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时代必然性和工作重点

2022-05-30王海燕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2年12期
关键词:工作重点共同富裕

王海燕

【摘要】我国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要全面准确理解其深刻内涵,把握共同富裕的主要特征,明确共同富裕的正确推进方向和推进重点;二要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时代必然性,充分认识现阶段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坚定推进共同富裕的决心;三要抓住当前推进共同富裕的工作重点,围绕重点、扎实推进,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开好局、起好头。

【关键词】共同富裕  内涵特征  时代必然性  工作重点

【中圖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2.1112.011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八年的持续奋斗,我国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为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共同富裕被纳入其中,这意味着我国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特征,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时代必然性,要充分认识到共同富裕不仅是党和人民长期追求的目标,而且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一些重大问题的总抓手,要围绕重点,扎实推进,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开好局、奠定良好基础。

全面准确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特征

共同富裕是一个内涵丰富、层次多元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全面准确理解其深刻内涵,把握共同富裕的主要特征,明确共同富裕的正确推进方向和工作重点。

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1]总体来讲,共同富裕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富裕”,二是“共同”,这两个方面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就“富裕”而言。首先,“富裕”离不开生产力的高水平发展。“富裕”,一般首先是指物质生活的丰富充裕。但对于什么是“富裕”,并没有统一的定量标准,国外对于“富裕”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富裕”一词本身充满中国特色,与西方的“发达”含义相似,但“发达”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而“富裕”既可以指国家和地区,又可以指家庭和个人的情况。从定量的角度来看,“发达”程度可以通过人均GDP等指标来衡量,能较好表达“富裕”的物质内涵。其次,“富裕”不仅包含物质的发展情况,还包括文化、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多维度的发展情况,“富裕”衡量的是一个社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再次,“富裕”不仅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指个体的发展情况。

就“共同”而言。第一,从共同富裕的主体看,“共同”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指的是包含每个人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更不是平均数的富裕。确保每个人共同富裕是我们的底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2]第二,从共同富裕的范围看,“共同”是指全域性的。“共同”包括我国的每个地区,是指城市和农村、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全域富裕。共同富裕不仅要达到一定发展程度,而且要逐渐消除城乡、区域之间的巨大发展差距。第三,从实现过程和实现水平看,“共同”是指总体均衡程度。共同富裕存在程度上和时间上的差异,但这种差异是有限的,是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的。第四,从实现路径和发展理念看,“共同”是指共建、共享。共同富裕,一方面,要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不断“做大蛋糕”;另一方面,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分好蛋糕”。

总体来讲,共同富裕就是指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国家富强,社会各方面达到较高发展水平,城乡、区域和个人等发展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人们各方面需求得到较好满足,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共同富裕的主要特征。共同富裕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一方面,不同主体对于共同富裕的理解和认知虽然存在差异,但也有一定的共性;另一方面,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具体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推进共同富裕,要充分认识和研究我国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主要特征。

1.价值性与政治性。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价值和现实追求的统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的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与其他现代化的本质区别。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大政绩。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决定了我们不能单纯从经济和社会分配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必须要有更高的站位,从讲政治的角度深入认识共同富裕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3]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共同富裕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2.长期性与艰巨性。从时间上看,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工作。新时代,我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需长期艰苦奋斗。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稳步推进,久久为功。从任务看,共同富裕是艰巨的。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共同富裕的主要制约因素,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继续“做大蛋糕”,又需要“分好蛋糕”,这两项任务都是十分艰巨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均GDP达到1.26万美元,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到21世纪中叶赶上世界排名前10%国家的水平仍有很大难度。从“分好蛋糕”的任务看,我国区域、城乡和收入三大差距依然明显,缩小差距任务艰巨。

