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年世锦赛:东京格局 巴黎风向

2022-05-30麦延

羽毛球 2022年10期
关键词:老将领奖台女单

麦延

随着杭州亚运会被推迟至明年,东京世锦赛成为了年内独一无二的单项大赛。为期一周的比赛,东京体育馆内刮起了冷风,又吹过了热浪,有人欢喜有人愁。“80后”逐渐淡出,“90后”称王称霸,“00后”跃跃欲试,一份关于年岁的赛场更迭逐渐清晰,尤其是从这一传统的奥运周期中间点上来看。

昆拉武特成为历史上首位闯入世锦赛决赛的“00”后,但依然敌不过安赛龙的强势

年轮变换,新旧莫测

年轮指的是一个年周期环状轮圈,与竞技体育周期和球员的年龄层类似。一届比赛看下来,有一个问题在脑海不停浮现:多老算老将?多小算新人?

“80后”:逐渐远去

越来越多的80后球员退出舞台,能活跃在一线的更是少之又少,这足以证明刚过完38岁生日的亨德拉和即将迎来35岁生日的阿山还能闯入世锦赛决赛是多么的传奇。这一对年龄加起来73岁的老将组合,作为整届比赛唯二登上领奖台的“80后”,几乎代表了目前世界羽坛这一批球员最后的呐喊。

他们确实老了,但他们那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的打法其实很年轻、很省力。在比赛中,洪钢和高崚两位解说还开了一个玩笑:“他们这样打,打到50岁都行。”不过,“亨山”输球了。创造历史的马来西亚组合给世界男双上演了一堂如何打“亨山”的课,就像当年鲍伊/摩根森教大家如何打“小黄人”一样。

“94至98”:大热当道

至少在这个奥运周期结束前,无论是中国队还是国外选手,处在这一黄金年龄段的球员依旧是绝对的夺金主力,这次世锦赛的五项冠军都在这个年龄范围。不论是身体、实力还是经验和对球的理解,这个年龄层的球员都是最为成熟和最有竞争力的。他们的问题则在于,他们还能不能拿出“新人”的姿态。

奥运夺冠后的陈雨菲已经是每位一线女单冲击的对象,她遇到的困难必然比上一个周期多,位置要更难;夺冠后,“雅思”直言经历了波折和离合后的夺冠,就像4年前在南京首次夺冠时一样,这是他们的一次自我重塑;经历无数风雨之后,“凡尘”的每一次顶住困难,也都是忘掉上一次的胜利或失利。

从冲到守是更难的,那么如何保持“新态”就很重要了。对于这一批球员来说,他们年轻吗?不算了。他们是老将了吗?似乎也不算。或者反过来想,正是因为这样夹层的身份赋予了他们更强的竞争力,他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用好“新人”的干劲和“老将”的能力。

“00后”:跃跃欲试

去年,印度人拉克什亚成为羽毛球历史上首位夺得世锦赛奖牌的“00后”;今年,昆拉武特再次刷新上限,让世锦赛决赛首次出现了“00后”的身影。同时,今年登上领奖台的“00后”也比去年多了两位,分别是男双季军、印度的兰基雷迪和女单季军、韩国的安洗瑩。

说到昆拉武特和安洗瑩,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天才”,无非是少年老成、球风成熟,和同龄人有明显的不同。年岁渐长,年轮渐增,年轻人的身影应该会越来越多。

安洗瑩逐渐稳定

桃田贤斗已经暂时退出了一流行列

局势未改,仍趋稳定

以往,我们会将亚运会这一年的亚运会和世锦赛看作是这一奥运周期的期中考,以此节点窥见这一周期的新变化和新格局。但随着东京周期的延长和巴黎周期的压缩,目前离巴黎奥运会已经只剩下不足两年了,但从实际时间来看,时间尚未过半。

