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食疗+中医药对虚寒型胃溃疡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2022-05-30郭文武黄粉莲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5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郭文武 黄粉莲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食疗+理中丸加味对虚寒型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定环县人民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接诊的100例虚寒型胃溃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 =50),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食疗+中医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动力指标、血清炎症指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月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6.00%),观察组治疗后纳呆食少、神疲倦怠、面色无华、胃脘隐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胃泌素(GA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生长抑素(SS)高于对照组,观察组6月内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12.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00%)与对照组(4.00%)比较没有差异(P >0.05)。结论:中医食疗+理中丸加味可有效缓解虚寒型胃溃疡患者胃脘隐痛等症状,改善胃动力,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并且与西药联合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中医食疗;理中丸加味;虚寒型胃溃疡;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6.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5-0023-04

近年来,由于我国人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改变,胃溃疡的发病率明显增高[1]。据调查:我国胃溃疡的发病率高达35%,城镇的发病率高于农村[2]。胃溃疡具有病程长、治愈难度大、易复发等特点,随着疾病的进展,容易发展成为胃癌[3]。胃溃疡属于中医领域“胃脘痛”等范畴,常见致病原因有脾胃虚弱、肝气犯胃、饮食伤胃、寒邪客胃等,虚寒型是胃溃疡较为常见的一种证型。近年来,中医在治疗胃溃疡方面提倡汤药与食疗相结合的原则。但在《金匮要略》中讲到“所食之味,或与身有害,或与病相宜,得害成疾,得宜益体”[4]。由此可知,对症施食至关重要。基于此,为探究中医食疗+中医药对虚寒型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本文对环县人民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接诊的100例虚寒型胃溃疡患者研究,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定环县人民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接诊的100例虚寒型胃溃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n =50)。

诊断标准:均满足《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5]中对“虚寒型胃溃疡”诊断标准;主症为隐隐胃痛,喜按喜暖,劳累或遇冷症状加重,空腹疼痛加重,得食则减,食后腹胀;次症为大便稀溏、畏寒肢冷、神疲倦怠。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沉细。

纳入标准:(1)14C 试验阳性;(2)年龄>18周岁,男、女不限;(3)既往无胃部手术史。

排除标准:(1)合并应激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者;(2)妊娠期、哺乳期女性;(3)合并胃癌等恶性肿瘤者;(4)同期参与其他研究者;(5)对本研究涉及药物过敏者;(6)入组前1周接受过抗炎等对症治疗者;(7)合并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者;(8)过敏体质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给予奥美拉唑(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33444,規格20 mg ×28粒)口服,每次20 mg,每日1次;克拉霉素(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9990225,规格0.25 g ×36片)口服,每次0.25 g,每日3次;阿莫西林口服(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3022211,规格0.25 g×50粒),每次1 g,每日2次,共计用药2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食疗+中医药治疗:(1)中医食疗,虚寒型胃溃疡的食疗原则:忌过酸、过咸、过甜、刺激性、寒凉性、坚硬、粗糙、易胀气、高嘌呤、高肌酸、高纤维素食物,限制脂肪摄入量,饮食以易消化、半流质为主。烹饪方式可选择炖、烧、煮、蒸,对于牙齿脱落的患者,食物以果泥或无渣膳食为主。可选择禽畜瘦肉、牛肚、猪肚、鹌鹑蛋、鸡蛋、藕粉、粳米、糯米等性质温和的食物,还可选择大枣、蜂蜜、红茶、红糖、胡椒、生姜、木耳、猴头菌等食物,满足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在食用寒凉蔬菜时,可配伍生姜。莲子、花生等坚硬、粗糙的食物,可以将其打磨成豆浆饮用。主食以羹类、软饭类、烂面条为主。(2)理中丸加味:肉桂6 g、半夏15 g、丹参12 g、吴茱萸3 g、黄连6 g、炙甘草6 g、干姜10 g、白术15 g、党参15 g;脘腹胀满者,加陈皮6 g、砂仁6 g;反酸严重者,加浙贝母9 g、乌贼骨6 g;肝气郁结者,加川楝子6 g、柴胡6 g;胃痛严重者,加五灵脂6 g、元胡6 g;阳虚严重者,加熟附子6 g;溃疡经久不愈者,加白芨6 g、黄芪9 g;纳食不化者,加麦芽9 g、神曲6 g 。每日一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共计用药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胃镜显示溃疡面消失,胃痛等症状消失是显效;胃镜显示溃疡面消失≥50%,胃痛等症状缓解是有效;溃疡面消失<50%,胃痛等症状无变化是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50×100.00%[6]。

(2)中医证候积分:①纳呆食少,食欲正常计0分,食欲减退,食量减少<1/3计2分,食欲差,食量减少1/3~1/2计4分,无食欲,食量减少>1/2计6分。②神疲倦怠,无症状计0分,肢体倦怠,肢体不振计2分,四肢乏力,精神疲乏计4分,全身乏力,精神萎靡计6分[7]。③面色无华,面色淡红计0分,面色较淡白计2分,面色淡白计4分,面色苍白计6分。④胃脘隐痛,无症状计0分,时有疼痛计2分,疼痛可忍受计4分,疼痛难忍计6分。

(3)胃动力指标、血清炎症指标:抽取患者5 mL 空腹静脉血,以3200r/min 离心速率离心10min 后,将上层清液分泌,以 ELISA 法检测胃泌素(GA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生长抑素(SS)。

(4)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乏力、头晕总发生率。

(5)6个月内复发率:随访6个月,统计胃溃疡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 SPSS 26.0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中医证候积分、胃动力指标、血清炎症指标)以 t 检验,通过( x(—)± s )表示;计数资料(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个月内复发率)采用χ2检验,单元格期望频数<5,连续校正卡方检验,以[ n (%)]表示。 P <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对比

