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红色印记

2022-05-30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海员印记香港

回望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香港从未缺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就在香港设立了诸多重要机构,领导香港同胞进行不屈不挠的民族救亡斗争,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让我们沿着那些红色印记,一同探寻香港为中国革命留下的宝贵记忆。

香港的红色印记最早可追溯至大革命时期。1920年,香港青年林昌炽、张仁道、李义宝集资出版了一份不定期刊物《真善美》,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年12月,陈独秀坐船途经香港。林昌炽、张仁道、李义宝三人特意携带《真善美》上船与他会面。陈独秀阅后对他们倍加赞赏,鼓励他们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此次见面后,三名青年慨然践约,在李义宝家中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

1923年,李义宝抵达广州,找到共产主义青年团商议,回港后建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之后,香港中共党小组成立,这是香港最早的党组织。早期香港中共党组织的成员很重视在海员中开展工作,经常到海员中演讲,宣传革命道理。

1922年,香港爆发海员大罢工,主要发起人林伟民和苏兆征此后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苏兆征和邓中夏等共产党人在广州和香港领导了著名的省港大罢工。此后,工人运动在香港继续发展,为中国共产党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党员骨干。

香港既是中国共产党连通内地与海外的重要桥梁,也是反革命风暴席卷内地时相对安全的所在。周恩来曾在香港养病,并参加当时在港的中共广东省委会议,研究广州起义。聂荣臻、叶剑英、刘伯承等多位开国元帅都曾在香港避难。在利用香港开展革命工作的过程中,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对香港的特殊作用有所认识。这种历史渊源一直影响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日后对香港的方针政策。

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香港设立的重要机构以各自的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土地革命时期,香港的华南交通总站成为外界进入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上的重要一环。这条在中共广东省委协助下建立的交通线为苏区运送了大量重要人员、情报和物资。

抗日战争爆发后,香港成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陣地,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成为支援全国抗战的重要“物资站”。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中国共产党建立香港分局管辖港澳工作,更加重视利用香港开展工作,将其打造成“反内战、反独裁”的文化宣传阵地。“五一口号”发布后,香港成为“新政协运动”的中心。在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的护送下,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等留港著名民主人士分批秘密北上参加新政协,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人秦邦礼在香港成立的华润公司始终以贸易支援前线。解放军打到哪里,华润公司的物资就运到哪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香港回归前,新华社香港分社除了履行中国国家通讯社驻港分支机构职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驻香港最高代表机构,履行中央赋予的各项职责。

百年大党,情系香港。时过境迁,这些机构或已不复存在,或以新的形式服务于国家发展,但“东方之珠”的红色星火从未熄灭。

猜你喜欢

海员印记香港
几时印记
盼望
盼 望
30年印记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幸福印记
展与拍
香港
时光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