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2-05-30习志武何杰
习志武 何杰
摘要:在国家层面,数字政府发展已进入“数据赋能、协同联动、服务优化、安全可控”的新阶段;在省级(直辖市)层面,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正加快新一轮数字政府建设步伐,全国各地都快速抢占数字化转型的风口,也正因如此形成了全新的数字政府建设新局面。如浙江省以政务服务切入点,助推政府数字化转型;广东则是以机构改革为突破口打造整体政府;贵州“以数据融合为驱动建设数字政府”,诸多情况表面数字政府已经进入全面提升阶段,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大势所趋。基于此背景下,我省应着重剖析当前数字政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及任务,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快我省数字政府建设,从而推动我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数字政府;政府治理能力;数据治理;治理体系
一、引言
数字政府建设能够有效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在促进政府机构改革方面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数字政府建设包含的内容比较多,突出表现为信息技术的优化升级、数据治理能力、政务服务水平、流程再造等方面。当然也离不开政府部门治理理念更新、治理结构的优化、管理运行机制等,只有多方面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带来深层次的变化,从而保证数字政府建设成效,助力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数字政府建设的多维内涵
(一)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变革”的转变
从系统论层面出发,数字政府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较被动,一直都是受外部压力助推前进的。从最原始的电子政务发展到当前的“互联网+政务服务2.0”,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不断深化发展直接促进政府业务流程再造及行政效能的提升。此外,经济形态瞬息万变,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这些都为市场注入了鮮活力和创造力,直接加快了政府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决心,因为只有不断提高治理能力,才能够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服务。尤其是伴随着数字政府建设进程加快,政府应从以往“被动适应”向“主动变革”态度的转变,以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等多方面能力,以此来面对社会环境、国际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为实现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反应”的转变
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反应”方向的转变,顾名思义,数字政府建设是要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因此其不能够仅停留在物理层面,而是需要在此基础上形成“化学反应”,从而形成深度融合。纵观数字政府建设初期,基本上都停留于“物理变化”方面,即借助互联网技术,把不同政府部门的业务办理从线下办理变更为线上办理,虽然便民利企,但仍属于物理位移的范畴,也就是说政府部门数据以及运行程序并未进行流程再造,部门与部门系统对接、数据共享、业务办理等也未体现出来。“化学反应”则是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通过梳理部门业务流程、打通数据孤岛,通过数据共享、供需对接等方式打通“数据最后一公里”,为办事群众、企业提供更多便利。鉴于此,数字政府建设俨然不再是线下业务向线上业务的迁移,突出体现为数据治理思想及模式的变革,更是互联网技术与政府治理两者间的深度融合。
(三)从“单向视角”到“交互视角”的转变
数字政府建设内涵还突出体现为“单向视角”到“交互视角”的转变,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大幅度提升了行政效能,得益于政府职能驱动,具有单向治理的“政府视角”特征。伴随着数字政府建设从初级、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政府与民众两者交互视角获得了高度重视。政府部门借助大数据技术以及互联网思维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民众则通过互联网渠道在线办理相关的业务,满意度和获得感都得到很大提升。数字政府建设的高级阶段将重点放置于政府与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关系改善方面,希冀借助这个机会让社会民众参与到监督评价过程中,以此实现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组织等社会主体的协同共治。
三、十三五时期江西省数字政府现状分析
(一)基础支撑体系有待完善
“十三五”时期我省大力加强数字政府基础支撑体系建设,如可信身份认证系统,建立面向自然人、法人、公职人员的全省统一账户;统一电子证照,涵盖党政机关签发的证件、执(牌)照、证明文件、批文、鉴定报告等;统一电子印章,按照国家电子印章和电子签名标准规范,建立全省权威、规范、可信的统一电子印章系统依托省电子政务外网,以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为基础,构建全省统一的政务BaaS(区块链即服务)平台等等,但在大数据中心运算能力、应用支撑能力、数据共享、数据应用场景不足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数字政府建设领域涉及体系架构、基础平台、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业务应用、安全运维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各类标准尚未制定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极大阻碍了数字政府建设步伐。
