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别再给中国算命了”

2022-05-30尹洁周盛楠

环球人物 2022年15期
关键词:国家

尹洁 周盛楠

2021年4月,郑永年在海南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

两年半之前,世界尚未遭到新冠肺炎疫情袭击,《环球人物》记者在北京一家书店里采访了郑永年。说到那一年的世界局势,他用了一个“乱”字。

那一年的世界就像一锅快要煮沸的粥,正在四处冒泡——美国总统特朗普忙于应付民主党发起的弹劾,英国新任首相约翰逊开足马力向着脱欧目标狂奔,法国总统马克龙疲于应对黄马甲运动……同时,他们还不忘对中国香港的“修例风波”说三道四。

两年半之后,世界被新冠肺炎疫情折腾了几轮,那锅沸腾的粥似乎降了一点温,但锅底的火并未熄灭。《环球人物》记者再次采访郑永年,他已经从新加坡回到中国深圳定居,说起过去10年间中国的变化,他依然用一种全球性的视角加以分析,这种视角往往不同于中外学者,而是带着特有的郑氏烙印。

内政:“政治层面的进步很关键”

谈到中国的发展,大多数学者习惯于聚焦经济,郑永年是少数将经济、社会与政治制度联系起来分析的学者。在他看来,中国在经济、社会方面的巨大变化可以通过量化指标直观反映,而政治领域的变化,数据性或许没有那么强,却是核心,很关键。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中国的經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从11.3%上升到超过18%,人均GDP从6300美元上升到超过1.2万美元。

过去10年,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得到了历史性解决,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一个都不掉队”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的标志性成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比2012年增长近八成。

此外,中国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在10年间也有了全方位的进步: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从64.5%提升至88.1%,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人均预期寿命从73.5岁提高到77.9岁,位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7.9亿增加到10.3亿,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由5.4亿增加到13.6亿。

“对于中国而言,实现这些指标中的任何一个,在我看来都是世界经济史和社会史上的奇迹。”郑永年说。同时,他强调在这些成绩的背后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政治体制的进步。

“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只是经济层面的改革而没有政治层面的改革。但我认为中国的政治改革更为重要,而且是10年来一个关键性的变化。”郑永年坦言,英美的政治制度曾被很多国家和地区视为“民主灯塔”,但中国的崛起和发展成就让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思考民主的真正含义。

2021年,中国经济的一些相关数据。

“最近,美国最高法院做出4项重要判决,不仅在美国社会引起轰动,也搅动了世界舆论。一是允许更多人在公共场合合法持枪;二是取消宪法对女性堕胎权的保护;三是允许公共资金资助包括教会学校在内的宗教机构;四是限制联邦政府削减发电站温室气体排放的权利。舆论普遍认为这是美国社会的倒退。人们不禁要问:这是民主吗?是在维护民众权益吗?”郑永年说。

相比之下,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制定法律法规和解决公共问题都会广泛征集民意。一个典型例子是浙江台州温岭市,在各镇人代会召开之前,当地的人大代表和民众代表分成经济发展、村镇建设、社会事业等多个小组,初审政府预算草案,提出修改意见;会后成立常设人大财经监督小组,协助监督预算执行并参与来年的预算编制。

这就是中国所说的全过程人民民主。10年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利用新兴信息技术改善民意回应。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开展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其中28个省区市出台留言办理工作制度化文件,进一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这一数字平台的制度建设。

事实胜于雄辩。无论西方如何利用其话语霸权,挥舞“民主”“人权”的大旗和大棒,美国10年来挑起的战争、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西方世界对俄乌冲突的反应,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俄经济制裁、本国物价飞涨、全球能源危机,都与中国的稳步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

“近些年,美国试图与中国经济‘脱钩,搞贸易保护主义,打压中国科技产业,加上疫情等原因,中国经济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也展现出强劲的韧性,这与政治制度的优势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困难是暂时的,是调整时期的困难,而西方的困难则是结构性的、制度性的,两者有本质不同。”郑永年说。

外交:“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改革者”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果累累: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一大批项目扎实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提升,境外投资存量从不足6000亿美元增至超过2.6万亿美元;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二战结束以来的国际秩序,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的,现在这种格局因为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而正在发生变化。中国人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底气,于是一些西方人把中国的外交称为‘战狼外交,但事实并非如此。”郑永年说。

在他看来,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已经发展起来了,但目前的国际秩序并没有充分体现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声音,“中国是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我们所做的不是要推翻现有的国际秩序,而是要改革它”。

郑永年认为,世界需要一个更加民主、公正的国际秩序,而不是由一个国家或国家利益集团主导的霸权体系。美国以己度人,将中国看成取代其霸权地位的威胁,完全是一种妖魔化的做法。

