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文创设计的特性研究
2022-05-30陈绎帆咸妍
陈绎帆 咸妍
摘要:浩浩荡荡的数字化浪潮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产业也成为数字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且数字文化产业的现状与未来成为重要研究领域。关于数字文创设计,随着相关领域研究角度的改变,其特性也会发生改变,所以,研究符合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数字文创设计特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要想提高数字文创设计水平,认识到新时代数字文创设计的特性尤为重要。文章对数字化、文创设计、设计特性等关键词进行文献收集和分析,深入剖析文创设计的概念,探讨新时代文化发展背景下数字文创设计的文化性、虚拟性、交互性、社交性等要素,并以《故宫日历2022年》的文创设计为例,诠释这些特性在当下数字文创设计中存在的必要性。通过对数字文创设计特性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数字文创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可参考的理论和经验,为改进数字化语境下文创设计的方法提供理论指导和案例参考,为数字文创设计带来新的启发。
关键词:文创设计;数字文创设计;特性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8-0-03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近半个世纪以来,数字技术发展强劲,并显示出与文化行业高度融合的特性。其以极快的速度和极大的能量,全方位赋能文化产业创意、生产、传播、交易、消费全链条,推动着文化产业发展。在数字时代,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产业资源,通过数字技术再创造,将其融入现代生活、现代审美、现代价值观中,促进“文化+数字”产业深度融合,以此向世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
目前,国内学者对数字文创设计的研究颇多,但大多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而研究角度的改变,也会使数字文创设计的特性发生改变。因此,文创设计的研究要与时俱进,尤其是要积极适应传播媒介的现代化变革,通过数字媒介使其重新焕发生命力。理解符合当下新时代发展的数字文创的特性,为数字文创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可参考的理论支持和经验,有利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让大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进而满足其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1.2 研究意义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全面研究、解读数字文创设计有利于促进“文化+数字”产业的融合,并推动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促进我国数字文创产业发展与繁荣。本文分析数字化、文创的特性,以期为数字文创设计研究提供可参考的理论和经验,为数字文创设计提供新启發、新思路。
2 研究现状
2.1 文创特性研究现状
目前,一些学者对文创设计的特性有不同的理解。鲁睿(2020)在《文创产品的数字化呈现与品牌传播推广浅析》一文中指出,数字文创具有可视化、交互性和沉浸性[1]。武海鹏(2018)在文章《基于“体验”视角的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中,从体验角度出发,提出文创的设计与开发须遵循整体性、互动性、创新性[2]。姚武华(2016)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综述——兼论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与属性》一文中,从“支持文化创意的相关政策、该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该产业的发展模式”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文创具有新生性、垄断性、不稳定性、高增值性、时代性、科技性、文化性[3]。
以上研究大多是学者结合自身研究内容对数字文创的特性展开的研究,得出文创具有可视化、交互性、沉浸性、整体性、创新性、敏捷性、新生性、垄断性、不稳定性、高增值性、时代性等特性。由此可见,对于文创所具备的特性,学术界暂无普遍统一的理论。
2.2 数字化特性研究现状
由于数字化这一概念的研究范围较广,因此笔者主要归纳整理了数字媒介、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等概念相关的特性。谈国新(2021)在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现状、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时提到了数字媒介具有交互性、便捷性和传递性,利用这些特性可以为文化信息的表达提供更多选择,使文化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化[4]。胡巾煌(2019)以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迅猛发展为基础,指出媒介具有多媒体性、虚拟性、观念性、技术性、互动性、超链接性、开放性、分享性,并基于这些特性分析了艺术传播领域的数字化表现[5]。李文栋(2016)在《探析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与表现特性》中提出,数字媒体艺术与现代普遍应用的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有非常深刻的内在联系,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奇观性、融合性和可变性五个特性[6]。邱志勇(2013)在《新媒体美学——兼论数字艺术的本质与特性》中认为,新媒体艺术具备科技性、数字性和互动性[7]。阮艳萍(2011)在《探究数字媒介对文化遗产传承与表述影响》中,提出数字媒介具有低成本性、超链接性、动态性、互动性、交互性、可定制性,并从以上几个特性探究数字媒介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影响,分析其对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8]。
数字技术为文化信息的传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笔者归纳总结了上述学者的观点,合并相似的特性,得出交互性、虚拟性、文化性为数字化的基本特性。
3 数字文创设计特性的提出