3.系统性与复杂性。共同富裕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内涵看,共同富裕涉及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协同推进的系统性工程,涉及现代化发展、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改善等各个方面,需要做好顶层设计,进行系统把握。同时,从推动发展的环境看,共同富裕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在960万平方公里广阔而环境多元的土地上,实现多民族、发展程度差异巨大的14亿多人口的共同富裕,这样的规模和复杂性是前所未有的。從各地情况看,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发展程度和人文传统等差异明显;从人口结构看,不同劳动群体的基本素质、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等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而且,推动共同富裕将深刻影响现有利益格局,这是极其复杂和困难的。从国内外历史看,由于利益格局变化而导致社会动乱、发展停滞的例子并不少见。

4.阶段性与渐进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不同,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也必然会有差别。共同富裕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需要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制定可行的计划和目标,要区分最终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不同要求,提出不同阶段的任务。长远目标只能通过阶段性目标迭代实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促进共同富裕,需要研究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从实现路径看,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4]我国发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有历史耐心,实打实地一件事一件事办好,提高实效。当前,要抓好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并逐步推开。

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时代必然性

共同富裕既是长远目标,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共同富裕是解决我国诸多问题的重要抓手,是做好我们自己事情的关键。我们要深刻把握当前推动共同富裕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坚定实现共同富裕的决心和信心。

共同富裕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通过准确分析和把握不同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论,也是我们党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问题的一条成功经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共同富裕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之上。

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践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需要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影响人民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问题,基于这些根本性变化,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我们必须推动发展战略重点的转变,更好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重视共同富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6]

共同富裕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应有之义。化解主要矛盾是需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失衡现象。发展不充分,主要是指部分地区、部分领域和部分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正是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7]共同富裕要求逐渐缩小社会人均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和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城乡及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同时,要求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共同富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经济学理论和世界经济发展史看,共同富裕是实现国民经济循环动态平衡的基础。[8]根据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过度两极分化,必然导致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经济危机。世界近现代经济史一再表明,如果不能解决好共同富裕问题,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一段时期后就必然会发生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目前,我国出现的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基尼系数较高等问题已表明,必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为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竞争新优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抓牢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扩大内需主要有两个途径,即投资和消费。但由于我国长期过度依赖投资,投资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但由于城乡和区域差距较大等因素,我国还有9亿多人月收入不足2000元。要想激发他们的消费能力,需要加快推进共同富裕,优化分配结构,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共同富裕有利于提升我国人力资源竞争力。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促进人力资本提升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在于能够提供大规模的高素质劳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只有促进共同富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人力资本,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9]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也是一个智力资源大国。要通过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加大教育、体育、健康等领域的投资,不断提升人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大规模、更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共同富裕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压舱石。新发展阶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明显增加。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关键还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其中,最根本的是要确保国内稳定,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不断增强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确保中国巨轮在惊涛骇浪中平稳前行。共同富裕将解决收入不平等问题,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共同富裕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中国历史告诉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党的革命和建设史也深刻揭示,人民是我们党的最大底气,是党长期执政最深厚的根基。共同富裕不仅是理论构想和理想,更是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险挑战,保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岿然不动,必须让全体人民在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只要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做到为民造福,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

共同富裕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稳定。人类社会历史表明,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往往会导致社会动荡、甚至战争。防止两极分化,合理控制贫富差距是保持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收入不平等、贫富分化严重等问题,导致一些国家社会撕裂、政治极化,甚至造成社会动乱、政权更迭。而且,一些大国通常也会利用小国贫富差距过大、社会情绪紧张,煽动社会动乱,发动“颜色革命”,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十分深刻,保持社会稳定,防止两极分化、“颜色革命”,我们必须促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我国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能否在历史关键节点判断准、利用好战略机遇,将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产生全局性、长远性、决定性影响。抓住了机遇就能赢得战略主动,乘势而上,事业迎来大发展;抓不住或者错失机遇,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逐渐落后,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10]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发展新跨越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共同富裕有利于抓住机遇。

