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巨头进军保险市场!中介机构上演“大撤退”
2022-05-30赵梦涵
赵梦涵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企业名称申报登记公告显示,“宝马(中国)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已被核准。
虽然相关业务的展开还需等待监管批准,但这也是汽车巨头宝马入局车险市场迈出的第一步。
近年来,车企入局保险市场已成遍地开花之势。
收益和广阔的市场成为了车企入局保险市场最主要的原因,在有效降低保险成本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汽车售后服务、完善了产业链。
如今保险中介市场内有业绩承压,外有监管高压,车企想要做好车险,可谓长路漫漫。
宝马即将开展保险业务,车企入局保险市场成大势所趋件
宝马的入局谋划已久,据宝马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的官方介绍显示,宝马还通过即将正式开展的保险及信用卡等业务,拓宽服务范围,丰富产品内容,力求为集团用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体验。
在这几年里,车企入局保险市场已是大势所趋。
早在2011年,上汽集团旗下上海汽车集团保险销售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括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代理收取保险费,代理相关保险业务的损失勘查和理赔等。同年,广汽集团等发起成立的众诚保险,成为国内首家由汽车制造商牵头的专业汽车保险公司。2012年,一汽集团成立鑫安汽车保险,其主要定位是一汽集团移动出行优质车险服务提供商。
紧随其后加入市场的是新能源汽车企业。
2018年,新能源车企小鹏汽车成立广州小鹏汽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2020年8月特斯拉在上海注册成立特斯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2022年1月,蔚来注册成立蔚来保险经纪公司;3月,比亚迪宣布成立保险经纪有限公司;6月,理想汽车通过收购银建保险经纪公司获得了保险经纪牌照,可以直接开展车辆保险相关业务。
车企入局保险市场最为主要的原因是收益和广阔的市场。
业内观点认为,对于大型车企来说,汽车的售后服务市场的利润率要远高于汽车的生产和制造,入局保险市场可以有效降低保险成本,加强汽车售后服务,并进一步拓展业务、完善产业链,从而增加利润增长点。
新能源车更是拥有广阔的市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突破350万辆,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量已超过900万辆。同时,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近来车企入局保险市场成遍地开花之势。
保险中介市场面临内外双压,车企逆流而长路漫漫
保险中介市场这一块蛋糕里,有车企的火热入局,自然也有人黯然离场。
2021年我国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4.20万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7.95%,但这个占保费收入八成以上的保险中介市场近年来也受到了内外双重压力。
一方面是保险中介市场监管为整治乱象持续保持高压。
《2020年保险中介市场乱象整治工作方案》将虚构业务套取费用、挪用截留保费、编制虚假数据、销售未经批准的非保险金融产品、存在非法集资或传销行为等市场乱象确立为整治重点。
2021年度被处罚的299家保险机构中,保险中介机构有178家,占比近60%。具体来看,这些保险中介机构共收到348张罚单,占罚单总量的17%;累计罚款金额达3605万元,占比13%。
前五大违法违规事由为“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牟取不正当利益”“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合同以外的利益”“编制虚假报告、报表、文件、资料”“聘任不具任职资格人员”“未按规定制作并出示客户告知书”。
诸多乱象让多家保险中介机构在许可证到期之后,因不满足监管要求申请续期未获批准,部分中介机构的许可证被注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有2787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许可证被注销,72家保险专业机构许可证被注销。
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保险中介机构业绩承压。
最明显表现在保险中介机构纷纷撤离新三板,在高峰时期,新三板挂牌保险中介机构有30多家,目前仅剩12家,超过半数保险中介机构已从新三板撤离, 对于原因,多数公司给出的理由是经营发展需求、战略调整、降低运营成本。
2021年年报已经披露的13家新三板挂牌保险中介公司中,9家保险中介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其中润华保险营业收入降幅最大,实现收入0.285亿元,降幅74.84%;净利润普遍承压,仅5家公司实现盈利,其中,净利润降幅最大的是大生泰丰,2021年净利润同比下滑341.88%,由盈转亏,实现净亏损345.86万元。大生泰丰已于今年8月12日起终止在新三板挂牌。
如今保险中介市场内有业绩承压,外有监管高压,車企纷纷选择逆势而上,脱离不开环境与政策的影响。
2012年,银保监会在下发《中国保监会支持汽车企业代理保险业务专业化经营》的通知时指出,粗放的兼业代理经营模式不适应保险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要求,迫切需要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推动汽车企业代理保险业务专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汽车保险中介服务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有利于防范经营风险、规范市场秩序,有利于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
新能源车方面,2021年底,《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正式上线,所有新能源车辆均须投保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
此外,车企还拥有信息和专业优势。与传统保险公司相比,厂商对于自家汽车风险信息、车主信息以及车辆驾驶信息有着充分的掌握和了解,能够为车主提供更好的汽车保险服务,甚至在将来可以根据个人客户和汽车的风险状况,推出更多的定制服务,尤其是对于新能源车险而言,还有更为广阔的市场。
车企拿下了保险牌照,也只是获得了“敲门砖”,业务落地的复杂程度和管理能力对车企都是巨大挑战,车企想要真正能够做好车险,可谓长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