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创作实践

2022-05-30肖润泽冯菊香

艺术科技 2022年15期

肖润泽 冯菊香

摘要:政论专题片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传播活动,是记录社会变迁历史的重要方式。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通过内外视角呈现脱贫攻坚战的全程,通过视听传情等记录小康社会新画卷,是新时期政论专题片的一次重大创新。基于此,文章探究其创作实践,以期为政论专题片创新提供相关经验。

关键词: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创作艺术;创作方式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5-00-03

0 引言

政论专题片是介于新闻、纪录片、影视片等传播形式之间,从宏观角度出发,基于社会主流话题展开选题和策划,并从理论文本和多元创作进行系统传播的影视形式。政论专题片的根本属性是纪实性。其是将过去或现在某个领域、某个对象的综合表现通过影视形式,以更宏观、更权威的话语向受众呈现的全景式、记录式的传播活动。政论专题片一方面要从艺术创作入手,增强传播效果,另一方面要从选题策划和主题表达入手,融入当下的主流价值观,阐述鲜明的主旨和情感,从而以强烈的故事性、艺术性传递信息,使大众产生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政论专题片作为一种特殊的影视纪实艺术,与影视新闻、影视叙述、影视文献、影视价值传播等领域交融进而形成了自己的专业领域,这也使其综合了多方艺术特点,形成了自身的多种艺术特征。

1 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的创作艺术

《摆脱贫困》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并播出的大型政论专题片,是为庆祝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而拍摄。该片以政论和纪实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全面阐释了中国是如何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的[1]。从2012年到2020年,历经8年的持续奋斗,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年时间,在悠悠历史长河中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足以见证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脱贫攻坚,改变贫困人口整体状况的光辉历程。艰苦奋斗的8年时间,承载着光荣与梦想,标示着成就与荣耀。

1.1 内外视角呈现脱贫攻坚再突破

不同的叙事视角能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观感体验,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此外,叙事视角的变化,对人物塑造、情节推动、主旨传达起着相关作用。影视叙述视角常常分为全知视角、内视角、外视角。

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更真实、生动地展现专题片主题,尝试运用多元化叙事视角,如在《摆脱贫困》中使用了全知视角、内视角、外视角,多种叙事视角错落交织。区别于以往的政论专题片,全片大量使用全知视角,使观众被创作者“牵着鼻子走”,观众一旦无法跟上叙事者的思路,往往就会觉得枯燥乏味。片中更多使用了内视角和外视角,更有利于观众理解和主题表达。内视角,即创作者借助某个时期、某个人物,展开感官与意识叙述,通过视、听等感官传达内容。外视角,即通过某个事物的运动轨迹,或某个真实存在的环境,在变化中吸引观众参与,引发观众思考,使影片深入人心,使政治宣传、政治传播更具有意义[2]。

在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中,较多地应用了内外视角。在第一集《庄严承诺》中,习近平总书记探访贫困山区,就扶贫发表重要讲话,此时影片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娓娓道来,用面对面的方式展开个体对影视画面的凝视和控制,个体身份由原先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讲话的人与倾听的人之间的情感传达更直接、更具体,拉近了影片与观众的距离,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增强了影片的说服力。又如,镜头跟随一个个扶贫干部深入大山,深入门户,从民情考察到建档立卡,视角从县到村到户,在人民的共同见证下,坚决打赢了这场脱贫攻坚战。

在第五集《咬定青山》中,则较多地运用了外视角。“三区三州”是全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影片中并没有加入过多的主观意识,甚至没有较多的艺术加工,而是还原最真实的事物状态,记录最真实的动态环境,从荒芜满地到青山绿水,观众见此不禁惊叹:如此恶劣的环境,真的能够建设好吗?如此荒芜的山区,为何不放弃、不搬迁?[3]于是充满疑惑和期待。整部影片没有一个镜头是浪费的,充分展现了我国的巨大魄力,决胜脱贫攻坚“一个也不能少”。这不仅是影视内容的变化,也是观众心理的变化,正是在这种变化之中,观众产生了政治认同。

