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2022-05-30赵秀坡

少儿画王(7-10) 2022年10期
关键词:衬托静物动静

赵秀坡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诗被称为“文外独绝”,出自《入若耶溪》,作者是南朝诗人王籍。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蝉噪阵阵,林间愈显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蝉噪阵阵是动,由此衬托出树林的寂静;鸟鸣声声也是动,由此衬托出山谷的幽深。在这里,动和静巧妙结合。以动衬静,寓静于动,取得了比单纯描写“静”更传神的效果。动静虽是矛盾状态,却因对比而存在。山林中的蝉噪、鸟鸣,之所以能够引人注意,就是因“静”的衬托。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在描景状物时,既要描写它的静态,又要写出它的动态;动静结合、相映成趣,才能使描写的景物“活”起来。这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以静衬托动,以动写活静。

要做到动静结合,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化静为动

化静为动就是将静止的物体加以刻画,使其具有动态感,从而使描写的物体富有生气、充满活力。单写静物,容易让人觉得呆板,如果把静物化为动物来写,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如“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紫藤萝瀑布》)这句话中,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静止的花朵人格化,“挨着”“接着”“推着挤着”等词语,使人仿佛看到花朵像小孩子一样,在一起拥挤嬉戏、富有动感。再如“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地别了。”(《西溪的晴雨》)青山是静立不动的,但在作者的想象中,它竟会像人一样跑来点头、分别,给人活力十足的感觉。

二、化动为静

化动为静,就是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常见的有以声写静,如“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用“沙沙的写字声”,来衬托教室里的安靜。还可以以动写静,如“向瀑布望去,只见瀑布像一张白色轻纱,被人遗忘在山上,给山谷增添了许多魅力。” (《黄果树瀑布》)写出了遥看瀑布的印象,将瀑布比作一张白色轻纱,将流动的水当作静止的布,生动形象。

三、动静互衬

动静互衬就是既描写事物的动态又描写事物的静态,二者相互衬托、动静结合。作品中动态的描写和静态的描写交互出现、参差错综,形成一种参差美,相映成趣。如老舍先生笔下的猫,静态描写有“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什么事也不过问”,动态描写有“蹭你的腿”“跳上桌来”“踩印几朵小梅花”。通过静动结合的描写,把猫的性格特点写得活灵活现。再如“在那房子的上面,静立着烟囱。烟囱里吐出的烟,袅(niǎo)袅娜娜的,像个精灵一样,不断扭着腰肢,在给夕阳伴舞。” (《沙家浜(bānɡ)的晚霞》)在这里,烟囱是静的,而烟囱里吐出的烟是动的,达到了动静互衬的艺术效果。

同学们,如果你在写景作文中,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结合起来,那么,你的写景美文将更加吸引人!

猜你喜欢

衬托静物动静
早春
微·视界
静物写生
衬托与烘托在诗词中的运用
“动静”之中话物理
动静相映,写情造境
静物(节选)
基于力的电动静液作动器阻抗控制
写作的艺术表现手法:衬托
怎样写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