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党委书记、团长,湖北省话剧院党委书记,湖北长江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法人代表。现任武汉公选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板桥镇人民群众心中的“夏青天”,他是长江人民艺术剧院(简称长江人艺)的首任“带头人”,他还是教育行业领军人物……公选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公选王教育)董事长夏晓华的履历,令人惊艳,参加工作不足30年,他两次转型,在三个领域都做出了令人称赞的成绩,他屡战屡胜的秘诀究竟为何?

“我是农民的儿子,大山的儿子,也是党的儿子”

夏晓华出生于有“恩施屋脊”之称的贫困山区——恩施州巴东县绿葱坡。他的父亲是一位乡村小学教师,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大学毕业后,夏晓华考上了公务员,开始了从政生涯,历任恩施市白果乡乡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板桥镇党委书记,利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湖北省话剧院(长江人民艺术剧院前身)党委书记等职。回忆从政生涯,夏晓华说:“在别人眼里我的仕途几乎一帆风顺,其实我也经历了很多坎坷,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我都尽心尽责。我来自农村,我的成绩离不开党的教育培养。我是农民的儿子,大山的儿子,也是党的儿子。”

在板橋镇党委书记任上,夏晓华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夏青天”。夏晓华记得,离任时群众自发地为他送行,一位婆婆对他说:“夏书记,我能摸摸你的手吗?在你的劝说下,我的儿子变得努力上进,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你要走了,我就想牵牵你的手。”

2011年,夏晓华迎来了事业中第一次转型。这年11月,湖北省话剧院转企改制更名为长江人民艺术剧院,夏晓华被任命为首任院长。夏晓华不是学话剧专业的,也没有管理企业的经验,此次双重跨界,他身上的担子重了起来。有人问他:“干部做得好好的,何必在不熟悉的领域重新开始呢?”夏晓华说:“党的干部,就是要服从组织安排。我也喜欢有挑战的工作。”

“既然来了,就得好好干。”夏晓华把这份工作当作党交给他的任务,不敢有丝毫懈怠。“我是‘门外汉,要好好补课:我一方面自学话剧理论、演艺行业的运行规律;另一方面研究现代企业管理。”夏晓华积极参与演员日常排练,和大家取经,还观看学习了大量中外话剧精品,仅一年时间便成功“入行”。

在长江人艺,夏晓华指导编排了一部部优秀的话剧。为人民群众演绎好作品,传递社会正能量成为他的新使命。

其间,他常深入基层调研,与群众联系得更紧密。2012年,夏晓华领导编排的话剧《信仰》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剧目奖,他个人荣获全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

夏晓华回忆:“那时候,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长江人艺越来越好。我们‘5+2,白+黑,没有节假日,没有双休,每天都工作十多个小时,通宵达旦是常事。”

2014年,夏晓华的父亲检查出患有食道癌,在父亲患病卧床的两年中,夏晓华忙于工作,仅回家看望过三次,他回忆说:“我每次回家看望父亲都来去匆匆,母亲总说我忙得像是‘包了火。”

“当时,长江人艺正在抓紧打造大型原创话剧《台北新娘》,作为‘一把手我不敢有丝毫懈怠,父亲病逝时,我还带着队伍在外演出。当我连夜赶回老家时父亲已撒手人寰。听母亲说,父亲临终前仍微睁着双眼,似乎在期待我的归来。”夏晓华回忆说:“长跪于父亲灵前,我不知道应该对老人家说些什么,只知道我再也抓不住他那双枯瘦的大手了。”未能为父亲送终成为夏晓华最大的遗憾。

父亲去世后,夏晓华也生病住院,出院后第二天他就回到了工作岗位,没有休息一天。他始终记得父亲对他的殷殷叮嘱:“官不在大,在于名声。无论干什么,要对得起关心和支持你的人。”

“这个党徽,我要佩戴一辈子”

经历父亲去世,自己生病住院,夏晓华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在有限的生命里,多做一些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

2016年底,夏晓华向组织递交了辞职报告,有朋友劝他辞官不辞职,换个清闲的工作,等着退休,夏晓华则说:“我们受党教育多年,怎么能吃‘闲饭!”