1.2 视听传情记录小康社会新画卷

媒体技术的不断变革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为专题片拍摄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和物质支撑。多种镜头语言的切换有利于提高专题片的可观赏性,具体可以分为航拍镜头、空镜头、延迟摄影等。政论专题片通过借鉴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秀元素,结合自身的政治性、真实性、通俗性等特征,形成独有的表现形式。镜头不仅仅是对事物的客观记录,更是观众的眼睛。

在《摆脱贫困》中,航拍镜头、空镜头、超现实镜头、主观镜头的运用,呈现出小康社会的新画卷,从而表现了影片的第一层含义——脱贫攻坚战定会取得全面胜利。如第一集开篇便使用航拍镜头,真实展现了贫困地区的环境样貌,使观众切实感受到了贫困地区环境的恶劣、脱贫的困难,也反衬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同时,影片通过镜头运用和分割组合,对党和国家领导人、扶贫干部、人民群众等展开多元叙述和情感表达,使观众通过镜头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坚守“一个也不能少”的承诺,以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基本要求,分阶段、多措施落实扶贫帮贫工作。摆脱贫困是不可思议的中国奇迹,也是党的智慧结晶——制定正确的方针与政策,更是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方针与政策的坚决实施[4]。

不同于一般政论片质朴直接的解说风格,《摆脱贫困》本身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解说架构,没有遵循传统政论片的解说模式——从开篇到发展,经过高潮,走向結局,而是以碎片化的模式展开新的叙述,依托影片内容作出指向性说明。影片在第一集《庄严承诺》中就提到,脱贫攻坚是党和国家向人民立下的军令状,是对人民的庄重承诺。解说词:“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光是忠实的见证者,更是伟大的书写者”。解说词整体基调庄重严肃,声音饱满有力,给人以庄重大方的感觉,且饱含深情[5]。

不仅于此,《摆脱贫困》还善于设置悬念,往往片中叙事开篇便先引出一句新的理论,为后面的故事作铺垫。如第五集《咬定青山》便引用“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将很难用画面直接展示的脱贫过程以解说词的形式展现,同时为下文扶贫任务之艰设伏,巧妙地强化了故事的矛盾冲突。也正是在这种矛盾之中,为表达我国脱贫攻坚伟大奇迹这个主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此达到了最佳传播效果。

2 政论专题片的创作方式

2.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政治传播建设

政论专题片受制于其题材特殊,一大弊病就是很难具有生动感、亲近感。《摆脱贫困》坚持使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身边的扶贫故事,将真情实感融入叙事中,更关注人情、触摸人心、叩问人性。政论专题片的最直接受众是人民群众,只要是人民群众喜爱的,便是我们要创作的,也只有是人民群众喜爱的,才是我们要创作的。创作者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避免陷入政论专题片政治性、宣传性的重复性漩涡中,积极构建小人物、小故事,从宏大叙事到真实凸显寓理于情的微感共鸣,如此才能讲好故事,讲透故事,真正将影片讲到观众心中去[6]。

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政论专题片,创作者均采用了具有新媒体时代特点的影视传播方式,将影视艺术创作、重要思想表达、伟大辉煌成就,通过人民群众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讲述。政论专题片作为一种以政治传播为目标,具有明显论述国家重要思想性质的纪录片,在选题策划方面,不应局限于国家的宏大史观题材,而应立足社会现实,从身边熟悉的领域出发,展示创作意图。从微观入手,即使是一个村庄、一个城市的发展,也是祖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党的二十大系列政论专题片是在向全国、全世界宣告中国奇迹,宣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同在、为人民服务的发展理念。深刻理解《摆脱贫困》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对新媒体人运用媒介开展政治宣传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政论专题片由于内容和目的的特殊性,在选题策划方面,须避免空洞乏味等问题,要深刻理解政论专题片的目标受众[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政论专题片,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解读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外交等领域的伟大事业,以独特的视角和宏大的叙述方式,利用多镜头语言、多视角叙述形式,记录了一件又一件非凡壮举和人间奇迹。创作者通过制作政论专题片,生动再现了党和人民共同奋进下的艰难历程,记载了我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的伟大成就,体现了新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也是新媒体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党和人民交出的一份答卷。

