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妈妈!》刻意设计有损真诚表达

2022-05-30式微

中国银幕 2022年10期
关键词:春潮母女女儿

式微

推荐指数:★★★★

反调指数:★★

最新票房:7128万

(截止9月29日)

中秋看完《妈妈!》后,觉得不如杨荔钠的前作《春潮》,这是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第一印象。至于原因,经过较为漫长的思索,得出这样的结论——《妈妈!》虽然讲述的是母爱这个人人可感的话题,但仍像是一部诞生于真空的电影,不接地气。

《妈妈!》没有勾下我的眼泪,因为它的戏剧冲突太过于设计化,为达到85岁的母亲照顾65岁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女儿这个感人的初始设定,需要女儿不结婚,家里没有其他亲人,甚至于雇佣一个保姆都是主创“想”不出来的解决办法。这样的刻意成为阻碍一部分人投入进去欣赏母爱伟大的“门槛”。奚美娟老师饰演的女儿一直像是有恋父情结才没能走入婚姻一样,当然后面揭晓答案,是她的原因导致父亲在特殊年代自杀,所以她一生未与自己和解。然而,特殊年代的事电影完全无法展开说,只能通过女儿得阿尔兹海默症后无意识的忏悔来点到为止。这当然不像《归来》中张慧雯饰演的丹丹表现得那样直观,创作者隔了一层的表达又不甚巧妙的话,观众自然很难感同身受。

另一种来自真空的观影体验产生于85岁的母亲在得知女儿患病后的“坚强”表现,或许吴彦姝老师作为84岁的老人坚持锻炼,身体基础很好,但直接代入片中的母亲也要能做平板支撑等对于老人来说的高难度动作,亦显得过于刻意。因为导演并没有在前半段铺垫,母亲有如此健身习惯等,她前半段如一個调皮的孩子般需要65岁的女儿事事照顾,突然来这样的U形大反转,即便在为母则刚的加持下,说服力也不够。毕竟,现实生活中,85岁的老人普遍的身体状态,观众还是见过的。

创作者当然可以有选择极端情境的权力,但如果做了极端选择,就要承担与观众观影有壁垒的准备,如何让观众在极端情境下还能被代入创作者所表达的故事,进而感同身受,这全依赖于导演功底。显然,杨荔钠在《妈妈!》中选择了一个看似极端感人的故事,但刻意设计有损真诚表达,论代入感,远不如《春潮》中母女相爱相杀的对抗来得有共鸣。

母女关系无疑是微妙的,可以如《相爱相亲》中从对抗走向和解,可以如《春潮》中从对抗走向决绝,也可以如《你好,李焕英》般从心有不甘的穿越走向感人至深的彼岸。偏偏《妈妈!》中母女转变角色的彼此照顾是难以为继,后续乏力。导演在后半段铺陈了各种妈妈照顾女儿的细节,情节犹如1+1+1的罗列,并未能将观众的感动推向理想高潮。观众在观影前早已准备好的眼泪,没有夺眶而出,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当然,换一种角度来看,从杨荔钠让中年和老年女性做故事主角来看,确实充盈了当下的电影市场,尤其两位演员的表现可圈可点,观众就算产生不了代入感,只从欣赏表演的层面来看,也能值回票价。

猜你喜欢

春潮母女女儿
江城子·春潮不息
春潮带雨 寒食月明
沉默与孤独——《春潮》电影解读
모녀(母女)간의 어두운 물결
大三的女儿
搞笑母女档
卖水果的母女(外二首)
海的女儿
母女小剧场
草原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