实现发展新跨越具备坚实基础。首先,我国已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7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比例达18.7%,超过欧盟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51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的下限。其次,经过全面深化改革,我国的各项制度基本成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再次,通过打赢三大攻坚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和美国遏制等重大挑战,我们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我国人民更加自信自强。抓住战略机遇期,到“十四五”末期,我国将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高收入国家,到2035年将完全有可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共同富裕是实现发展新跨越的关键。如前所述,共同富裕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压舱石。共同富裕将有利于我们再次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发展新跨越。共同富裕,一是有助于创造和谐稳定的国内发展环境,为应对复杂国际形势争取更大的战略主动。二是有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发展跃升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礎。三是有助于实现关键领域改革的突破,如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奠定制度基础。四是有助于补齐发展短板,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当前推进共同富裕的工作重点

共同富裕急不得,也等不得,更拖不得。认准的事情就要先干起来,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共同富裕。当前,应重点推进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共同富裕顶层设计、构建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制度体系等工作。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脱贫成果不扎实,将会严重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延误共同富裕的推进。因此,必须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工作,实现其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第一,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将有返贫致贫风险的重点群体都纳入监测范围,早发现、早帮扶。第二,补齐脱贫攻坚的短板。重点补上产业上的技术、营销等短板,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收入稳定。加大对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配套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和就业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第三,要确保过渡期政策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原有帮扶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该调整的调整,确保政策连续性。第四,要逐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各项政策的衔接。同时,聚力做好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提升公共服务等重点工作。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彻底转变发展理念,切实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要具体化。“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把思想具体化为战略、政策和项目等,并使其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目标。二要问题化。要瞄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突出问题,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各种困难。当前,要重点围绕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之所需、之所急的问题。三要从制度上确保思想落地。要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制定保证思想落地的各项制度。例如,在经济上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分配体系,确保发展成果共享。四要把思想落地纳入干部考核体系。要根据发展思想的具体要求、目标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并将关键指标纳入不同级别干部的政绩考核,作为主要考核要求。

尽快制定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和行动纲领。做好共同富裕顶层设计,尽快明确共同富裕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路径方法和政策措施,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基本遵循和具体指导。第一,要提前制定行动纲领,目标要具体,路径要清晰。要提前谋划、做好规划,明确发展的方向、目标,为共同富裕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路径。第二,要提高行动纲领的实践性,目标要可及,路径要可行。制定科学可行的行动纲领需要理论与实践同步,可以先在国内一些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示范,不必局限于一省一市,可多层次、多方面进行探索,不同地区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围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面临的重点任务展开实践,为制定和完善全国范围的行动纲领积累经验。第三,要提高行动纲领的灵活性、精准性,要适时调整目标和路径。当前,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累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推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和路径,为积极稳妥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要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为共同富裕提供基本支撑。一要尽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统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加快补齐软硬件短板。二要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要完善地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保障机制,搭建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的制度安排,推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缩小差距。加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统筹力度,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三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政策保障。要明确中央和地方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支持。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制度保障。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夯实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一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准确把握社会保障各项制度之间的联系,确保形成高效的保障体系。要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和制约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加快推进改革。二要加快社会保障法治化建设。要从立法、执法等环节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社会保障领域的违法行为,保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钱。三要加强社会保障精细化管理。要完善各级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要适应社会变化的新趋勢,健全保障对象精准认定机制,确保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

形成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分配格局。收入分配制度在经济制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地位,对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一要完善初次分配制度。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加大对劳动所得的保护力度,完善工作决定和增长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要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合理调节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居民收入差距。同时,发挥好慈善等公益事业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三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要鼓励勤劳致富,消除分配不公,形成正确的激励导向。在保护合法收入的同时,合理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防止两极分化。四要健全促进低收入群体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注释

[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69页。

[2][5]《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86、8页。

[3][7]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480页。

[4][6][9]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

[8]刘元春、刘晓光:《在三大超越中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规划纲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1年第12期。

[10]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30页。

责 编∕陈璐颖

猜你喜欢

工作重点共同富裕
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