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成品牌强劲引擎
2022-05-30任语兮
任语兮
科技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是2012年的2.7倍,基础研究经费是2012年的3.4倍。这十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了22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从近5万家达到了2021年的33万家。我国企业在全球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中国品牌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高度:国家战略引领科技发展
大国崛起离不开国之重器,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托举,而国家战略是引领科技发展的鲜明旗帜。一直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战略始终顺应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从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脚步,到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趋势。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创新从此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成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与产业经济融为一体,将中国经济塑造成科技型经济,科技创新战略一路生花。
基于此,2016年,我国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在战略实施层面,一方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确立企业主导研发创新的体制;另一方面,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核心瓶颈和关键环节,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继修订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关于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支撑创新驱动战略落地和实施。
在这样的战略部署下,这十年,我国科技投入大幅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产出量质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人民币,基础研究经费增至十年前的3.4倍。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第一位,人员数量增长近一倍。
这十年,我国高新技术日新月异,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中国品牌正是在这样的科技创新的浪潮中勇立潮头。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广度:科技创新开启新消费时代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守初心,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消费是使人民获得满足感的重要一环,关系着生产经营状况,也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从2012年至2022年,伴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攀升,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4%。纵观这十年,新技术、新概念、新理念在消费领域广泛渗透,中国正迎来了消费全面升级的新消费时代。
这十年,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业态为特征的新型消费持续壮大,网络零售、跨境电商、移动支付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且深刻改变了我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十年前,消费者还倾向于线下购买家电,京东在线上新增了大家电类目并进行降价销售,从此更低的价格成为电商平台争夺线下用户的最大利器。
后来,天猫“双11”、京东“6·18”所激发的家电网购能量,很快媲美甚至超越了线下渠道的促销。2021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已达到10.8万亿元,占社零总额比重达到了24.5%,规模居世界第一。
这十年,新技术在消费领域的渗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十年前智能手机还处于普及阶段,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2022年,5G手机出货量2.66亿部,占手机出货总量的76%。与此同时,华为的崛起更是刷新了手机市场的市场占有率。
2011年,iOS和安卓系统大获成功,智能手机的风口来了,华为也开启了手机品牌化的开端。2014年,华为发布了搭载麒麟925芯片的华为Mate 7,麒麟芯片获得了消費者的认可,提升了华为品牌的影响力。2015年是华为手机爆发的一年,出货达到1.08亿台,华为消费者业务收入超过200亿美元,同比大增70%。如今高新技术赋予了中国品牌更多的价值和内涵。
这十年,绿色低碳环保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在国家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商务部陆续出台《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等,将绿色环保理念深植消费者心中。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万辆,在每卖出的8辆新车中,就有1辆是新能源汽车。十年里,我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百年变革加速演变,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明星品牌,比亚迪厚积薄发,逐步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及车规级芯片等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走出了一条从自主创新到全面开放绿色低碳的创新之路。
这十年,智能消费快速增长。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智能门锁、智能卫浴、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居产品销量增长30%以上。以海尔智家为例,海尔布局智能家居领域比行业早了近十年,从2006年入局物联网,到2015年的智慧家庭战略,再到2020年发布场景品牌三翼鸟,海尔智家通过场景替代产品、生态覆盖行业,建成了全品类、全场景的智慧家庭场景生态。如今,海尔“智慧管家”已经服务家庭数1.83亿。
强度:科技赋能服务双循环发展格局
202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首次发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号召,并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产业链、供应链是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的关键,必须要以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为抓手。其中,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子,“专精特新”企业科技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它们的特点是立足于垂直行业,绝大多数在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领域都有专项突破,在涉及国计民生的产业、行业里发挥了稳定支撑作用。研发实力和核心技术是“专精特新”企业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助力双循环的关键因素。
十年来,科技赋能使得电力、机械、造船、家电、轻纺等行业已具备了产业链优势,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小巨人”品牌,形成中国品牌新势力。
除此之外,供应链效能提升是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环节,科技水平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能否提升传统企业的科技水平、供应链水平,决定了企业未来走向。
曾经供应链的链主端掌握在生产制造商如公牛集团、美的集团等公司的手中。随着产能升级,商业流通方式变更为百货商店、苏宁易购、国美商场等连锁经营门店。随着淘宝、京东等电商企业的发展,电商巨头逐渐成为供应链的新链主。在过去的十年里,电商用户增长逐渐走低,加之物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新零售”“无界零售”等线上线下融合成为主流。
自此,数字化供应链成为推动双循环格局的重要推手。在带动国内大循环方面,数字化供应链能够助力产业集群形成,融通大中小不同规模企业,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推动城乡区域要素双向流动,促进国内产业协调发展;发挥资金、科技等循环枢纽的作用,激发国内产业活力,通过科技有效控制企业融资风险,释放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活力。
在畅通国内外双循环方面,数字化供应链连通国内和国际市场,依托跨境电商平台汇集全球各地的采购商、供应商和服务商,多渠道发力有效避免單一市场断供风险;催生外贸新业态,拓展了国际合作的空间,提高了国内企业国际合作的主动性。
过去十年,是中国品牌强势崛起的黄金时段。2022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进军的重要一年。
在这十年里,无论是供应链还是产业链,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都充分释放了中国品牌的潜力。企业发挥主动性,为双循环格局注入了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