(二)政务服务体验感有待提升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的江西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通过政务组织结构改革、业务流程优化再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等,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加快形成政务服务一张网,整体推进了“网上办”“就近办”“马上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一站式”全流程的方便快捷在线服务。但整体而言,政务服务体验感有待提升,如“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有待深化,部分事项仍然存在群众反复跑腿现象。政务服务大厅数字化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基层全科窗口建设需要加快建设,一窗服务能力不足,“赣服通”应用场景不够丰富等等,这些都极大影响了政务服务体验感。
(三)政府协同效能有待提高
政府协同是政府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内部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过程,政府协同必然会对政府自身组织结构、运转方式、工作机制和行为模式以及政府其他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就目前我省政府协调效能来看,虽开发建设了“赣政通”平台,但“赣政通”“赣服通”服务通道尚未打通,跨部门公共服务线上化,政务办公“一网办、掌上办”尚未实现,机关内部办事多次跑、多头跑、时间长、环节多、签字烦等问题依旧存在,部门间“一次不跑”和“只跑一次”业务协同模型和统一的业务协同平台体系尚未形成。
(四)监管治理水平亟待加强
行业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双随机一公开”应用深度、“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度有待深化,监管数字化能力有待提升,与“放管服”改革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社会治理一盘棋格局尚未形成,部门联动性有待加强,基层治理、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等领域精细化水平有待提高。山江湖田林草气等领域生态治理数字化应用水平处于启动阶段,美丽江西建设需要加大投入。
四、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举措
(一)建立科学精准的经济调节体系
我省要想加快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广泛采集、汇聚、分析经济运行、财政金融等领域数据,强化数字技术在宏观经济运行监测、管理决策、政策效能评估中广泛应用,全面提升政府经济调节智能化水平。如升级改造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系统,有效整合分散在各单位、各环节、各领域中的市场主体、投资、公共资源交易、税务、社保、能源、金融、信用等业务数据,探索构建包含非传统统计数据的宏观经济监测评价、景气分析和智能预测模型,形成集形势研判、景气分析、政策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宏观经济决策支撑体系。加强对全省进出口、物价、就业、金融交易等信息进行统计监测和风险防控,智能反映全省宏观经济发展情况,为政府宏观决策、微观研判提供支撑。加快推进大数据、区块链、AI、VR、5G等新技术在工业运行调度、行业服务和管理、安全预警等方面创新应用,推进江西工业云二期、江西工业大数据融合平台三期、无线电一体化平台等升级工程,推进重点产业链、重点企业用能节能监测和碳达峰监测、高分辨率卫星观测数据共享等平台建设,推进江西地方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安全态势联合实验室升级改造,支持重点地市和重点行业平台建设,开展企业工控安全试点工程,构建全省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服务体系。
(二)打造全方位多领域的综合监管体系
现阶段以浙江为代表的省份都在积极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来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互动,数字政府俨然成为数字化环境中政府全新的运作模式。为加快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我省应加快完善“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等平台,完成与国家平台及其他省市平台对接,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联合监管,加强重点行业领域专业监管,构建基于信用的新型监管模式。如全面梳理行政执法监管清单,对监管事项清单进行数字化管理,健全监管规则标准,推动实现“照单监管”。充分融合监管数据与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赣服通”平台等数据,提升“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的应用覆盖度,为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双随机”执法检查“集中统一、分类分级”监管。加快建设以及持续完善金融监督管理信息平台,全面利用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AI智能等现代化金融科技手段,对各设区市金融组织业务活动进行智能化、合理化分析,并对其进行评价和监督,确保各类活动的正常开展,为打造全方位多领域的综合监管体系奠基
(三)构建便捷普惠的公共服务体系