2017年11月,夏晓华的辞职报告通过了,他在不惑之年,放下了所有名利,一切从头开始。同年,夏晓华加盟公选王教育,并创建了毕上教育,这是他事业上的第二次转型。辞官从商,夏晓华的这一举动让很多人不解。

其实,对于辞职之后干什么,夏晓华有过多种考虑,为何最终投身公务员考试培训这个领域?夏晓华对此解释道:

我祖父曾是一位颇受当地人尊重的私塾先生,我的父亲也是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在长辈的熏陶下,我从小就对教育有浓厚的兴趣。父亲临终前,委托母亲给我留下一句话:“教育不能断根。”辞官从教,也是换个“战场”继续战斗。

2012年,我担任武汉大学的客座教授,在工作之余应邀参加过一些关于公务员如何提升能力的公益讲座。能用我25年的工作经验,帮助年轻人实现梦想,我感到十分荣幸。

有人说,体制像围城,这座围城,我出来了,但也没有出来。我热爱体制内的工作,又是“国家治理与考选制度”专业的博士,我希望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培养有信仰、干得好的人才。

工作转换,初心未改。夏晓华说:“我们长江人艺出品的一部话剧叫《信仰》,里面有句台词说得很好:‘领导干部有二线,共产党员没有二线。虽然我辞职了,但离职不离党。这个党徽,我要佩戴一辈子。”他认为,“只有时刻做到心中有党,才能心中有‘生、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才能干好教育、育好人才”。

夏晓华始终将这一初心践行在教育教学中,在面试线下班的公益课堂上,他常给学员讲述话剧《台北新娘》女主角白手起家、打拼创业的奋斗故事,话剧《刘伦堂》中刘伦堂“一心为民,清廉如水”的为民情怀,话剧《天上草原》援疆干部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告诉学员们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在集训过程中,夏晓华还为学员们制定了早上六时半起床晨跑晨读的制度,他说:“国家公务员都必须坚强,我想让大家明白不见风雨哪见彩虹的道理,年轻人就要在最艰苦的地方干,多在事上‘磨。正如晾衣杆和竹笛的故事一样,木材经过磨砺才能成为价值比较高的竹笛,否则,只能做一根被风吹雨打的晾衣杆。”

夏晓华还常跟学员分享他的基层工作经历,他告诉学员,基层工作虽然苦,但很锻炼人,“树要长得高,根就得扎得深,基层是一片沃土”。夏晓华的很多学员“上岸”后,一直保持着晨跑晨读的习惯。还有学员给他发信息说:“老夏,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我一定能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什么都能扛得住、拿得下。”

教育企业应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夏晓华一直认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需要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作为教育企业,应该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坚决不能为了金钱忘记使命。夏晓华担任公選王教育科技公司董事长以来,始终坚持这一理念,他说:“我们培训的学员要有信仰、考得好、更要干得好,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夏晓华曾用“六心”形容公选王教育:

品牌匠心。公选王教育一直聚焦公务员遴选培训,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成功帮助全国30多万考生考上理想的岗位,全网线上线下培训学员超百万,全网粉丝学员也破1000万。

平台精心。公选王遴选网和公选王APP,有9大专栏,30+N个栏目,1200多个学习专题,200多万篇原创文章,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有95%的考题出自这里,每日更文百余篇,用户日访问次数超过5万。

老师爱心。公选王教育始终以“没有考不上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先生”“遴选当老师,人生当导师”的教学理念,备课、磨课、授课、答疑、疏导。基于30万学员大数据分析,推出七步成仕法、五子登科法、瓜瓤教学法、公文写作随心套等全新教学方式,分段学习,模块训练,全真模拟,让学员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教研潜心。公选王教育形成了遴选、公考、职场三大教学类别,笔试、面试、写作、沟通、人机对话五大产品矩阵,有公务员遴选笔试面试宝典、遴选真题集、遴选刷题库、面试经典母题等300多种教材教辅。

