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求名利,公私分明

2022-05-30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公私分明彭真委员长

“我跟父亲学了一个东西,就是‘奉献两个字。”“他什么时候都是老百姓怎么样,党怎么样了,国家怎么样了。”

彭真教育孩子的方法很特殊,也很别致。不说教,不打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他经常给子女们写些条幅,或教导,或勉励,并分赠给孩子们。像“实事求是”“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等等都是他爱写的。

彭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他曾多次对子女们说,要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在彭真四个子女的印象中,小时候家里的生活虽然过得不差,但彭真夫妇一直要求孩子们在吃和穿的方面跟同学们一样,而且参加劳动时一定不能怕苦怕累。

新中国成立后,彭真担任的职位越来越高,张洁清仍像过去一样,踏踏实实做工作,平平凡凡过日子。不仅如此,她还教育子女不能因为父亲做了高官,就搞特殊、讲攀比。傅彦是家里唯一的女孩,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可张洁清和彭真对女儿的爱,从不体现在衣、食、住、行上,而是注意从小培养她自立自强的性格。在傅彦的记忆里,她几乎没有穿过花衣服,从小到大穿的都是哥哥穿过的旧衣服,直到上大学也没穿过皮鞋。傅彦五岁时就被送去住校,从学校到家里,不管路有多远,傅彦都是骑自行车来回。傅彦回忆:

供给制改工资制后,父亲和妈妈的工资要供几个孩子、我奶奶、妈妈的继母及侄辈们的学习、生活费用。妈妈的日记中有一部分是开支细目,连气门芯2分钱都记录在案,精打细算。可1955年底妈妈随父亲出访苏联置装时,为了不给国家添麻烦,不向组织伸手,她去老东安市场旧货店,买了一件旧皮大衣。

1979年初中央给父亲平了反。父亲被任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不少人觉得安排不妥,父亲说“只要能工作就行”,又说“计较个人得失就不是共产党员”。妈妈更是淡定不语。

1983年父亲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除了为立法、普法、使人大机构更加完善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之外,一切如故,媽妈依旧淡定地做她认为该做的事,依旧慈祥地对待每一位工作人员。多少年后,我们一起回忆时,惊讶地发现,“文革”时,我们没有低头,没有气馁,没有丧失意志,而父亲当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我们也没有因此觉得高人一等,我们没有去批过一张条子或提过一个要求。因为我们有引以为豪的、不求名利的父母给予我们最有价值的精神食粮。

彭真在最后病危时,傅彦整整75天衣不解带,没离开过父亲的病房,一直陪护在父亲身旁。这种孝道在于彭真注重公私分明,对子女加以教育的良好家风。傅彦说:“我跟父亲学了一个东西,就是‘奉献两个字。他真的没有他自己。他什么时候都是想着老百姓怎么样,党怎么样了,国家怎么样了。”

(责编/黄梦怡 责校/李希萌、赵雪纯  来源/《中共领导人的治家之道》,肖伟俐/文,《领导文萃》2008年第7期等)

猜你喜欢

公私分明彭真委员长
彭真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彭真:细微之处见真知
如何引导领导干部做到公私分明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栗战书简历
金正恩访华
大将黄克诚“公私分明”好家训
试论蒙藏委员会委员长之遴选
教育資源投放“公私分明”或“一視同仁”?
“纪念彭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放着河水不洗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