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人群被流浪犬咬伤后科学处置防控狂犬病

2022-05-30刘静

家庭医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特殊人群狂犬病孙子

刘静

春夏季万物复苏,草木欣欣向荣,动物们外出觅食、寻偶等活动频繁。而且“遛狗不拴绳”的犬主较多,动物致伤开始进入高峰期,其中以犬、猫致伤为最多。我国属于狂犬病高风险地区,犬、猫虽然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但也是距离人类最近的可能导致人类狂犬病的动物,被犬、猫咬伤、抓伤以后,对一些特殊人群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困扰。那么,对这些特殊人群如何进行有效的暴露后处置,方可有效防控狂犬病呢?

近期青岛的李老太太带着脑瘫的孙子在公园里晒太阳,一只流浪犬突然冲过来,对李老太太和其孙子进行攻击,导致两人头面部、上下肢严重咬伤。听到呼救声,路人急忙跑来帮忙赶走恶犬。随后将李老太太祖孙二人紧急送到了附近的医院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

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的医生询问病史,发现李老太太曾经在1年前做过肝脏移植手术,目前还在服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孙子是脑瘫患儿,经常有癫痫发作。李老太太心理压力很大,不仅有没照顾好孙子的愧疚,还有对狂犬病的恐惧,担心狂犬病疫苗对其移植的肝脏有副作用,以及狂犬病疫苗会不会引发孙子癫痫发作的顾虑。

的确,目前临床上尚没有治疗狂犬病的特效办法,一旦罹患狂犬病,致死率几乎是100%,所以人类一直被其死亡阴影笼罩。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导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属于核糖核酸型弹状嗜神经病毒,主要通过动物的唾液传播,临床表现主要是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患者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所以本病又俗称为恐水症。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最短的在7天之内发病。李老太太祖孙二人不仅被具有狂犬病高风险的流浪犬咬伤头面部、上下肢等多处部位,而且李老太太还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狂犬病的暴露风险极高,潜伏期可能会非常短。规范有效的暴露后處置几乎可以预防100%的狂犬病发生。但是李老太太对接种狂犬病疫苗失败的担心,有没有道理呢?

狂犬病疫苗是通过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的中和抗体,消杀狂犬病病毒而达到免于发生狂犬病的目的,但是在注射狂犬病疫苗7天后机体方可以产生足量、有效的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针对李老太太祖孙二人的情况,需要在狂犬病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前,尽快寻求有效的医疗救治来对抗狂犬病发生。为此,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医生对祖孙二人进行了如下暴露后处置,并对二人进行了心理疏导。

首先,立即采用肥皂水以及流动的清水轮换着冲洗伤口,时间不得低于15分钟,随后消毒、清创,这样可以帮助冲掉大部分狂犬病病毒。

其次,及时采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对所有伤口进行浸润注射,此时浸润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以帮助机体在狂犬病疫苗产生有效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之前,帮助机体消灭残留在伤口周围的狂犬病病毒,延长潜伏期,为狂犬病疫苗发挥作用取得宝贵的时间。

最后是注射狂犬病疫苗,由于李老太太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孙子患有脑瘫及癫痫,为此采用了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该疫苗安全性更高,抗体应答率更高,可以帮助机体更快产生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

李老太太祖孙二人按照免疫程序,在0(注射当天)、3、7、14和28天各注射1剂量狂犬病疫苗。首次注射后二人均无异常情况发生。在随后的注射过程中,对其进行狂犬病病毒和抗体检测发现均呈阳性,达到了有效免疫。

专家提醒,一旦被动物致伤以后,无须恐慌,一定及时到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进行暴露后处置。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处置方案。狂犬病疫苗接种没有任何禁忌,及时规范的暴露后处置,可以有效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特殊人群狂犬病孙子
特殊人群的健步走
打败狂犬病
五通桥区医保局抓好特殊人群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工作
孙子壵
孙子垚
孙子垚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藏犬狂犬病的防治体会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特殊人群涉毒案件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