课程用心。从线上班到线下班,从短期班到长线班,从笔试班到面试班,从小班到大班,从“一对一”到“一对多”,从录播课到直播课,从通用课到专项课。公选王教育在全国31个省份300多个地级市,分省分市分系统课程,满足不同学员的个性化需求。

服务贴心。公选王教育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十多种趣味性、实战性督学,让学员能力全面激活,班主任、课程顾问24小时为学员提供帮助。

“教育工作者要有把‘树人放在第一位的公益心态”是夏晓华一直坚持的理念。他认为,教育工作者一要有“耐心”,育人之道,切忌浮躁;二要有“戒心”,教育企业要力戒发展过多过乱,要聚焦自己最擅长的、最感兴趣的教育事业去精耕细作、精雕细刻;三要有“好奇心”,教学教研必须每日精进,创新领跑。进入了新时代,他在坚守初心的同时,不断创新教育形式适应时代发展。他提出,新时代,公选王教育要牢记新使命、深化新理念、发展新教育。夏晓华为此总结了“五个新”:

新思想。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标准,教育工作者要有把“冷板凳”坐热的定力。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一以贯之、一干到底。执着于内心对学生成才的信念,牢记育人的使命,才能实现大追求,成就新事业。

新需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新背景下,教育需求发生了变化。当前的遴选教育行业,教育产品存在单一、僵化、落后、鱼目混珠等问题。公选王教育作为遴选标杆企业,要竭尽所能助力完善标准体系,促进行业发展标准化,满足受教育者对高质量、个性化、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新环境。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夏晓华认为教育行业要重视教育智能化,将传统经验性教学向以数据交互、信息评估为主的数字化教育转变,推动教育和学习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

新模式。疫情之下,在线教育+直播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当前,直播课程已经是在线素质教育赛道的主流形式。这也意味着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到数字教学空间的变化,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思维。

新方法。新教育要有新的教学教法。最主要是围绕学员的核心素养高质量地开展教育,主要方式是“一微、三性、四化”:微课堂;实战性、互动性、体验性;直播化、精准化、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员得知道,方法比答案重要,深度思考比死记硬背重要,会干比会考重要。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新的教学教法一定要与立德树人的“道”相结合。

目前,公选王教育的学员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成为公务员教育培训行业领军品牌。近年来,夏晓华带领公选王进军自媒体,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共享知识”,全网收获七百多万粉丝,让公选王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更多人。

投身教育行业5年,夏晓华依靠坚定的信念、创新的理念斩获许多赞誉:2017年,由新华网主办的第八届“大国教育之声”论坛上,夏晓华被评为“2017年度·教育影响力杰出人物”;2018年,腾讯主办的2018“中国好老师”颁奖典礼上,夏晓华获得“2018中国好老师·明星教师”称号;2021年,在“2021‘回响中国腾讯教育高峰论坛”上,夏晓华被授予“2021年度教育行业领军人物”荣誉称号,还担任着2021年湖北“营商环境观察员”,被团中央聘为“中国青年创业导师”;2022年,夏晓华当选湖北省楚商联合会副会长……荣誉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

作为教育类的企业家,夏晓华始终把承担社会责任放在重要位置。2022年,他代表公司为家乡的学校捐赠两所爱心图书馆,鼓励孩子们:“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爱自己,爱读书,爱父母,就是爱国家!”

2022年,公选王喜迁新址。回顾奋斗之路,夏晓华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教育事关国计民生,我们永远走在奋斗的路上。公选王和毕上教育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不负梦想、不负时代!”

猜你喜欢

话剧教育
话剧《坦先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话剧《二月》海报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二)(1935-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