就这一届世锦赛而言,世界羽坛的五个单项都未与东京奥运周期产生明显的变化。更有甚者,其趋势不但没有巨变,反而是较以往更加稳固了。

男单依然是“一超多强”的局面,安赛龙依然有着鹤立鸡群的优势,反而是桃田贤斗的能力与日俱减,一次又一次的一轮游和失利已经逐渐让他退出了一线球员的行列。

女单、女双、混双都依然是稳定的几位/对球员在竞争,女单和混双的世锦賽四强都是前四号种子会师就能说明这一点。女单的陈雨菲、山口茜和戴资颖依然竞争激烈,马林、奥原希望、辛德胡分别暂时受伤病影响,倒是安洗瑩每一年都在往上爬,很可能会成为巴黎奥运会的奖牌有力竞争者。

女双依然是中、日、韩、印尼四家的竞争,但除了中国队一双未变外,其他三支队伍都在酝酿重组,包括我们国羽也在探索后面几对的尝试。随着乔丹/梅拉蒂的淡出,混双的竞争更是逐渐稳固在中、日、泰的四对组合之间了。

唯一变化较大的可能是男双。马来西亚男双创造了历史,而印尼男双也依然有着极深的厚度,加上中国男双的重组初见成效,男双赛场依旧是最难预测的。在四个单项格局稳定之下,男双的变化也留给了我们一丝新鲜感。

韩悦离领奖台只差2分

郑雨和张殊贤差2 分就能登上领奖台

中考不俗,着眼巴黎

中国羽毛球队自今年3月起开启了长达半年的海外生活, 在特殊的疫情环境下秉承着“关关难过关关过”的精神,将困难一一克服。这一次期中考,中国队以2金1银2铜稳居榜首,证明了我们的底蕴和能力。

随着石宇奇的回归、赵俊鹏的起势以及其他球员的提升,中国男单虽然依旧困难重重,但仍然保有很强的冲击力;女单除了陈雨菲,我们见证了韩悦和王祉怡近期的成长,大有追赶二单何冰娇的势头。双打方面,国羽男双重组初见成效,在日本公开赛展露训练成果;女双依然是“凡尘”当家,目前的二双郑雨/张殊贤差一步就能登上领奖台,还需成长;混双在“雅思”复苏后更加稳定,近期轮到“黄鸭”休息调整。

总体来看,上一周期的主力很大可能依然会是巴黎奥运会的主力,这跟伦敦和里约这两个周期时的国羽结构有点相似。从冲到守是更难的,那么如何保持“新态”就很重要了。但我们也不能单吃“老本”,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00后”球员亟需成长和努力补位。只有更多年轻人到达一线位置,才能让我们的阵容更有活力,也反过来能促进主力的提高。

无数逆转、无数悬念,世锦赛留给我们的不止是比赛的精彩、冠军的庆贺、离场的遗憾,还有关于这个周期的中间点考量和关于年岁的思考。可以预见,两年后的巴黎奥运会的竞争格局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至于搭上前往巴黎航班和登上領奖台的,是焕发新生的老将还是少年老成的小将,亦或是集两者大成的中生代,或许等来年的世锦赛和亚运会结束后,一切就可以清晰大半了。

用女双“三冠王”贾一凡的原话结尾:“付出多少才能得到你想要的?这就是其中的奥秘了。”

世锦赛冠军榜

男单:安赛龙(丹麦)

女单:山口茜(日本)

男双:谢定峰/ 苏伟译(马来西亚)

女双:陈清晨/ 贾一凡(中国)

混双:郑思维/ 黄雅琼(中国)

猜你喜欢

老将领奖台女单
因为这3秒,美国队拒绝上领奖台!
高老师的第二职业
东京奥运会:用回收塑料造领奖台
大粮积雪 谁解老将廉颇心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李雪芮后场技术分析
林严:环境执法岗位上的“年轻老将”
鼎鑫生物 沙棘老将潜入直销
冠军领奖台(寓言)
领奖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