2.2 艺术形式多元化,新媒体融合开发

政论专题片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从创作、视听、音乐等方面大胆创新,大胆尝试,基于艺术性原则,切实讲好中国故事,引发观众共鸣。政论专题片须优化叙事形式,在政策理论中加入故事元素,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既阐述方针,又讲清故事[8]。此外,须采用多元叙事视角,在尊重事件真实性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影片内容的结构,使素材在解构与重塑中更加生动。

政论专题片基于目标受众,须促进多媒体融合,跨媒介传播。央视依托新媒体技术,利用多终端平台推动政论专题片传播。但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新媒介的不断出现影响着受众接收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一方面,新媒体人应思考如何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在多媒体合作下促进政论专题片发展;另一方面,新媒体人应思考如何针对不同受众多平台、跨媒介传播政论专题片,如青少年更乐于接受“短平快”的模式,老年用户更乐于接受电视、广播等模式。

政论专题片应树立创新意识,打造大IP形象,以此衍生新产品,延伸产业链。在互联网时代,万物共联,万物共享,借助媒体树立大IP荧幕形象,能快速做到用户转移、媒介转化,乃至文化产业链延伸。一方面,政论专题片可以通过IP形象衍生周边产品,与各大门户网站、媒介平台展开相关IP话题活动,促进全民参与、全民传播;另一方面,政论专题片可以与传统媒体合作,通过实体书籍出版,开展线下爱国教育活动,进行赠书、售书等。同时,可以依托互联网,从游戏、教育、影音等领域展开IP建设,实现产业链延伸,以此推动政论专题片创新。

3 结语

目前,我国政论专题片正处于繁荣发展阶段,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央视制作并播出了《大国外交》《摆脱贫困》《村庄十年》《非遗里的中国》等政论专题片,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携手共进,推进中国伟大事业进程的决心。于成就,我们将继续巩固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于不足,我们将继续朝全面深化改革迈进;于未来,我们将继续打造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新局面。

政论专题片是国家意志的彰显,突出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为国家政治活动传播开辟了新路径,能更好地使受众凝聚共识,寻求党和人民的集体记忆构建,形成政治认同、国家认同,能让党和人民的关系更紧密,从而使全体成员在新时期共同努力,共圆中国梦。但同时,政论专题片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与研究。本文从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的创作实践入手,希望为政论专题片摸索出更多的认同策略,以此献礼党的二十大。

参考文献:

[1] 孟昭章.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的突破与创新[J].视听,2022(9):70-72.

[2] 唐伟哲,刘永宁.脱贫攻坚专题片《摆脱贫困》的多重价值探析[J].新闻潮,2021(11):46-49.

[3] 霍煜芝.涉农电视剧中农村形象建构及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以《山海情》为例[J].艺术科技,2021,34(17):110-112.

[4] 肖楠.政论专题片的文本与受众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9.

[5] 郝梦圆,王雨婷.疏离与回归:大众传媒对农传播中“去农化”现象解析:基于江苏淮安市G镇的田野调查[J].艺术科技,2021,34(11):1-2,5.

[6] 张恩源.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新闻精神解读:以埃德加·斯诺在华新闻实践为例[J].艺术科技,2021,34(13):87-88.

[7] 徐彦青.沉溺与规避:短视频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分析[J].科学大众,2021(9):45-46.

[8] 史鸣.政论专题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泉州:华侨大学,2020.

作者简介:肖润泽(2001—),男,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纪录片传播。

冯菊香(1972—),女,安徽全椒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鄉村传播、新媒体传播。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南京林业大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现代传播体系构建研究”成果,国家部门:国家哲社办,项目编号:15BXW05;2022年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后疫情时代乡村传播的现实困境与模式重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ZDXW01;2022年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政论性纪录片的特征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10298086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