“文化+数字”推动着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彰显出数字技术对文创的促进作用,推动着文创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具有积极意义。数字文创借助数字技术设计、生产、传播和服务,其文化性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同时应具备数字化的特性,所以归纳总结文创、数字化的相关特性,数字文创设计须具备文化性、虚拟性、交互性、社交性。
3.1 文化性
数字文创产品不仅是数字化产品,还是一种文化性表达。如果只是追求数字技术的应用,而缺乏对文化资源的理解,一味照搬,数字文创产品就会缺乏吸引力和附加价值。数字文创产品植根于文化主题或历史场景,通过数字技术,赋予文创产品文化内涵和传统文化精神,以创新性、不可复制性实现文化资源的价值创造,提升数字文创的竞争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精神内核,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3.2 虚拟性
虚拟性是数字文创产品必不可少的特性。如今,文创产品不再拘泥于现实空间、真实存在的形式,还可以基于虚拟现实、裸眼3D、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打造数字化的虚拟空间,丰富受众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3.3 交互性
在数字时代,交互性是数字文创的显著特性。其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交互、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交互以及作品本身内部的互动。通过各式各样的交互,能让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好地融入文化事件及语境中,形成丰富的文化体验,继而拉近受众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
3.4 社交性
数字文创产品的传播媒介打破了传统文创产品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实现不受地域、频次、媒介限制的多层次信息的传播。同时,互联网也给受众提供了更大的开放社交平台,满足了用户渴望了解传统文化的知识需求、信息需求、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
4 案例分析
《故宫日历2022年》(以下简称《故宫日历》)是故宫出版社在2021年发行的纸质日历,其在实现日历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基于小程序提供了包括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且极具创意的AR内容,堪称第一本全面介绍生肖虎文物故事及其关联知识的读本。
在文化性上,《故宫日历》是故宫博物院的一张文化名片,编者在故宫博物院藏186万余件(套)藏品中,共选取了151件与虎相关的文物,涉及绘画、铜器、金银器、漆器、玉石器等20余个门类,表现了虎威武勇猛、寓意吉祥平安的形象。同时,以国宝日读的理念承载文化、记录时光,见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浑厚和绵长。在虚拟性上,《故宫日历》包含多个视频和动画,通过虚拟信息与真实文物的巧妙融合,让文物“动起来”,给用户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在交互性上,读者掏出手机扫码,文物形象便跃然纸上,可以360°旋转欣赏,随时随地体验文物“活起来”、把文物带回家的感受。在社交性上,《故宫日历》打破了传统文创产品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做到了信息的多平台传播和共享,充分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根据上述对《故宫日历》典型数字文创案例的分析,利用数字文创的特性评定案例,评定结果如表2所示。
5 结语
基于对国内外文献和数字文创案例的分析,总结出数字文创应具备文化性、虚拟性、交互性、社交性等特性。作为一种新的形态,数字文创的兴起为文化创意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拉近了受众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拓宽了文创产业的边界。此外,通过多元变革、跨界赋能,数字文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并焕發新的生机,满足了大众对文创产品的情感需求、知识需求,还充分体现了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断推动着“文化+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字化艺术创作中,技术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力量,基于此,更应聚焦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数字文创产品中,赋予数字化艺术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鲁睿.文创产品的数字化呈现与品牌传播推广浅析[J].出版广角,2020(13):92-94.
[2] 武海鹏.基于“体验”视角的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J].美术大观,2018(5):128-129.
[3] 姚武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综述:兼论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与属性[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5(7):65-68.
[4] 谈国新,何琪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研究现状、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J].理论月刊,2021(9):87-94.
[5] 胡巾煌.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媒介特性[J].新媒体研究,2019,5(5):115-116.
[6] 李文栋.探析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与表现特性[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8):136.
[7] 邱志勇.新媒体美学:兼论数字艺术的本质与特性[J].现代传播,2013,35(1):58-64.
[8] 阮艳萍.媒介即是遗产:数字媒介对文化遗产传承与表述影响初探[J].理论月刊,2011(11):149-152.
作者简介:陈绎帆(1997—),女,安徽宣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数媒与影像数字化。
咸妍(1980—),女,上海人,博士,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体验设计。