观察组年龄在25~60岁;病程在2~9年;溃疡直径在0.45~2.14 cm。对照组中年龄在28~58岁;病程在3~8年;溃疡直径在0.49~2.12 cm。观察组性别、年龄、病程、溃疡直径等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

2.2 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6.00%)( P <0.05),见表2。

2.3 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观察组治疗前纳呆食少、神疲倦怠、面色无华、胃脘隐痛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3。

2.4 胃动力指标对比

观察组治疗前血清 GAS、SS 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 GAS 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治疗后血清 SS 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4。

2.5 血清炎症指标对比

观察组治疗前血清 TNF-α、IL-6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 >0.05);观察组治疗后均比对照组低( P <0.05),见表5。

2.6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00%)与对照组(4.00%)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6。

2.7 6个月内复发率

观察组6个月内复发率为0.00,低于对照组为12.00%(6/50)(χ2=4.006,P =0.045)。

3 讨论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精神压力较大、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饮酒、服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家族遗传是诱发胃溃疡的危险因素[8]。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将近90%的胃溃疡患者 HP 检测结果是阳性[9]。常规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HP 清除率在80%以下,且随着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延长,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也会增高,故单纯西药在胃溃疡治疗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0]。中医认为胃溃疡的发生与过食辛辣、饥饿失常、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有关,是一种本虚标实之症,以虚寒证最为常见,多表现为喜按喜暖、隐隐胃痛、泛吐清涎、神疲体倦、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11-12]。

在《内经》中提到“虚则补之、寒则热之”,故中医治疗虚寒型胃溃疡以“行气止痛、温经散寒”为原则[13-14]。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6.00%),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血清 GAS、TNF-α、IL-6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 SS 高于对照组,观察组6个月内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12.00%)( P <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8.00%)与对照组(4.00%)比较没有差异(P>0.05)。表明中医食疗+理中丸加味治疗虚寒型胃溃疡疗效显著、安全。分析如下:中医食疗中指导患者食用藕粉、面条、糯米等具有固本、益气功效的食物,选择的禽畜瘦肉具有补益肝肾、脾胃、气血的作用,猪肚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蛋类、鱼类等食物具有益气养血的作用,多吃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可促进受损胃黏膜组织修复,胡椒、生姜等食物具有止痛散寒作用,花生、大枣具有补脾益气作用,牛肚可预防胃黏膜病变,营养胃肠道黏膜,加快胃黏膜愈合。中医食疗不仅满足了疾病康复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口味,合理搭配一日三餐食物,具有患者易接受、方便、实用、安全、原料充足等优点。理中丸中的党参具有健脾益气作用,干姜具有暖胃止呕功效,丹参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白术具有健脾利湿功效,吳茱萸以及黄连具有抑酸、调寒热功效,肉桂具有温中通阳功效,半夏具有降逆止呕作用,甘草具有调和诸药、补中益气功效,诸药配伍,协同作用,可发挥通络止痛、温中健脾作用。现代医学认为:理中丸可有效抑制促胰液素、GAS 分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加快胃溃疡面愈合,促进胃肠运动功能复常,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作用[15]。中医食疗+理中丸,两种中医治疗技术相结合,优势互补,可有效提高虚寒证胃溃疡治疗总有效率。

综上所述,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采纳中医食疗+理中丸加味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改善胃动力,且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参考、借鉴、推广价值均较高。

参考文献

[1] 张丽宏.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患者胃黏膜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2):50-51.

[2] 张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胃黏膜的影响研究 [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5):19-20.

[3] 梁婉桂,汤瑞珠,张继福 . 健脾愈胃汤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溃疡组织的影响 [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0):85-88.

[4] 刘鹏妹 . 黄芪建中汤加减对胃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1):68-71.

[5]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王垂杰,郝微微,等 . 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0):4721-4726.

[6] 蒙晓冰,薛皓方,刘锐,等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溃疡肝气犯胃证的疗效及对患者黏膜攻击和保护因子的影响 [J]. 时珍国医国药,2020,31(3):624-627.

[7] 刘慧敏,韩怡,陆习婷 . 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老年胃溃疡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J]. 实用老年医学,2020,34(2):121-124.

[8] 蔡兴炎,黄胜,黄律,等 . 兰索拉唑联合自拟安胃汤治疗老年胃溃疡效果及对血清 MTL、TFF1 水平的影响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7):3662-3665.

[9] 吴苏亚,陈醒,李敏利,等 . 胃苏颗粒改良四联疗法对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胃泌素的影响 [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23):16-21.

[10] 朱淑云,瞿兵,谭远忠 . 斡旋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 GAS、 MTL、VIP 水平影响 [J]. 针灸临床杂志,2020,36(9):13-16.

[11] 陈稀烦,骆瑛,张丹 . 参芪健胃颗粒对脾胃虚寒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肠激素及氧化应激状况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1-5.

[12] 王芳,叶惠,陈秀清,等 . 原络通经针法联合毫火针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血清 MTL、SS 和GAS 水平影响 [J]. 四川中医,2021,39(8):195-198.

[13] 姚民武,徐兰,黄光鸿 . 黄芪建中湯联合合募配穴灸法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2):124-128.

[14] 李医芳,朱叶珊 . 自拟温脾养胃方联合督灸对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胃肠功能及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观察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0,28(12):964-969.

[15] 张钰莹,谷松 . 从《伤寒论》四逆、理中异同解读 277条“四逆辈” [J]. 环球中医药,2022,15(2):293-296.

(收稿日期:2022-01-25)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