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人民事业
2022-05-30陈立旭
陈立旭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是在人民中成长起来的伟大领袖,他的人民情怀在地方治理实践中不断得以厚植深化。《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一书生动展现了他在浙江工作期间,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干在实处、勇立潮头,率先推进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不断完善区域现代化建设布局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彰显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为民情怀和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的奋斗追求。
擘画制定造福于民的治理方略。习近平同志强调,当共产党的“官”,只有一个宗旨,就是造福于民。2002年10月,他到浙江工作后,听民声、察民情、思对策,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推动浙江新一轮发展、进一步造福一方百姓。
到浙江工作后的两个多月里,习近平同志到市、县(市、区)和省直部门调研的时间超过50%。为了争取更多时间调查研究,他几乎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有时甚至在16个小时以上。2003年1月初到舟山、绍兴两地调研后,他给自己布置的“到11个市都跑一跑”的任务完成。
习近平同志每年至少用三分之一以上时间深入基层和部门调查研究。他说:“几年下来,我几乎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也跑深了与浙江广大干部群众的真切感情,并在实践中逐渐跑透了浙江的省情市情县情。”这样的真情,不是仅凭嘴巴说出来的,而是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踩出来的。
在调研中,习近平同志特别重视群众工作,真心倾听基层同志的意见。他经常和身边的干部讲,不要小看座谈会,对村干部和村民来说,可不是小事,一定要让他们在会上都有发言的机会。正因为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深入人民群众“听实话”、“摸实情”,高度重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到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每一项决策部署都蕴含着真挚深厚的人民情怀,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要义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
在深入基层、到人民群众中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擘画了作为浙江省域治理总纲领和总方略的“八八战略”,制定实施创建生态省、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一系列決策部署。这些决策部署的贯彻实施,推进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推动了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生根,促进了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发展。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对“浙江现象”以及浙江如何破解“成长的烦恼”和“先发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思考。他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仍然需要GDP,但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也必须明确经济发展不是最终目的,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才是最终目标。”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指引下,浙江的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逐步从“低小散”转向“高精尖”,以“高质量”取代“高增速”。
从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习近平同志对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实现浙江经济“凤凰涅槃”和“腾笼换鸟”,做出精心的谋划和部署。“发展也不是盲目蛮干,不能走老路。再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经营老路,国家政策不允许,资源环境不允许,人民群众不答应。”
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统筹城乡发展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他要求领导干部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仔细研究引导农民进城的办法,让农民这边进得来,那边回得去,来去自由,左右逢源,有进取之路,无后顾之忧。此后,浙江渐次开展了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新土改”,在农村产权全面确权的基础上推动金融下乡、发展普惠金融的“新金改”,推动户籍改革的“新户改”,以及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新社保”等。这些城乡综合配套的改革都围绕人展开,为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2005年,习近平同志到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创造性地阐发了生活富裕与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他说,我从安吉的名字,想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想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想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2006年浙江省第七次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经济增长是政绩,保护环境也是政绩”。这就不仅从新角度深入阐述了“两山”重要理念,也展示了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政绩的政绩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深刻回应了人民群众呼声,把握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抓住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求还人民群众以清新空气、青山绿水和一方净土,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顺乎民意,事关当前、关乎子孙,是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生动体现。
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方面需求。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要跳出“三农”发展“三农”,不能仅仅在城乡一体化上做文章,更要在保障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民主权利基础上,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2003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考察调研中了解到,针对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培训不足的情况,衢州启动了“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对此,他予以高度肯定,强调要按照市场需求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有组织地向省内外输送农村富余劳动力,形成一定规模的劳务经济;要把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农民培训结合起来,既要规范化、高标准培养技术“蓝领”“灰领”,也要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发展劳务经济。浙江省开展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从2004年至2010年全省完成对1000万农村劳动力的培训。
习近平同志不仅高度关心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落实和维护,也高度关心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落实和维护,不仅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物质民生的改善,也高度重视文化民生的改善。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强调,要把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落实到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建立科学的文化体制,创造丰富的文化产品,提供优良的文化服务,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顺应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放手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弘扬文化、创造文化、享受文化,加快推动文化大省建设,有效推动了浙江文化的繁荣兴盛,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解决人民群众的小事急事难事。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老百姓的冷暖,多次动情地说,“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在浙江工作期间,关心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把造福人民的实事、大事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小事、急事、难事办实办好办妥,“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一直是习近平同志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追求。
习近平同志不仅要求基层党员干部改进作风、深入群众,而且要求省级机关干部也要勤于走出办公室,以实际行动转变作风。他特别交代,不要惊动当地领导,直接到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地方、到问题最多的地方、到最偏远的地方调研走访,了解省委中心工作贯彻落实的情况,了解基层和群众的所需所盼,把领导同志平时下去看不到、听不到的东西原汁原味地反映上来,为省委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
每一次调研,除了相关的必要人员外,习近平同志一直坚持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不带框框,既到条件好、发展快的地方去,也到问题多、困难大的地方去,力求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他总是勉励广大干部,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常到困难群众家里坐一坐、聊一聊,多了解困难群众的期盼,多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满怀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
把造福人民的事办实办好办妥,必须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2003年11月,习近平同志接受访谈时说,我们现任都是站在前任的肩膀上工作的。很多事业,它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它是要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才能实现的。最好的主意也经不起折腾。我们在做前人没有完成的事情,希望后人也接着我们的事业干下去。他希望浙江的领导干部不要搞所谓的形象工程,要多做埋头苦干的实事,不求急功近利的“显绩”,要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
习近平同志一再教导党员干部,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班子只是“流水兵”,发展才是“铁营盘”,樹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民谋利益。他严厉批评一些党员干部把为人民服务挂在嘴上,实际却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置于脑后,这样做必然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败坏党的形象。2004年初,在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浙江省在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中全面开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创为民、务实、清廉好班子”教育实践活动,各地纷纷对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说“不”。
胸怀“为民造福”的政绩观,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矢志不渝谋发展,致力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习近平同志带领浙江全省干部群众干在实处、勇立潮头,加快推动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
(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副校〈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