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引领加快推动政府管理创新,此类创新并非简单体现在公共服务模式方面,还表现在政府治理能力、管理模式以及治理体系方面的创新。政府数字化转型是时代不可阻挡的趋势,尤其是在公共服务方面,是群众体验最真切和真实的地方。我省应当不断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乡联动的政务服务联动,打造更多的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的政务服务事项,形成我省政务服务新体系。应当基于现有基础上优化“赣服通”平台业务办理功能,推进“金融服务专区”等部门及市县特色服务应用创新。各地、各部门非涉密业务系统全部接入“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大厅等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功能升级,做到标准统一、全面融合、服务同质。扩大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覆盖范围,优化数字公共品供给,统筹推进城乡数字化政务应用,将数字普惠纳入城乡协调发展总体规划,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倾斜,不断缩小区域、城乡、社会群体“数字鸿沟”。
(四)构建优质均等的政务公开体系
加快建设省级政务公开专区,各地依托行政服务大厅,加大政务公开专区建设力度,聚焦企业群众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企业从开办到注销、实现个人出生到死亡等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充分融合线上线下政务公开与服务,加快推进“十县百乡”,不断完善政务公开专区功能。依托政府网站“政务公开”专栏,打造集中统一的政策公开平台,公开征集政策需求,梳理公布惠企政策清单,为企业提供权威便捷的政策查询服务。将政策事项及解读信息转换为适于新媒体传播的形式,及时通过政务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渠道,向企业群众、协会商会主动推送,增强政策信息到达率和适用度。
(五)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
现阶段,政务信息资源有高达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中,如个人数据、业务办理数据、系统数据等,数据来源形式多种多样,有些数据可为民众开放,有些数据则是依申请共享,有些数据则是不予共享,这些数据形成各种各样的数据库,但庞大的数据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进行存储、治理及应用,使得数据共享数据使用率低,直接影响到数据供需对接。现阶数据特别是政府数据缺乏统一标准,数据重复、数据不一致、数据难以聚合等问题普遍存在,数据的规范性、实时性、权威性、实用性难有保障。因此,需要加强全省政务数据资源统筹汇聚管理,明确数据归集、共享、开放、应用、安全、存储等职责,实现政務数据应归尽归、社会数据按需归集,建立“一数一源、多源核验”的数据更新维护机制。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清单化管理,组织省、市、县三级政务部门按照“三定”方案规定,依法依规梳理形成标准统一、衔接一致、完整有效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对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以满足业务需求为目标,编制形成政务数据供需对接清单,并纳入全省一体化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运行管理、及时更新。
(六)构建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
要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守住网络安全底线。明确数字政府全流程安全管理责任,各地区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统筹做好数字政府建设安全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构建全方位、多层级、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形成跨地区、跨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建立数字政府安全评估、责任落实和重大事件处置机制,加强对参与政府信息化建设和运营企业的规范管理,确保政务系统和数据安全管理边界清晰、职责明确及责任落实。此外,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依法推进数字政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数据分类分级保护、风险评估、检测认证等制度,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依法收集和使用个人和企业数据,加大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个人信息等数据保护和监督力度,完善相应的申诉处理和问责机制,依法加强重要数据出境安全管理。
五、结束语
数字政府建设在优化提升方面要将重点放置于提高政府治理能力,要向政府治理体系变革方向靠拢,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数字政府升级的既定目标。就数字政府本身而言,要想借此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做好数字政府的功能定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给数字政府赋能或者提质增效,从而慢慢向“变革政府治理体系”方向转变。总之,数字政府建设是长期且持续的过程,并非单纯依靠先进的治理理念及模式就能够完成,应该以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为切入点,对政府内部进行流程再造及机制革新,辅之大数据技术、区块链等技术,将技术与制度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数字政府建设成效。
作者单位:习志武 何杰 江西省信息中心
参 考 文 献
[1]杨冬梅.建设数字政府:赋能政府治理现代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1-06(008).
[2]刘淑春.以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J].审计观察,2020(12):62-66.
[3]洪伟达.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龙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奋斗,2020(22):15-16.
[4]宋靈恩.以数字治理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1,47(0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