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字的“活化石”——篆刻艺术
2022-05-30
成竹在胸,一气呵成,方寸之间,尽显中华文字之美。这就是中国篆刻。无论是古朴浑厚的玉玺还是端庄婉转的小印,篆刻用一笔一画勾勒出了历史的轮廓。2009年10月,中国篆刻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篆刻艺术历史悠久
篆刻,俗称治印,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简单来说,篆刻就是以刀代笔,在印章上刻画中国汉字,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既强调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又突出镌刻中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于方寸之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深受中国文人及普通民众的喜爱。篆刻艺术作品既可以独立欣赏,又可以在书画作品等领域广泛应用。
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代所说的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鋒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秦代以前,印章称为“玺”或“鉨”。玺为在玉上刻制的,鉨是在金属上刻制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和民间私人用的印章统称为“印”。从此,鉨就废而不用了。细化来讲,帝王印称“玺”,官印称“印”,将军印称“章”,私人印称“印信”。
篆刻艺术的发展
在3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篆刻艺术历经了10 余个朝代,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
汉代是篆刻发展空前辉煌的时期。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汉印都极为丰富,尤以私印的种类最为繁多。汉印以缪篆书体入印,这种字体结构简化、笔画方直,其与汉代隶书的兴起有直接关系。汉印中还有以鸟虫书体入印的,装饰性很强,是古代的一种美术字体。
汉印分铸、凿两种。西汉的印章多为铸造,其中以西汉末年新莽时期的印章制作最为精美。东汉的印章以凿印最有特色,因为东汉末期社会动荡、战乱不已,官员、将领经常调动或阵亡,造成封拜频繁,往往来不及铸造印章,就在预先准备好的印坯上临时刻凿而成,印文多不加修饰。汉代铸印庄重雄浑,凿印健拔奇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都给后世篆刻以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然而,当篆刻发展到了唐、宋、元时期,则处于衰微阶段。在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从根本上分家,篆刻艺术因此走了下坡路。这种形势到了元末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花乳石可以入印,从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
到了明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明清以来,篆刻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期。此时,篆刻艺术的特点主要是流派纷呈。在这一时期,文彭(明代篆刻家、文徵明之子)、何震(明代篆刻家)对篆刻艺术流派的开创起了重要的作用。一次偶然的机会,文彭发现一种叫作“灯明石”的冻石可以当作治印材料。经过他的倡导,这种石材被广泛地应用。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篆刻艺术的流派纷纷呈现,出现了程邃、丁敬、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黄牧甫等篆刻艺术家。一时间,篆刻艺术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
古时,玺印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后来,篆刻的发展逐渐大众化,被广泛地用作署名和收藏;当代,篆刻依旧流行。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就是一枚古香古色的印章。篆刻不仅能够锻炼人的专注力、观察力,还能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一方印中,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篆刻者将工匠精神和中华古典美学完美结合,在润物细无声中,用一桌、一石、一刻刀,传承古人智慧,传播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