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似冰壶见底清

2022-05-30陈以云

师道 2022年10期
关键词:韦应物

陈以云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抚茕嫠。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坐客何由识,惟有故人知。(《逢杨开府》)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韦应物出守滁州,在一次宴席上偶遇少时朋友,谈起旧事不胜感慨,便写下这首《逢杨开府》。这首诗历来被看作韦应物的自传,对理解他的诗非常重要。文学史上常常把韦应物归于山水田园派,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他的诗学陶渊明,得其冲淡平和,又兼学谢灵运、谢朓,得其流丽工致。但从《逢杨开府》可知,他的冲淡平和,是经历大风大雨之后归于平静淡泊。

韦应物(735~790),出身京兆韦氏,家世显赫,15岁即为唐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少年豪纵不羁,纨绔无赖,时常打架斗殴、赌博狎妓、结交亡命之徒。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亡蜀中,他扈从不及,流落失职,家道亦中落,饱尝人生酸辛后始立志读书。唐代李肇《国史补》说他“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前后判若两人。他一生在官场起起落落,多次受到罢免,又多次复出。建中三年(782)后,历任滁州刺史、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最后官职为苏州刺史,世又称“韦苏州”。

韦应物最有名的诗作是《滁州西涧》。涧边芳草、深树黄鹂,物虽小而堪留恋;春雨水涨,渡头无人,孤舟自横,唯胸怀淡远,才能领略这种野趣。

他还有一首《闲居寄端及重阳》,也是在清冷之中发现诗意:

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

此诗作于建中元年(780)冬,韦应物辞官后隐居于澧上善福精舍。寒冬清晨,雪满山林,人跡罕至,野寺疏钟,颇有凄清孤寂的况味,他却非常享受,乐而忘忧。“无事风尘独不归”,读之令人尘心都尽。

不过,这种写闲居独处的诗作在韦应物集中只是少数。他留下的诗有六百余首,其中燕集、寄赠、酬答、逢遇、送别、怀思之作占了大多数。这些诗大都写得平淡真诚,仿佛只是随口道出。即使是写重大变故的诗,也是“以平心静气出之”。他在《赠王侍御》中说好友“诗似冰壶见底清”,这也可用来形容他的诗,即深情与旷怀相融合,真挚自然,语淡情深,如苏轼所说的,“寄至味于淡泊”。

大历四年(769)秋,辞官已四年的韦应物南游扬州,途径楚州,与多年前客居江汉时的故人偶遇,悲喜交加之下,写下《淮上喜会梁川故友》。

一别十年,老友已鬓发斑白,彼此都过得颓唐,但风情慷慨,一如其旧。“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有“人如浮云易散、流水去无还期”的慨叹,但此诗最好的部分在结语“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以问答的形式说老友羁旅漂泊,看似衰颓,而悠游林下,杖履逍遥,亦令人仰慕。这就让整首诗的悲凉之意变淡了。

隔年自扬州北归途经楚州,韦应物碰到另一位故人李瀚,作于此时的《淮上遇洛阳李主簿》更可见出他对朋友的深情: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日夕逢归客,那能忘旧游。

此诗用李瀚的眼光去看自己,将个人的感受完全融于老友的形象和感受中。诗写李瀚在渡口结茅隐居,在一个秋雨潇潇的傍晚看到故人乘舟来访,旧日同游的情景历历在目,想着自己壮志蹉跎,老气衰飒,情何以堪。“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是对老友的无限怜恤。若非朋友情深,不可能采取这种“客体化”的视角。

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说,“唐贤最重友谊,于赠别寄怀,及喜晤故人之作,屡见篇章。叔牙知我,生平能有几人?宜其语长心郑重也”,所举的例子正是韦应物。这两首逢遇故人的诗,情意深长,造语平淡,不逊于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不妨比较一下现代人写的相同题材的诗。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有一首《不期而遇》,写一对阔别多年后偶遇的好友:

我们彼此客套寒暄,/并说这是多年后难得的重逢。//我们的老虎啜饮牛奶。/我们的鹰隼行走于地面。/我们的鲨鱼溺毙水中。/我们的野狼在开着的笼前打哈欠。//我们的毒蛇已褪尽闪电,/猴子——灵感,孔雀——羽毛。/蝙蝠——距今已久——已飞离我们发间。//在交谈中途我们哑然而对,/无可奈何地微笑。/我们的人/无话可说。(陈黎、张芬龄 译)