“10年来,中国在国际体系里所努力实现的目标,就是有事大家商量着办,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整个国际社会。”在郑永年看来,美国所推崇的“多边主义”实质是拉帮结伙,针对的是与其意识形态不同的第三国。最近几年,美国甚至连“盟友”都不顾,搞起了单边主义。

2022年6月,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 浙江号”首趟专列发车。

中国倡导的多边主义则是开放的、包容的,不针对任何第三国,目的是解决大家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亚投行就是一个例子。这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是为了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2014年10月,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在内的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正式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2015年12月,亚投行正式成立;截至2021年10月,亚投行共有104个成员国。

“美国、日本一直反对亚投行,但直到今天,亚投行的大门都是向它们敞开的。中国近代以来一直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受害者,推己及人,我们希望世界更加平等、包容。”郑永年说。

2014年,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说过这样一段话:“差不多两千年前我们和中国就有交往,但中国从来没有侵略过我们。相比之下,1509年我们才和欧洲开始交往,但是两年之后,他们就占领了我们。中国没有这种侵略政策,所以我们很愿意与中国相处,我也相信中国会延续我们之间的友谊。”

郑永年在新加坡工作生活多年,在他看来,东南亚国家的人民心中是有一杆秤的。“一带一路”究竟是西方所说的“新殖民主义”,还是有利于亚洲地区共同发展,东盟看得很清楚。

2020年3月,印尼雅万高铁5号隧道贯通。

这种情况也适用于中国与非洲的关系。郑永年经常对西方学术界同行说:“比较一下,你们的国家对非洲做过什么,黑奴贸易、掠夺资源、侵占市场,中国在非洲做什么,修建铁路、公路、医院、学校、体育馆,这些都是民生工程。如果美国真能拿出其总统拜登承诺的6000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基础设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我们不反对。中国没有私心,也不怕竞争。”

正因如此,尽管西方想方设法阻挠,中国与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合作项目推进得还是比较顺利。美国为了对抗中国,试图分化东盟,但与10年前相比越来越难了。今年6月,印尼防长普拉博沃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表示,印尼主张以“亚洲方式”来化解争端,就是最好的例证。

话语权:“中国怎么想”正在影响世界

作为高校学者,郑永年接触的年轻人较多。10年来,他感到国内外的舆论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中国的年轻人对国家的认同感增强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年轻人也对中国有了更加客观的认识。过去的10年,仍然是全球化的10年,正因为中国人看到了整个世界,才站在世界的角度更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了自己的国家。”

郑永年也是全球化的受益者:1981年,他从浙江余姚考入北京大學国际政治系,1990年赴美国留学,2005年至今先后在英国诺丁汉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任教,2017年又把户口落回了老家余姚市郑洋村,因为“对乡村振兴有信心”。

人们在真正认识西方之后,必然会重新认识中国。郑永年希望,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能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它应该是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的。“一个国家的崛起不仅是经济的崛起,也是制度的崛起、思想的崛起。西方一直鼓吹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在我看来都是‘算命学,还总是预测不准。现在中国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西方的毛病还是没改。”

郑永年认为,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期,西方就开始看东方,但直到今天,他们始终把东方视作一种和自己不同的、对立的存在。这就导致西方经常用两分法来看待东西方的制度差别,比如“野蛮与文明”“民主与专制”“自由与奴役”“保守与开放”等。加上近代以来的历史因素,西方总是把自己视为先进的代表,把他们想象中的东方看成对立面,而且是落后的。

“事实上,绝对的民主和专制都不存在。西方国家实际上是用资本权力掩盖了社会权力。归根到底,这是方法论的问题。如果西方不能跳出两分法,不能跳出自己那一套标准和思维模式,是很难真正理解中国的。”

比西方怎么看待中国更重要的是,中国能否将真理的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的国际动荡变革期,国际话语权已然成为大国博弈和较量的重要焦点,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10年来,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中国开始提出原创话语,极大对冲了西方长期把持的国际话语解释定义权、议题设置权、争议裁量权。

今天,“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精准扶贫”等体现中国立场、智慧、价值的倡议和理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与认可。随着中国提出的诸多主张变为现实,研究中国的国际学者越来越多,阅读中国文献与论著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国正在从被人刻画到自我塑造,“中国怎么想”正在影响世界。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中国在解决了“挨打”和“挨饿”的问题后,接下来就是彻底解决“挨骂”的问题。正如郑永年所说:“中国要真正强起来,不仅技术要升级、经济要进一步发展,更重要的是在规则上争取话语权。”

郑永年

1962年生于浙江,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

猜你喜欢

国家
国家公祭日
“求一可爱国家而爱之”
国家
《12·13 国家公祭日》
正是吃鱼好时节!国家呼吁多吃鱼,这五种鱼你一定都吃过,但你知道好处都有什么吗?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看中了他吃国家粮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