辛波斯卡连用八种动物意象,生动地写出两人当初的少年意气俱已被生活消磨殆尽,彼此只剩客套寒暄的无奈。此诗道出现代人的一个残酷真相:感情总是在无声无息、不知不觉中消逝。译者陈黎在解读这首诗时说这是“离久情疏”,对比古人,所谓的“离久情疏”,只是无情。

2016年,作家杜子建在微博上贴出两句诗“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请网友补充下一句,出人意料地引发了许多网友接龙,据说,短短三天转发量接近10万,评论超过2.3万,阅读量更超过300万,可以看出网友的喜爱。这两句诗的原版“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出自韦应物的《简卢陟》。

贞元元年(785),韦应物被免去滁州刺史之职,闲居于滁州西涧。卢陟是韦应物的外甥,时在淮南军旅任职,曲高和寡,怀才不遇。韦应物写诗相邀,以林下美景、诗酒慰藉外甥,其中有对亲人的理解,也有同病相怜之感。不过,韦应物毕竟是一个经历过大起大落,能享受清冷之乐的人,因而诗中只有淡淡的落寞,反倒是其中“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二句,流丽自然,富含生意。

韦应物写给外甥的诗,最动人的还不是《简卢陟》,而是同一时期的《示全真元常》:

余辞郡符去,尔为外事牵。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始话南池饮,更咏西楼篇。无将一会易,岁月坐推迁。

全真、元常为韦应物外甥沈全真、赵元常。这首诗追忆舅甥几人雪夜连榻,谈诗论文的经历,有无尽的情韵,末二句说岁月不居,别易会难,因而特别珍惜与亲人的相聚,饱含深情。韦应物的几个外甥均才华出众,淡泊名利,大历末年跟随他在善福精舍隐居,逍遥山间水滨,以饮酒赋诗为乐。他们之间不仅有亲情,更有知己之意。《答僴奴重阳二甥》追叙往日同游:“弃职曾守拙,玩幽遂忘喧。……群属相欢悦,不觉过朝昏。有时看禾黍,落日上秋原。饮酒任真性,挥笔肆狂言”,可见他们之间的精神投契。

“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还有一个版本,即“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两者意境有别,所表达的都是毋恋名利,以免妨碍亲情欢聚。苏氏兄弟“夜雨对床”的约定,即来自于此。北宋嘉祐六年(1061)秋,苏轼、苏辙应制科试,曾寓居汴京怀远驿,一夜风雨大作,二人诵读韦应物之诗,遂于意气风发之年“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苏辙《逍遥堂会宿序》)。苏轼不少诗句与此有关:“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对床老兄弟,夜雨鸣竹屋”……

说到韦应物的深情,自然绕不过他追悼亡妻的诗作。韦应物的妻子元苹,16岁出嫁,去世时不过35岁。两人成婚于安史之乱次年,长安陷落,正是韦应物穷困潦倒之际,夫妻二人相濡以沫,感情甚笃。韦应物的浪子回头,正好在这一时期,应该也与元苹有关。2007年,西安市长安区韦曲出土了韦应物家族的四方墓志,其中就有韦应物亲自撰文并书写的元苹墓志。从墓志可知,两人育有两女一男,元苹去世时,长女未婚配,幼女才5岁,儿子仅生数月,韦应物不得不抱子主丧。这是极其沉痛的经历,因而墓志没有依照通行的体例详细介绍墓主生平,而是大篇幅写妻子去世后家里的情状,千载之后,仍催人泪下:

况长未适人,幼方索乳。又可悲者,有小女年始五岁,以其惠淑,偏所恩爱,尝手教书札,口授《千文》。见余哀泣,亦复涕咽。试问知有所失,益不能胜。……余年过强仕,晚而易伤。每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奁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

19首悼亡诗中,最感人的是《出还》:

昔出喜还家,今还独伤意。入室掩无光,衔哀写虚位。凄凄动幽幔,寂寂惊寒吹。幼女复何知,时来庭下戏。咨嗟日复老,错莫身如寄。家人劝我餐,对案空垂泪。

此诗作于大历十一年(776)冬,元苹去世几个月后,韦应物外出归家。“昔出喜還家,今还独伤意”,经历过亲人离世方能领会个中酸楚。“幼女复何知,时来庭下戏”,见幼女懵懂而内心悲痛更甚。整首诗节奏淡缓,是以“淡笔写哀情”的代表作。

元苹离世后,韦应物过上清心寡欲的生活,终身不复娶。他身兼父母之职,与两个女儿感情深厚。建中三年(782)或四年(783),韦应物滁州刺史任上,长女出嫁,《送杨氏女》作于此时: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长女夫婿为大理评事杨凌,故称杨氏女。“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幼女由长女抚育,临别涕泣不已,老父亲看着内心悲伤郁结,却找不到挽留的理由。他又担心女儿自小失恃,会不会缺乏闺门教养,到了夫家不小心得罪公婆,因而反复叮咛,唠唠叨叨。愈是唠叨,愈显出情深。送别归来看到幼女,想到她将来也要和长女一样嫁人,更觉悲伤不已,眼泪都顺着帽带流下来了。这首诗质朴无华,但十分感人。“慈柔”一语,最能形容父亲对女儿的感情,不仅有慈爱,还有内心的柔软。由此,我们才能领会古人读韦应物,为何会有“少年读之,白首不厌”的感叹。

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爆发,朱泚在长安称帝,唐德宗出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兴元元年(784)春,滁州出现百姓流亡的现象,韦应物此时正身患疾病,眼见国势日微、民生疾苦,自己却难有作为,在给好友的诗《寄李儋元锡》中,不禁有“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之叹。“邑有流亡愧俸钱”,代表着韦应物淑世报国的一面,就连北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也叹为“仁者之言”。

也许是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写得太好了,他那些关心国事民瘼的诗作反倒常常被人忽略:

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采玉行》)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观田家》)

《采玉行》大致作于大历十年(775),韦应物在京兆府功曹任上出使蓝田,写出权贵阶层为声色之娱而给底层百姓造成的深重灾难。《观田家》则写澧上闲居时看到田家劳苦的生活,“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道尽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生存处境:饥饿劳累不以为苦,一阵雨就能让他们欣喜;纵然家无余粮,还得承受官府的层层盘剥。“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诗人的惭愧和自省溢于言表。

贞元六年(790)春,韦应物被免去苏州刺史之职,按规定须回京候选。当时的苏州为唐王朝最繁华之地,他在刺史任上一年多,竟凑不齐回京路费,只能寓居苏州永定寺,与族中子弟躬耕为食,其为官之清正可见一斑:

政拙忻罢守,闲居初理生。家贫何由往,梦想在京城。野寺霜露月,农兴羁旅情。聊租二顷田,方课子弟耕。眼暗文字废,身闲道心精。即与人群远,岂谓是非婴。(《寓居永定精舍》)

他去世后,好友丘丹为他写墓志铭,说他“历官一十三政,三领大藩”,辞世时“茅宇竹亭,用设灵几”,“俭德如此,岂不谓贵而能贫者矣”。能官则官,能隐则隐,忘怀名利,不因富贵肆志,不为穷约忧戚,这是一种非常通透的生活态度。这大概就是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所说的,“胸次浩然,其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

韦应物诗的“冲淡”背后,是“极有深情”,若不理解他的深情,就很难领会“冲淡”中的“至味”。比如《寄全椒山中道士》,全诗读起来有一种飘渺出尘的意味,但若知道韦应物是一个深情的人,就能从他对好友的倾慕和思念中,看出他对平凡日常生活的热爱。

参考文献

[1]陶敏、王友胜校注. 韦应物集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2]谢永芳 编著. 韦应物诗全集(汇校汇注汇评)[M]. 武汉:崇文书局,2019.

[3]景凯旋. 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唐诗二十家[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

责任编辑 李 淳

猜你喜欢

韦应物
韦应物的雨
夕次盱眙县
“志切忧勤”的韦应物
——从酬赠、送别诗看乱世忧人韦应物
多姿多彩的树木
《韦应物 淮上即事》
韦应物的诗和远方
寄全椒山中道士
论韦应物的“京师情结”
韦应物在德宗一朝的诗歌创作分析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